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晚唐着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病逝于郑州。
李商隐,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曾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习文,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此外,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一手好文章。
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绹等交游,亲自授以今体章奏之学,并“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文,在科举上虽一再失败,但在写作上则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此后他很少再写散文。令狐楚调任京职,李商隐离太原返乡,此后,李商隐曾在王屋山学道二、三年,这对其思想与创作产生一定影响,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并由于令狐绹的延誉,李商隐得中进士。
在此之前,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他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但如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从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
应博学宏辞试不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作了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并将女儿嫁给了他。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并且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
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不久,被调任弘农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远离权力的中心,显然会使以后发展受到影响。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因为替死囚减刑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因而李商隐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凑巧的是,在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他此刻显然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工作,再次辞职并得到获准。
辞去了弘农县尉后,李商隐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为正字,旋丁母忧居家,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李商隐闲居在家的三年,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刘稹叛乱时病故,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的升迁,但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
李商隐自关中移家永乐,服阕入京,仍为秘省正字。这一次,他的职位品阶比之前的还低。即便如此,李商隐毕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唐代,大家普遍认为在京城里的任职会比外派的官员有更多的机会升迁,而李商隐所在的秘书省,又比较容易受到高层的关注。对李商隐而言,另一个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获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这位精干的政治家几乎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李商隐在闲居的几年里处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的家族墓园,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他有时从事农耕,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不过,纷乱的时局始终吸引着李商隐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几乎无法隐藏。
李商隐结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书省。此时,武宗与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晚期。武宗去世,传言他是由于长期服用道士进献的长生药而中毒身亡,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宣宗李忱即位,并反对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厌恶李德裕。因此,新一轮政治清洗,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李商隐在秘书省任正字,三十五岁的李商隐终于有了儿子,他的堂弟李羲叟也在这一年中了进士,这两个好消息大概只能让他兴奋一时。由于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纲领,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绹等人视为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党的胜利,此时李商隐的职位几乎低得不值得在权力斗争中被排挤,他仍为仕途不得志而郁郁寡欢。
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李商隐往赴桂林任职,李商隐同郑亚来到距京城大约5000里以外的南方,郑亚的这次南迁,是牛党清洗计划的一部分,李商隐愿意主动跟从一位被贬谪的官员,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党。另一方面,也显示对自己的升迁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郑亚就再次被贬官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了工作。
李商隐回到长安,据说在穷困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0年之前,他正好也是一个相当的职位,李商隐担任盩厔县尉时间不长,又被调回京城。此时,与大中元年他在秘书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职,渺茫的前途,落寞之余,期盼着出现变化。
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卢弘正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如果他的仕途顺利,李商隐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正仅仅一年多后,后者病故,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
李商隐的妻子王晏媄在春夏间病逝。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李商隐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
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李商隐入川赴职。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的四年间,大部分时间李商隐都郁郁寡欢,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梓幕生活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李商隐已经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
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抑郁寡欢,在郑州病故。
李商隐,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