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很想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作者:流音河   【乾坤梦】最新章节     
    哈哈哈哈……整个包间里充满着快乐、友善、满足的笑声。
    ……
    就像张小平教授说的,这种石墨烯的新结构只是一个开始 ,至于是否伟大,其实还要看今后走的路是否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在林院士的细心指导下,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和失败后,他们终于迎来了新的突破。
    他们成功攻克了石墨烯在电池中导电性不佳的难题。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石墨烯在电池领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现在已经被他们彻底解决。
    同时,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他们发现,通过引入一种创新的纳米粒子——由铌和锡组成的核心结构,外层包裹着一层超薄的碳氮化合物的复合纳米粒子,可以显着提升电子在石墨烯中的传输速度,从而提高电池的导电性和效率。
    这种独特的纳米粒子,其核心的铌和锡比例经过精心调配。铌原子的存在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而锡原子则增强了电子传输的活性。外层的碳氮化合物不仅能够保护核心结构,还能与石墨烯形成良好的化学键合,极大地改善了界面接触,并提供更多的导电通道。
    为了寻找出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他们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困难的道路。他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实验,然而,他们的努力并不高效,实验结果千差万别,不能高质量地重复实现。
    好在这群科学狂人他们都知道科学的道路从来不会平坦,于是他们继续着千万遍的实验,不断调整参数,改进设计,力求让每个细节都达到极致。
    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战斗,但他们却乐此不疲。
    寒假来了,他们不回家。春节到了,他们给自己放了十天假,初六就回实验室了。
    实验室里,各种仪器设备日夜运转,数据不断积累。苏璃和苏墨白负责调整纳米粒子的合成参数,李羽寒和孔民则对每一组实验结果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他们首先尝试了不同的纳米粒子浓度。过高的浓度导致粒子团聚,反而阻碍了电子传输;过低的浓度则效果不明显。经过反复测试,他们确定了一个理想的浓度范围。
    接着是添加方式的探索。直接混合、分步添加、原位生长等多种方法被一一尝试。
    最终,他们发现通过一种特殊的气相沉积法,在石墨烯生长的过程中同步引入纳米粒子,能够实现最均匀的分布和最佳的性能。
    经过大量的实验和优化,他们确定了最佳的纳米粒子种类——就是这种铌锡碳氮复合纳米粒子,浓度为石墨烯质量的 5%,添加方式为气相沉积法,以实现最佳的性能提升。
    结果令人振奋。这种新型电池的充电时间大大缩短,仅需原来的一半甚至更少。原本需要数小时才能充满的电池,现在短短几十分钟就能完成充电。
    同时,其能量密度也得到了显着提高,相比传统电池提升了近两倍。这意味着电池动力变得方便而高效 。
    自“未来之光”项目确立,至实现石墨烯电池,“碳烯联盟”团队仅仅用了八个月时间。此间,他们历经无数次实验和失败,却始终未曾放弃。每一次失败和挫折都使他们与真理的距离逐渐拉近。
    最终,他们成功研发出世界领先水平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为能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孔民的科研崛起之快令整个科学界为之震惊,他们的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与支持。
    孔民作为一名明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取得石墨烯稳定工业生产的流程和技术,研究生正式入学八个月,便取得如此重大的科研突破,这让他在新材料研究领域有了足够的话语权。
    他们的成果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各国纷纷派遣代表前来寻求合作,希望能够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实际的能源存储中。
    林院士提醒孔民和他的团队,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的路还很遥远。
    在林院士的建议:“通过校企合作的高效模式,实现制造工艺的不断的优化和降低成本。这样不但可以为后续的实验争取到资金,而且企业的介入等于帮大家做实验,节约大量的实验时间。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继续深入地研究石墨烯新的应用,或者研发其它新的材料,比如常温超导等。”
    孔民和他的团队一致同意林院士的建议,毕竟后面的事不是他们的强项,还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利于他的科研及科研带来的社会效果。
    为了鼓励孔民他们,林院士还提醒:“今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着陆。实现了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标志着中国的自主空间站已在路上,标志着中国月球的广寒宫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动工 。”
    “石墨烯的强度在已知物质中几乎是最高的,这是制造坚固耐用的建筑结构和航天飞船部件的理想材料。用石墨烯制造的防护板可以更好地抵御宇宙射线和微流星体的撞击,甚至航天器本身就是用石墨烯制造成的。”
    “想一想,我们研发的新材料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上,或者月球基地上, 既是防护板,又是太阳能电池板,同时又是贮能器,甚至是飞行器,是不是很过瘾?”
    林院士的话大大激励了孔民和他的团队,他们一下子打开了格局,不再把眼睛只是盯在了石墨烯电池的应用上,他们开始思考未来科技中可能会用到的新材料、新结构。
    孔民还有太多的新材料和新研究需要去实践和实现,但苦于缺少资金和实验基地,他的每一项研究都要经过申请、初审和评审、面试、立项和审批等一系列程序。
    有些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当前的条件还不成立,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无法表达,或是表达出去也不会得到认可。有一些研究内容和方案立足当前,就像是科幻,详细描述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可能会被当成疯子,得不到支持。
    因此,孔民很想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然后,他可以把自己关在自家的实验室里做研究和开发,就像在自家的厨房做菜,想吃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