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这边高兴坏了,因为皇上并没有去其他嫔妃的寝宫里就寝,而是住在了养心殿。
然而,到了第二天晚上,甄嬛心中又涌起一股淡淡的忧郁。
她深知,尽管皇上暂时避开了初一,但十五总会到来,他终究还是要临幸其他的嫔妃。
甄嬛轻轻吹奏起笛子,悠扬的笛声回荡在空中,带着无尽的哀怨和无奈。
这一曲《萧妃怨》,仿佛诉说着她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
而这悠扬的笛声恰巧被路过的皇上听到,勾起了他心中的涟漪。
于是,皇上再次转身回到了碎玉轩。两人相拥在一起,尽情享受着彼此的温暖与快乐。
然而,这一幕却让其他嫔妃们心生嫉妒和愤恨,她们咬牙切齿地看着甄嬛,眼中充满了怒火。
与此同时,太后也皱起了眉头,对甄嬛的行为感到不满。
她认为甄嬛故意用笛声引诱皇上前来,心机深沉。
因此,太后决定将甄嬛禁足半个月,以平息这场风波。
这一举措使得这场宫斗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晓兰则选择了走沈眉庄曾经走过的道路。她对甄嬛等人争宠的行为不屑一顾,反而主动前往伺候太后这个病秧子。
虽然太后作为后宫中最尊贵的女人,但她同样感到孤独和寂寞。
小儿子无法相见,大儿子又与她关系疏远,侄女也不是省油的灯。
这最后的赢家——太后,她可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呢!
最初的时候,晓兰对太后献殷勤,太后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反而心安理得地接受着这份殷勤。
然而,太后毕竟也是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柔软。
慢慢地,太后对晓兰产生了一些真正的感情,但这种感情与太后所关心的事情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不过,这些已经足够了,因为有太后的庇护,晓兰即使失去了皇上的宠爱,后宫的管事、太监、嬷嬷和内务府总管等人也不敢对她有丝毫怠慢。
除了伺候太后的时候要浪费一些时间外,其实晓兰的日子还是过得挺滋润的。
不仅没人给她气受,还能尽情地享受荣华富贵。
而且,她每天的吃食和穿着都非常精致,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很有利于养胎的。
而其他嫔妃们则把目光紧紧锁定在了皇上身上,时刻关注着他宠幸谁最多,并为此争风吃醋。
对于晓兰巴结太后这个方法,她们非常不屑一顾。
她们认为,只有通过争夺皇上的宠爱,如果运气好怀孕并一举得男,那才是她们唯一的盼头。
毕竟,太后娘娘那个病殃殃的身体,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去世。
所以,她们可不愿意去做那些自降身份、伺候人的事情。
由于晓兰的乖巧懂事,太后对其感到十分不满,认为她太过怯懦,年纪轻轻却不懂得去争取皇上的些许宠爱。
毕竟,只有如此方能诞下龙子,从而确保后半生有所依靠。
于是,每当皇上来向太后请安时,太后总会特意创造一些机会,让晓兰与皇上得以共处。
然而,面对这难得的机遇,晓兰却屡屡推辞。
太后对此深感困惑不已,须知在这后宫之中,女子们皆需凭借皇上的恩宠方可安度岁月。
经太后多次劝说之后,晓兰终于吐露实情:原来她早已怀有身孕,而这正是她不愿争抢皇上宠爱的缘由所在。
得知这个消息,太后喜出望外,同时也恍然大悟——难怪晓兰会选择留在此处,无非就是希望能得到自己的庇佑罢了。
太后并未动怒,反而觉得晓兰颇具几分机智聪颖,深知唯有在自己这里,才能护得腹中胎儿周全。
如果晓兰知晓太后心中所想,定然会忍不住大肆吐槽一番:“我这分明就是迫不得已才如此行事啊!”
只怪那太后的侄女、当今皇后娘娘心肠太过歹毒,容不下宫中任何女子怀有身孕。
若不是这样,自己又怎需这般谨小慎微地呵护着腹中胎儿呢?
太后深知其中缘由,故而特意叮嘱晓兰一定要好生调养身体,万不可有丝毫闪失,务必要确保龙胎安然无恙。
自那时起,太后对于晓兰的关爱愈发深厚,各式稀世珍宝、名贵补品如潮水般不断送入她的寝宫之中。
岁月如梭,眨眼间数个月已逝。晓兰的腹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凸起,变得越来越大,然而其余妃嫔们却是依旧没有半点怀孕的迹象。
于是乎,这些人便开始暗自较起劲来,绞尽脑汁想要寻觅良机去谋害晓兰。
就在某一天,晓兰如同往常一般于御花园内悠然漫步之际,碰巧与一名嫔妃不期而遇。
只见那名嫔妃佯装不慎跌倒在地,其真实目的竟是妄图致使晓兰流产。
幸而关键时刻,身旁随侍的宫女眼疾手快,迅速上前扶住晓兰,这才成功阻止了一场惨剧的上演。
此事引起了太后的警觉,她明白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晓兰。
太后召见众妃子,严厉警告她们不得再生事端。
毫无疑问,太后娘娘不动声色地将皇后娘娘召唤而来,并示意在场的所有宫女和太监统统退出殿外。
待众人离去后,太后娘娘怒不可遏,满脸怒气冲冲地质问着皇后:“皇后啊!你实在是做得太过火了!这些年里,被你残害的皇子和皇女难道还不够多吗?哀家绝不允许你再次对皇上的子嗣动手脚!”
面对太后娘娘的斥责,皇后娘娘却毫无畏惧之色。
要知道,这么些年来,她暗中谋害那些妃嫔所生之子嗣时,最终总是能依靠太后娘娘出手相助,将一切痕迹抹除得干干净净。
若非如此,何以皇后娘娘加害众多嫔妃腹中胎儿之事屡屡得逞,而皇上却始终未曾起疑呢?
皇后娘娘气定神闲的道:“这些年来不都是皇额娘帮助儿臣的吗?儿臣做错了事,皇额娘为何不一开始就阻止?不过是为了儿臣的这个皇后之位罢了。”
皇后的话说的太后哑口无言,皇后娘娘说的很对,皇上的子嗣被害死也有太后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