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开源节流兴国家
作者:墨寒渊   天机算师之鬼见愁最新章节     
    数日后,卫国公一案亦查得水落石出,其贪污受贿数额逾百万之巨。且府中下人杀人越货、强抢民女、逼良为娼等恶事,可谓无所不为,劣迹斑斑。未及楚寒渊发话,皇上径直宣布卫国公肖震天以及府中所有为恶下人斩立决,其家人则流放千里,至煤督司服劳逸终身,真可谓物尽其用。与其满门抄斩,不如令他们劳作赎罪,那里正缺人手干活。
    皇宫御书房……
    “启禀皇上,近来开始核算国库财源与国家支出,以贤王殿下之计算方式,不仅快速,而且精准异常,实乃利国利民之数算妙法,应当推广,以造福后世。”
    “好,即刻宣旨将此数算之法推广全国。”皇上点头道。
    “皇上,王爷推行农商之举,成效立竿见影。如今国家依王爷之法开展海外贸易,并实现国内农商根本利益化,确实成果显着。故而臣认为可成立一专门负责农商之特许部门,以管理此类事务。”说话的乃是户部尚书胡玉堂。
    “哦……怎的?你户部不是管理得井井有条么?”皇上略感好奇,其他官员皆欲手中权力越多越好,而这胡玉堂却要放权。
    “皇上,户部自有户部经管之事务,这国家农商之事若也交予户部,权力越大,责任亦越大,并非臣不作为,实乃二者难以兼容。”胡玉堂显然有自己的盘算。
    皇上点头道:“爱卿此举,着实令朕意外。那既然如此,就成立两个,一为利农院,二为国商院。二院设总督司,以及院使、院丞、院判等职务。利农院由郭子明担任,国商院由李玉桐担任。另外,现大理寺少卿史仕迁,调到都察院任左都御史。”
    “这……皇上,此三人刚入仕途不久,恐有不妥。”文丞相柳天和质疑道。
    皇上皱眉问道:“莫非诸位爱卿不是从年少而至如今?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吧。”
    出了御书房,胡玉堂问柳天和道:“柳相,这皇上是何意?”
    “你看不出来,此乃贤王殿下之意?”柳天和看胡玉堂如同看愚人。
    “这……”胡玉堂一阵迷惑。
    “真不知你如何做到这户部尚书之职的,如此愚钝。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且说说,如今皇室谁最有望继承大统……”柳天和看着胡玉堂无奈地摇了摇头。
    胡玉堂一惊,低声道:“贤王殿下……”
    “看破不说破,此事板上钉钉,皆是心知肚明。那史仕迁、郭子明、李玉桐三人皆是王爷门人,咱们老了,该给年轻人一些支持了。”言罢,柳天和双手向后一背,快步离开。
    王府,赵猛、赵吉在王府门外等候。
    “王爷,赵吉将军求见。”一个下人在书房外通报。
    “让他们进来吧。”楚寒渊放下手中书,拿起桌上的暖炉,朝前厅走去。
    “给王爷请安……”二人跪地磕头。
    楚寒渊扶起二人,仔细打量许久,问道:“莫非你二人是同胞兄弟?”
    赵吉点头笑道:“回王爷,正是。我这兄弟原也在军中效力,后因身负重伤,方才离开军营,隐居深山。”
    “难怪,当年本王与顾长春一路奔逃,幸得赵猛大哥出手相助,此恩情本王一直铭记于心。”楚寒渊忆起旧事。
    赵猛躬身道:“草民不过举手之劳,不敢劳烦王爷惦记。”
    楚寒渊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入座,随后两个婢女端上茶和蜜饯干果。
    “赵猛大哥来京城,是来看赵吉将军的?”楚寒渊问道。
    赵吉笑道:“王爷,此番家弟前来,是想回归军营。可朝中有规,退役士兵若非因紧急之需,不得再入军队,因其退役必有缘由。唉……但他久居深山,一身武艺无处施展,我这做大哥的,着实觉得可惜……”
    楚寒渊点头,沉思许久道:“军营自是无法再入了,但本王如今身为亲王,虽手握擎国印,掌管兵权,那也只是名义而已。不过,本王手底下应有一支八万的军队,明年开春便会前来,正好缺一员主将。赵猛大哥若愿意,那就到本王帐下,做这贤王府的金枪卫大将军吧。”
    “这……”赵猛尚有迟疑,不敢应承,应了怕被人说是凭救王爷的那点恩情走后门。
    而赵吉却毫不犹豫,拉了拉愣在原地的赵猛道:“还不谢王爷大恩。”
    楚寒渊却看出了赵猛的心思,笑道:“赵猛,你无需有负担。毕竟你不担任,本王也要去寻一合适之人。你我相识,交予你,本王放心。毕竟这并非儿戏,本王自不会拿恩情当令箭。”
    “臣赵猛全听王爷调遣,肝脑涂地。”赵猛拱手跪地,谢过楚寒渊。
    赵吉低头看着自己的弟弟,点了点头,又抬起头与楚寒渊对视一眼,拱手道:“谢王爷收留家弟,我兄弟二人定为王爷马首是瞻,不负恩情。”
    年关悄然而过,转眼便是大年初五,御书房内,楚寒渊坐在一旁。
    “父皇,若欲有效应对洪涝与旱灾,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未雨绸缪。”楚寒渊说罢,轻抿一口茶。这茶乃是他店铺所出,与寻常之茶不同。以往之茶,采摘晾干即可,而他的茶乃依古籍所载,历经数载,三炒三晒,工序繁杂,却香气馥郁,入口回甘。
    “如何做到未雨绸缪?”皇上如今对楚寒渊之言深信不疑,只是不明其详。
    “加固堤坝,以防决堤;疏通河道,确保畅通;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如此方可应对洪涝。多建水库,储蓄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植被,涵养水源,此等举措可有效应对旱灾。总而言之,建水罐,涝时储水旱时用,全力保护好百姓生命与财产之安全。”
    皇上点头表示赞同放下手中茶杯又道:“如今国商院和利农院也是稳步前行,我儿觉得以后当如何?”
    “开源节流……”楚寒渊只说了这四个字。
    “哦?何为开源节流?”皇上问道。
    “所谓开源,乃广辟财源之道。或兴农桑,使田亩丰饶,物产充盈;或励工商,令货殖繁茂,贸易通畅;或开新业,创未有之途,谋非常之利。如此种种,皆为开源之法,以增财货之入。
    节流者,俭约用度也。去奢靡之风,禁无度之费。于宫室车马,不尚奢华;于衣食宴乐,不求侈靡。使每一钱一物,皆用之得宜,无有虚耗。
    夫家有开源节流之策,则财用有余,可积富以裕后;国行开源节流之方,则库藏充盈,能强兵以安国。若徒知开源而不知节流,则所得终难抵所耗;若但务节流而不开源,则财匮力穷,事难有为。
    故开源节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能明此理而践行之者,家兴而国昌矣。”
    “既如此我儿意思开源节流,开源我们已经开始,接下来就是节流……”皇上长出一口气道:“开源容易,节流难,你我父子能做到节俭,可那些大臣咱们又看不到。”
    “倒也无需太过节俭,那样子来怕反而事得其反,只需制定相关律法,对奢靡浪费之举加以约束,且设立专门机构监督,同时加强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让其知晓节流之重要性,如此或可有所成效。”楚寒渊拱手说道。
    皇上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吾儿所言有理,然此事需从长计议,再设一部也是有所弊端,切不可操之过急。那依你之见,这监督之责当由何人担当为妥?”
    楚寒渊略作思索,应道:“儿臣的意思并非在设一部只需要有督察院管理即可,这样也不算越权,此方能镇得住那些心存侥幸之徒。”
    皇上轻抚胡须:“嗯,此事容后再议。那对于这开源之法,吾儿还有何新的想法?”
    楚寒渊起身踱步,缓声道:“儿臣觉得,除上述所言,还可鼓励民间创新技艺,若有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之法,当予以重赏。再者,可拓展与他国之贸易,互通有无,寻更多商机。”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吾儿所虑甚周,若能如此,我朝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楚寒渊谦逊道:“此皆为儿臣浅见,还需父皇圣裁。”
    御书房内,父子二人就治国之道又深入探讨许久,窗外阳光渐斜,映出一片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