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三寸不烂舌
作者:卿卿是婕妤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最新章节     
    十日后,太子终于收到从京师转来的二王的奏折。
    原来,高原人这次兵分三路,攻进曹国的,只是其中一路。
    还有两路,正在攻打燕国和宋国的边关。
    从附在后面的战报来看,燕、宋二国损失惨重。
    太子看后大惊,直直的朝后面仰去!
    如果不是青龙突然出现,从后面接住太子,恐怕,军中就该举丧了。
    不过太子这一倒,再也没能站起来,军中大权,就落到了铁侍郎和王都尉的手中。
    据说,铁侍郎同王都尉在中军帐内大吵了一架。
    铁侍郎的想法同王都尉最早的想法一样,兵贵神速,不但希望能尽快赶往甘泉,而且为了不动摇军心,还打算隐瞒太子的病情。
    可作为太子的心腹,王都尉更关心的,是太子的安危。
    最后,二人各退了一步!
    大军加速前进,同时派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师求药。
    等到大军到达边界,就在曹国境内安营扎寨。
    这是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哪有什么秘密可言,此时燕王与宋王,已经收到了太子病倒的消息。
    两位诸侯王的反应都差不多,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得益于太子在工部的搜罗,营寨搭建得又快又坚固,附近小股的曹军纷纷向禁军靠拢。
    有将领想要求见太子,被铁侍郎挡住。
    以文制武,是文官集团制定的国策,侍郎又是高官,无人敢在铁侍郎面前放肆。
    铁侍郎的这一举措,把高原人弄糊涂了。
    不是说好的来解围么?路上慢吞吞的也就算了,现在干脆就在边界安营扎寨,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就在高原人决定对甘泉发动一场猛攻,刺激一下朝廷军队的时候,一队人带着大批礼物刚好出现在辕门外。
    是朝廷派出的使者,带队的是礼部的一位郎中。
    礼部郎中,正五品,派来同一群野人谈判,也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华美的锦绣,精致的瓷器,再配上金光闪闪的黄金,看得高原人挪不开眼睛。
    围困甘泉的主将是位大都督,算是高原人中的贵族,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对大明朝的文化十分仰慕,于是在帐内接见了使者。
    大都督表现得大方得体,身上哪有野蛮人的影子?
    郎中与大都督相谈甚欢。
    聊到兴起,郎中甚至吟诗一首: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最早出现在京城悦己居的墙上,无人知道作者是谁。
    大都督默念几遍,随即便深深的陷了进去。
    等到从诗仙的意境中醒来,大都督不由感叹起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郎中笑着表示随时欢迎大都督前往京师做客。
    “等本督带着大军踏入你们的京城,也不知你们的读书人还能剩下几人?”
    大都督脸色一变,语气无比阴森。
    没想到他不但仰慕东方文化,还把“翻脸比翻书还快”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郎中面色不变,笑着反问高原人可曾踏入西原一步?
    “贵使暂且在军营小住,且看我如何吃掉你们朝廷的军队!”大都督说完后哈哈大笑。
    “如果大都督不嫌弃,本官倒是想多住一段时间。”
    “哦?”
    “本官想看看,大都督的军队是如何被燕、宋两国联手剿灭。”
    说完后,郎中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大都督哈哈大笑!
    等到收了笑,大都督看向郎中,满脸的嘲讽。
    “大都督就这么信任他们?”
    郎中同样注视着大都督,满脸的意味深长。
    慢慢的,大都督收起嘲讽,问郎中何出此言。
    “本官能不能问问,燕、宋两国到底给你们许了什么好处,值得你们冒这么大的风险?”
    郎中依旧盯着大都督,缓缓开口。
    大都督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既然大都督不愿意透露,那本官不妨猜上一猜。”
    说到这里,郎中收回目光,端起了面前的青铜爵。
    青铜爵内盛美酒,也算是颇有些意境。
    “钱财,你们大概是看不上的,守着几条商道,自然是财源滚滚。”
    仰头干掉,郎中叹了声好酒。
    “能让你们动心的,要么,是粮食,要么,是土地。”
    听到郎中的分析,大都督脸色微变,不过依旧一言不发。
    “先说粮食!你们每年都要冲下来一趟,就算缺粮,也不会太多。而且几百年都这样过来了,还不值得你们甘愿受他们的驱使。”
    “那剩下的,就应该是土地了!”
    “燕、宋两国能允诺给你们的土地,要么,就是你们同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要么,就是曹国。”
    “对你们来说,曹国四面皆敌,防不胜防,你们应该是不会要的。那么两国允诺给你们的,大概就是缓冲地带了。”
    高原与两国之间,是一条百十里宽的狭长地带,此处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目前,由燕、宋两国控制。
    “你们以为,这是个天大的便宜?”
    “由于你们的不断袭扰,这块土地对两国来说,事实上已成为负担。而且每年同你们之间的冲突,让他们损失惨重。”
    “不过,如果把这块土地让给你们,攻守之势瞬间逆转。他们退守关内,随时都可以出击,而到了那个时候,蒙受损失的,就是你们了!”
    “明国,果然是人才辈出!”
    等郎中说完,大都督沉默半晌,不由得发出了一句感慨。
    “本官哪里算得上是什么人才,只不过他们的计划太过明显,就连本官也能轻易看穿。”郎中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这些明人,就是不老实,口口声声说看穿了,结果还不是派大军前来?”大都督笑了起来。
    “将计就计而已!”
    大都督不置可否,冲郎中举起了青铜爵。
    郎中笑着举杯共饮。
    “如果你们能度过此关,会如何对付燕、宋二国?”
    大都督对朝廷同诸侯之间的关系实在是有些好奇。
    “本官刚才说什么了吗?本官什么也没有说!”郎中的表情突然变得十分严肃。
    大都督先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
    明人狡猾,果然是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