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桂塘隘口
作者:窗外凌霄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最新章节     
    砍帽子,不是砍脑袋,但是,砍帽子,确实是为了砍脑袋!
    《武经总要》记载宋代普通士兵的装束,其中包括皮帽、毡帽、抹额等头上用品,赵匡胤与李煜搞军备竞赛,虽然显得捉襟见肘,但帽子还是能够提供的。
    其中,多数佩戴的就是毡帽,也称为“笠子”,或“范阳毡笠”,样子就是《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戴的的那种。
    这玩意儿,并不能有效抗击伤害,一刀砍下去脑袋准破,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保暖,二是遮阳遮雨。
    按说,江南气候炎热,毡帽不应该佩戴,可如今已经进入秋末,淮南雨季反而阴冷,赵匡胤就命人大量制作,这一点来说,反而是“应天时地利”。
    韩令坤下令“砍帽子”,不是让督战队把征淮军的帽子都砍烂。
    手下这帮丘八大爷,虽说已经成了正规军,可正规军也怕死啊,眼看着前面的人,要么被射成刺猬,要么被串糖葫芦,还往前冲纯纯脑子有病!
    眼看征淮军不可处理,韩令坤也别无选择,下令“砍帽子”就是让督战队,挨个将后退、不前的人,帽子上都砍一道印迹,同时发话——
    “天亮之后,检查诸军帽子,凡丢失者,或有刀印者,军法从事!”
    先威逼,现在还不能杀,但放话出来,老子能秋后算账!
    紧接着,又以利诱,激励军士——
    “先破隘口者,记军功,升军校,赏赐铠甲、金银!”
    威逼利诱,屡试不爽。
    当然,韩令坤也不是蠢材,执意要让军士送死,重新集结之后,一方面令全军盾牌集结起来,组织敢死队,另一方面,下令手下砍树,临时制作简易版的“木女墙”。
    木女墙本来是一种车型,简单地说,就是轮子上面用厚实木料搭建的小型堡垒,三面遮挡,后面有人推动,留下窗口,用来射箭、伸出长枪。
    简易版的,轮子就别想了,采用最原始的肩扛手抬,里面拥挤的很。
    即便如此,后周“敢死队”组建起来之后,向前推进的速度加快,伤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但危机并没有解除。
    床弩停止了攻击,有几张已经崩坏了,没办法,这些原本就是“和州之战”缴获张琼的,毛镗拿过来用,根本就没有时间维护修缮。
    眼看“征淮军”攻破隘口第一道防线,正式进入了包围圈,毛镗下令,可以点火了。
    用竹子编成的巨大笼子,里面塞满了木头、干柴,浇上桐油,点燃之后从山坡之上冲下来!
    这一情景,有点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火烧新野”的场景。
    巨大的火堆,直挺挺地冲下来,瞬间,狭窄的隘口就飘散着皮肉烧焦的味道。
    毛镗这边下令:“继续点火,封死通道!”
    另一边,暴戾的向训在马上督战,怒吼:“不追退,冲过去!”
    多耽误一会儿,李重进反应过来之后,追击的部队就越近,双方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时间竞赛”的急迫性。
    泗州方面,李重进确实反应过来了,但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派人追击——
    大部队走了,泗州怎么办?
    就眼下淮南的局势,泗州太重要了,如果石守信完全控制了泗州四县之地,作用洪泽湖地区,向东可以占据盐城,也就是“天下盐仓”之一,向北可以威胁淮安,甚至隔绝海州、楚州与扬州的联系。
    正犹豫不决的时候,潘美一脸血地冲进来,毫不客气!
    “李(检校)太尉,还磨蹭什么呢?!”
    这个称呼,着实有点不客气了,检校太尉是郭荣死后,朝廷封给李重进的官职,如今,尊重李重进的称呼应该是“淮王殿下”。
    潘美压根就不认,什么狗屁淮王,仗打成这个熊样,还敢自称淮王?
    “仲询,石守信南下八仙山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
    “我已经派王侁前去追赶,太尉,赶紧下令,全军南下,务必要守住雄州!”
    李重进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分兵出去,泗州定然不保,这如何是好?”
    潘美差点气疯了,这李重进,自从来到扬州,真把整个淮南当成自己地盘了,患得患失——
    “太尉,若扬州有失,还要泗州何用?!”
    是啊,扬州丢了,泗州保全有个屁用,还海州、楚州、盐城,郭宗训要是真挂了,一切都完了。
    “当局者迷,我糊涂!”
    李重进冷汗下来了,立即下令,全军沿着金湖驿道转进雄州,潘美一听,这还像话。
    中间所有地盘,全都不要管了,大军进入雄州之后,立即设防,这是保护扬州的最后一道防线。
    吩咐完毕之后,李重进又像安慰潘美,又是安慰自己,说道:“仲询,不必过于担忧,我们还有杀手锏。”
    李重进的“杀手锏”,就是滁州防御使郭守文,以及六合淮南军,自己的嫡系(李重进是淮南节度使)。
    “太尉有所准备吗?”
    “郭守文早已经沿着滁河东进,至于六合方面,雄州行营兵马都监丁德裕早有准备。”
    潘美仍不放心,问道:“雄州呢?”
    是啊,最重要的雄州防线,又怎么样?
    李重进反而轻松了不少,说道:“放心,雄州必定万无一失!”
    镇守雄州的,正是韩通!
    身为广陵行军都部署,他的权限本就不止一个扬州,具体来说,应该涵盖江苏东部、中部地区,临时驻守扬州,可谓大材小用。
    汴梁政权能够增援李重进,本质上,都是韩通在背后操作,当听说潘美、王侁来到泗州之后,他就立即要求,调防雄州。
    李重进也苦于无人可用,只得同意,从这一点上说,李重进多少有点“护犊子”,娘的,泰州的翟守珣、王全斌这两条狗,你倒是放出来咬人啊!
    若是说,全无调动,也不准确,李重进要求泰宁防御使翟敬仁(翟守珣的侄子)前来支援雄州,陈兵雄州东南,紧靠京杭大运河。
    这点作用,只能说聊胜于无。
    不管怎么样,听到李重进的安排,潘美稍稍放心,二话不说,转身出帐,回去准备了。
    事态呈现出李重进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在长宽五十公里的宽阔地域中,两方军队要一边跑、一边打,而李重进明显处在劣势。
    因为,不仅要打得过,还要跑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