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所谓的功德
作者:搬砖的混   再次重生后,依旧体验了一地鸡毛最新章节     
    117所谓的功德
    再次确认小苇真想出去卖唱后,桂秀想哭:“你已经不是我认识的小苇了。”
    小苇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有钱不赚,纯属笨蛋。卖唱算什么,只要钱多,卖身都可以。”
    桂秀气道:“那要不要我拉皮条啊?”
    “求之不得。”
    桂秀使劲将小苇的头发揉乱:“不许说这种反话。”
    小苇也气,明明是真话,咋就不信呢:“行了。赶紧说说,那钱多烧得慌的出了多少?”
    桂秀伸出一根手指:“一百呢。”
    小苇眼睛一亮:“干了。你赶紧打电话把碧玉绿珠叫过来,有财一起发。”
    桂秀真要哭了:“她俩肯定不会同意的。”
    小苇脸一板:“叫你打就打,我们四个去。唱一天够半学期生活费了,不干才呆。”
    桂秀挠挠头,终于答应。又告诉小苇:“帮你卖了十二条扫地裤,九件发疯装。照你的吩咐,裤子十块,外衣二十,一件都没贱卖。明天把钱带给你。”
    “钱不急,留着买布料。”
    桂秀点头:“两样加起来就剩七八件了,要的人肯定不少,还得多做点。”
    小苇摇头:“这两样肯定不会再做。下来我要学做春夏装。男装也要做,好好赚几笔。”
    “好。这两样是太浪费布料,做多了上面肯定会来找麻烦。外面已经有不少人模仿,再做也难卖。”
    小苇主要担心被官方以浪费之名找麻烦,并不担心卖不出去。毕竟她的缝制工艺领先几十年,一般人就算模仿,未必有那技巧和耐心。
    桂秀男友义杰和石明松同校,早就打得火热。早已融入西县这群,忙着洗菜烧饭。
    小苇和桂秀则忙着给男生缝制裤头,加上晨霞几个一起帮忙,到晚饭时,已经缝制了五六条,让一群男生叹为观止:“这特么也太快了吧。”
    “县里制衣社的老师傅也没小苇一半快。”
    小苇没好气地说:“饭后再弄吧。争取每人给你们缝一条。每天不换内裤的男生,可骗不到好老婆。”
    钱秀文丧了脸:“我三四天才换一次。”
    桂秀大笑:“放心。这事我会告诉绿珠的。”
    有人叹息:“有钱人的生活,我们想象不到。”
    “对了。海涛是不是每天都换啊?”
    “别问了。我们这里没一个天天换的。丢人。”
    “明白了。骗老婆得先从勤换内裤开始。”
    把茶桌收拾出来,坐了两桌。一群年轻人差点把屋顶闹翻。
    桂秀甚至兴奋得把古筝搬上来弹了一曲。
    即便是广袤平原上唯一的一座山,这个时候还属于信仰圣地,没有门票及各种必须收费的项目,但沿途却有不少老年乞讨者。
    小苇对那些可怜的乞讨者视而不见,有纠缠就用眼一瞪,用冰冷的眼神将其震退。
    倒是钱秀文不时扔几个硬币,并声明:“我这可不是有爱心,只是为了买句磕谢。”
    冒同贤讥讽:“有小苇在,就算要献爱心也得给我们憋着。”
    钱秀文冷哼:“就她那个不男不女的玩意,只有你们当个宝,在我眼里就是个屁。”
    石明松大笑:“你又欠抽了。”
    桂秀骂:“这家伙咋说话呢。小苇把市大会堂都迷倒了,你不知道么?”
    钱秀文嘴硬:“我看到她就恶心,只能证明你们眼瞎。”
    冒同贤大笑:“明白。吃不到葡萄的都说葡萄酸。”
    上山烧香的不少,成群结队的。小苇他们登山时已经九点多,烧早香的正陆陆续续下山。
    这些年轻人纯粹游玩,自是不会作揖跪拜。
    可走过观音像时,海涛不知哪根筋错了位,竟然双手合十跪了下去,恭恭敬敬拜了三拜。
    一群人看怪物似的围着看,却只看看,没出声。
    宝相庄严的高大佛像,自带庄严肃穆的氛围感和压迫感,让人不敢放肆。
    可钱秀文不在乎,海涛刚立起,他就骂:“放着细白粉嫩的大神不拜,拜一个木雕泥塑是几个意思?”
    冒同贤附议:“我也感觉海涛已经走火入魔。”
    桂秀朝钱秀文唾道:“刚才还说小苇恶心,咋又夸上了?”
    钱秀文一本正经地回:“细白粉嫩和不男不女有矛盾么?难道我算不上细白粉嫩吗?”
    一群人笑成一团,冒同贤努力憋住笑:“我可以保证,这话一点矛盾都没有。老钱不仅细白粉嫩,而且倾国倾城。”
    “卧槽”声此起彼伏,终于有人问:“海涛你老实说,到底在求啥子?”
    小苇冷哼一声:“菩萨如果真的灵验,我们连庙门都进不来。”
    冒同贤分析:“我感觉海涛不是求菩萨,而是在求自己。求自己不要变心。”
    桂秀笑道:“小苇说过,男人不变心,屎都能成精。始终如一都是违背人性的疯子,喜新厌旧才正常。”
    钱秀文追逐着桂秀问:“你觉得小苇是正常人吗?”
    “当然不是。”答完才反应过来,抬腿一脚:“卧槽,上当了。”
    庙宇并不大,很快到了最后大殿,许多人排着队等着上香膜拜,边上坐着好几个披袈裟的和尚,面前桌子上摊着功德簿,等着香客施舍。
    钱秀文上前递上五分钱,和尚却摇头:“满五块钱才能上功德簿。”
    众人立即大怒,纷纷各种声讨。
    看他们故意肇事,小苇暗骂着幼稚,从偏门走了出去。
    外面有一片平坦的地方,山边围着石凳,防止游客掉下山,又供人小歇。
    最南边有个简易的亭子,小苇知道叫望江亭,里面挤满了人,小苇自是不会去凑那种热闹,只呆望着远处灰蒙蒙的水面出神。
    后面海涛小声念:“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小苇暗笑:这诗比较冷僻,用了不少功夫嘛。随口念道:“大江自古不留客,哪里黄土都埋人。”
    海涛还要开口,却见时幼和银玲跑出来叫:“不好了,他们在和和尚吵,要打架呢。”
    看海涛飞跑进去,小苇窜过来叫住两个小丫头:“嫌贫爱富的假和尚就该打,你们别进去。”
    以小苇的底层认知,自是没接触到什么高僧。知道的那些所谓的和尚,无一不是俗不可耐之徒,坑蒙拐骗之辈。
    干他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