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乐伸出手,又摸了摸自己的脸。
一手的脏污,上面还散发着难闻的味道。
许家乐直接脱了衣服,跳进了面前的溪水里。
小溪里立刻漂起了一层油腻的脏东西,周边的鱼虾都跑了个干净。
好尴尬……
许家乐泡在水里,思考着自己的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东西。
自己刚才只是吃了点东西,鸡蛋和牛奶之前她都吃过,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问题只能出在那杯水上。
难道她真的获得了传说中的灵泉水?
许家乐洗干净之后又照了照自己的样子,果然全身上下的皮肤都白了一个度。
甚至原主之前跟人打架留下的伤疤都消失了。
身体更是好像有用不尽的力气一样,即使在溪水里泡了那么长时间,还是暖呼呼的。
看来这口井里的水真的有神奇的功效。
怪不得空间里的那些小动物都那么爱吃。
许家乐美美的睡了一觉,只觉得这是她这辈子睡的最舒服的一觉。
早上许家乐是被蒋凤霞叫醒的,家里的房子建好之后没有那么多活了,许家乐原本以为自己能睡到日上三竿,没想到一大清早就被叫醒了。
“娘,这么早叫我干啥啊?”
“哎呀,我家家乐今天咋这么好看,还是新房子好啊,之前没糊墙的时候早上起来都是一脸灰。”
蒋凤霞把许家乐变白的原因归功于砖房里面没有那么多灰。
“快洗把脸清醒清醒,咱们今天和你爹去县里。”
“去县里干啥?”
许家乐虽然高兴,但还是问了出来。
“家里的锅还是村长家的,咱们今天得去县里买两口锅。”
许家乐想起前两年刚刚结束的大炼钢,现在买口锅可是不便宜。
“娘,咱家钱还够么?”
蒋凤霞叹口气,虽然家里大部分的家具都是自己做的,但是水缸和砖都是要花钱的,从许家带出来的那十几块钱现在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家里也没多少钱了,我今天要去黑市看看能不能用粮食换口锅,家里没锅也不行啊。”
这段时间,许家乐拿出来的红薯和土豆一共有一百斤,这半个月许家吃了将近五十斤红薯,剩下的五十斤土豆则是被蒋凤霞收了起来,准备拿去黑市换点东西。
马上要冬天了,还得给家里人做身棉衣,锅也不能少,之前在许家的时候,许老太太偏心,大房二房的孩子都有棉衣棉鞋,就三房的几个孩子没有棉衣棉鞋,穿的都是芦花续的衣服,冬天根本不能出门,手上和脚上都是冻疮。
但是这也不是许老三家一家面临的困境,有些人家更穷,家里就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现在有老神仙的庇佑,蒋凤霞自然不能再让一家人挨冻。
因为东西多,蒋凤霞一个人拿不动,所以带着许老三给自己做苦力。
许老三背着粮食,蒋凤霞也背着一个筐子,三个小时的路,一家三口硬是走到了县里。
到了县里已经是中午了,三人先是去了供销社,准备打听打听要买的东西都是什么价格。
“同志你好,这口锅怎么卖的啊?”
许老三在外面找了个地方蹲着,蒋凤霞带着许家乐走进了供销社。
许家乐也不是第一次来供销社了,相比于上次,这次里面的东西似乎是多了一些,估计是最近进新货了。
供销社的售货员看见蒋凤霞穿的破破烂烂的,手里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小姑娘虽然长的很可爱,但也是穿的破破烂烂的,这娘俩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穷人。
“铁锅十三,一张工业券。”
售货员一脸不耐烦。
“十三!这么贵!工业券又是啥?”
“这是铁锅,又不是铝锅,还这么大,十三还贵么?”
许家乐想起书里写过,1961年,京市第一次发放工业券,工资达到二十元发一张工业券,四十块发放两张工业券,以此类推。
家里如果有高知分子或者军人,会酌情多发放一些。
从此,只要购买工业产品,光有钱还不够,还需要工业券。
许家乐没想到政策这么快就到自己所在的小县城里了。
蒋凤霞咋舌,心中有了数,便拉着许家乐离开了供销社。
“凤霞,咋样?”
“买不起,还要什么工业券……咱也不知道咋又冒出了个票,你带着孩子去吃点东西,我去那块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吧。”
许老三不放心蒋凤霞,虽然之前也去过,但毕竟上面一直禁止私下买卖,去黑市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你又不会讲价钱,去也是耽误事,把家乐看好了,带家乐买点吃的,这城里的小零嘴家乐还没吃过呢。”
“我知道了,我和家乐在邮局门口等你。”
说完,蒋凤霞就接过许老三后背上的筐子,往黑市的方向走。
黑市门口有人守着,蒋凤霞交了两分钱,就背着筐子进去了。
蒋凤霞没有摆摊,直接背着筐在里面逛了起来。
终于见到一个卖锅的,大小也和家里的灶台合适,蒋凤霞蹲下身,问:“同志,你这锅怎么卖的?”
“有工业券十块钱,没有十三。”
卖锅的是个男人,叫梁宁,今年三十三岁了,这锅是老家宅子里的老铁锅,今年家里的老人没了,分家的时候家里的房子都被几个兄弟占了,就留下这么一口大铁锅给他,他在县城里上班,这么大一口锅自然用不上,便来黑市里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卖掉。
“这也太贵了,供销社新的才十三,你这一看就用了多少年了,还卖十三!”
“大姐,供销社那十三的锅那是要工业券的,现在工业券多难弄啊,一家一个月能有一两张就不错了,我这锅虽然不是新的,但是你看这质量,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看你是农村的,我也着急出手,这样,我给你让一块钱,十二块钱,你看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