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凤霞点点头,将手中的信纸递给了许家乐,又将炕上的自行车票收好,起身道:“你先看着吧,我要去做饭了。”
许家乐打开信纸,最开始是两句简单的问候。
后面许淑珍说自己马上要结婚了,结婚对象是个很不错的人,她没有忘记当年许老三一家对他的帮助,这张自行车票就是她对许老三一家的感谢。
许淑珍当年离开北山村之后,就去了辽省那边,投奔了许家娣,许家娣也没计较之前的事情,简单帮她安排了一下,顺利的帮许淑珍把户口落到了沈市的集体户口上。
后面许淑珍就没有再打扰过许家娣,许家娣忙着生孩子,照顾孩子,也渐渐忘了她这件事。
但是谁也没想到,两年过去,许淑珍竟然要结婚了。
而且看起来结婚对象还很不错,毕竟出手就是一张自行车票,可是大手笔了。
“娘,你啥时候去买自行车啊?我也想去。”
许家乐凑到蒋凤霞身边,意有所指道。
家里有了自行车,她爹娘也不出村,向晚周在县城里上学,那这自行车的使用 权,自然就是她和许家意了。
一想到以后不用走着上下学了,周末还能骑自行车去县城里面,许家乐的嘴角就怎么也压不住。
“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能稳重一点。”
蒋凤霞无奈的看了许家乐一眼,继续道:“周末你和家意跟我一起去看车吧。”
“太好了!”
“啥事啊?把你高兴成这个样子。”
许老三一从外面回来,就看见许家乐在家里又蹦又跳。
“爹,淑珍堂姐给咱家寄了一封信,送了咱家一张自行车票!娘说周天带我和四姐去买自行车!”
“自行车票?真的假的?”
也不怪许老三惊讶,实在是现在的自行车太稀罕了。
“真的,你不信问娘。”
“是真的,许淑珍那丫头混的不错,马上要结婚了,说这票是给咱们的谢礼,估计是找了个有钱人,这丫头命真好,长相学历啥也没有,还能找到那么好的对象。”
蒋凤霞有些吃味的碎碎念。
“真没想到啊,不过这丫头比她家里那些大人强,她来信问没问老宅那边的事啊?”
蒋凤霞一愣,摇摇头道:“没有,她也没说啥,就说了自己要结婚的事。”
许老三点点头:“这孩子看的倒是开,怪不得人家能混的好呢。”
周末很快就到了,趁着还没到秋收,蒋凤霞请了假,带着许家乐和许家意去买自行车。
三人到了供销社,直奔二楼,转了好一会,才看见卖自行车的柜台。
“同志你好,我来看看自行车,能麻烦你给我介绍一下么?”
说着,蒋凤霞给售货员的手里塞了一块水果糖。
刚才还有些不耐烦的售货员脸上瞬间就挂上了笑容,她热情的介绍,道:“买自行车是吧?咱们这一共有三种自行车,你们谁要骑啊?”
“我家俩丫头骑,同志你看哪种比较好,我一个农村妇女也不懂这些。”
“好,同志我给你介绍,咱们供销社的自行车有三个牌子,分别是凤凰,飞鸽和永久牌的,凤凰牌的自行车一百二十块钱一辆,这个自行车相对来说便宜一点,但是如果你家两个闺女骑的话,我还是更推荐你买其他两个牌子,凤凰的横梁太高了,孩子们上下车有些困难。
这个是永久牌的自行车,是这几个里面最贵的,要一百五十块钱,算是自行车里面的高档品牌了,这辆永久自行车是咱们县城里最后一辆了,已将被我们主任预定出去了,所以暂时没有货了。
最后这辆是飞鸽牌的自行车,正好是一辆女式自行车,车身也要小一点,价格也是一百二十块,你要是全家人用,我就推荐你买凤凰牌,车身大,承重好,要是只有两个孩子用,也不驼什么重物,就买飞鸽的,轻便。”
蒋凤霞听了,思考了一会,道:“我要飞鸽的吧,这是票和钱。”
“好嘞,您记得去公安局给车打钢印,要不然不让上路。”
“知道了,今天真是谢谢同志你了。”
“不用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售货员收了钱票,给蒋凤霞开了证明。
“对了同志,你这自行车最好还是买一把锁,我们楼下就有卖的。”
“好嘞,谢谢你的提醒。”
蒋凤霞转头对许家乐道:“家乐,这是钱和工业券,你去买一把自行车锁回来。”
“好。”
许家乐下楼打听了一下就找到了卖自行车锁的地方,花了八毛钱和一张工业券买了一把自行车锁后,许家乐和蒋凤霞在门口汇合了。
母女三人推着自行车直奔公安局,孙晓梅今天正好上班,看见蒋凤霞连忙热情的打招呼。
“婶子,你咋来了?有啥事么?”
蒋凤霞点点头,道:“今天才买了一辆自行车,这不是来给自行车打钢印么?”
“买自行车了?恭喜啊婶子,打钢印好,现在偷自行车的太多了,不打钢印,一点也不安全,你先去那边交钱,一共六毛钱,我现在就找人帮你打去。”
“辛苦你了小梅。”
蒋凤霞交了钱,有工作人员来把自行车推走打钢印,孙晓梅又拿出了两个小本本。
“婶子,这是自行车证和咱们市的地图,你照着这个地图啊,就能去咱们市的任何地方。”
“这地图我不要了,怪破费的,我家孩子就想着买个自行车上学,也不走远。”
蒋凤霞看着这厚厚的一本地图,以为也要花钱,想到今天花出去了那么多钱,就觉得心在滴血,说什么都不想继续花没必要的钱了。
“破费啥!这地图是送给你的,办证的都有,拿着吧,等会打完钢印,我们给你把证上的信息填好,您就能推着回家了。”
“那成,谢谢你了小梅,你爸妈最近挺好的吧,好长一段时间没看见了,这地里面的农活太忙了,我实在抽不开身子,等今年过年,我一定去你家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