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方腊起义
作者:a李明   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最新章节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宋徽宗赵佶即位后,对金兵入侵屈辱求和,为筹集对金朝的岁贡,增加百姓赋税。
    宋徽宗重用蔡京等奸臣,他们把持朝政,搜刮民财、强占民田,卖官鬻爵,致使宋王朝统治更加腐朽衰败。
    江浙地区物产富饶,是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地,百姓负担沉重。
    此外,宋徽宗在汴京东北建“艮岳”,并在苏州设置应奉局,以“花石纲”为名在东南浙江一带搜罗奇花异木、嶙峋美石,运往京城。
    这一行为持续二十余年,负责此事的朱勔等人趁机掠夺百姓私产,甚至拆毁百姓房屋,给江浙百姓带来严重灾难,民怨沸腾。
    浙江清溪地区因盛产毛竹等经济作物,受“花石纲”迫害更为严重。
    方腊是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后逃荒至方村的姑婆家,在地主方有常家的漆园做佣工。
    由于漆园常被负责花石纲的造作局官员强索木材,方有常将负担转嫁给方腊等佣工,激起了他的不满。
    方腊为人豪爽,善于拉拢人心,他利用在青溪一带盛行的摩尼教,聚集大量贫苦百姓。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拥护他的农民和信众杀死青溪地主方有常一家,并以帮源洞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
    青溪远近的农民纷纷响应,很快起义军就发展到上万人。
    在众人拥戴下,方腊自号“圣公”,改年号为“永乐”,以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为永乐元年正月,并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
    同年十一月下旬,宋朝两浙路都监蔡遵、颜坦率领五千宋军前往青溪县镇压起义军。
    方腊得知消息后,率起义军提前埋伏在息坑。
    宋军到达息坑后未发现起义军身影,便在此驻扎。
    傍晚时分,方腊指挥埋伏的起义军发起进攻,双方接战后不久,方腊假装战败引诱蔡遵、颜坦追击,将宋军引到峡谷中后发起围攻。
    宋军不敌,慌忙撤退,但后路已被切断,蔡遵、颜坦被起义军杀死,宋军五千人全军覆没。
    此后,方腊又率起义军攻占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
    十二月初,方腊率军向睦州进发,驻守睦州的宋将童淑率五百名宋军出城迎击。
    方腊以一小支起义军假装战败,将童淑所部诱入伏击圈,随后发起围攻,将童淑及五百名宋军全部歼灭。
    睦州知州张徽言弃城而逃,十二月四日,方腊率起义军攻占睦州。占领睦州后,方腊决定迅速分兵攻取各郡县。
    在他的指挥下,义军将领方七佛、郑魔王、八大王等各自率部攻占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
    随后,方腊率起义军主力部队攻取歙州,他先派出一支军队攻占歙州西边的休宁县,然后乘胜率军进逼歙州,于十二月十九日切断歙州外出的水陆通道,完成对歙州城的包围。
    歙州城郭师中率领宋军迎战,被方腊的起义军俘虏并斩杀,其部也被全歼。
    第二日,方腊率起义军攻入歙州城内,杀进州府衙门捉住代知州毛栗并将其斩杀。
    此后,方腊决定兵分三路:
    主力回到东线,打算进攻两浙路首府杭州;八大王率部向北推进,占领绩溪;另一路转攻黟县、祈门、开化等地。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宋徽宗罢征北辽,调兵遣将,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人,南下镇压方腊起义。
    起义军攻克桐庐后,乘胜进逼新城,城中官吏闻讯逃窜,起义军迅速占领新城。
    在攻占新城的同时,起义军还烧了天目山下的治平寺,又相继攻破临安、富阳。至此,宋徽宗第一次下令招安方腊,但未得到回应。
    随后,方腊指挥起义军逼近杭州,十二月下旬,起义军先头部队抵达杭州城外浙江畔的六和塔附近,对驻扎的宋军发起进攻,拔除宋军据点并烧毁六和塔。
    十二月底,方腊率领主力部队从西线赶来,与先头部队胜利会师后,随即对杭州城发起进攻。
    交战中,起义军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最终起义军攻占杭州城。
    起义军攻占杭州后,引发周边各地大规模的响应。
    湖州的陆行儿聚集一千余起义军攻打湖州;义军将领石生准备攻打苏州;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也起义响应;
    缙云的陈箍桶和霍成富揭竿而起;台州仙居县的吕师囊,以及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西)的裘日新、衢州郑魔王等人也纷纷领导当地摩尼教教众起兵响应。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正月,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将领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宋军,向杭州和歙州进发,打算在睦州会合后进攻起义军。
    与此同时,方腊在杭州作出分兵前进的决定:
    一路由义军将领方七佛率领进攻秀州,以图北上进攻金陵(今江苏南京);
    另一路由义军将领郑魔王率领,回师睦州,向婺州、衢州(今浙江衢县)、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进军。方腊自己则率领剩余起义军南下,开辟南线战场。
    正月十八日,宋徽宗二次下诏招安方腊,仍未得到回应。
    方七佛领兵北伐,攻下崇德县(今浙江桐乡县南部),进围杭州东北的秀州(今浙江嘉兴),并分兵进入湖州(今浙江吴兴)境内。
    正月二十四日,方七佛指挥起义军强攻秀州城南门,秀州统军王子武闭城不出。
    童贯指挥宋军从镇江出发,赶到苏州镇压了石生领导的起义军,随后绕过吴江,迅速赶到秀州救援,将攻城的方七佛部围困,并占领海宁和崇德,方七佛所部腹背受敌,只能回兵退守杭州。
    郑魔王率领的另一路起义军攻打常山(今浙江常山)和江山(今浙江江山西南部),宋军防守薄弱,起义军很快攻占两城。
    随后,起义军再次攻打信州,控制信州城外围地区。
    宋朝信州守将王愈在城内采取分区布防措施,派遣宋军在韩岩、馆头、竹献等地驻扎防守,并在柳家等地设下伏兵,又派信州将领高志临以亲兵仆旗引诱进攻的起义军。
    郑魔王率领的起义军迅速占领信州旁边的柳家,进而向信州发起进攻,结果中了宋军的埋伏,损失惨重。
    此后,宋军逐渐占据优势,在围剿之下,方腊起义军节节败退。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四月,宋军发动总攻,七万多人的起义军全部阵亡,方腊等高级领导层尽数被俘。
    八月二十四日,方腊等人全部被杀。
    但起义军的残部仍在浙东等地坚持斗争,直到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三月才被彻底镇压。
    方腊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严重撼动了北宋王朝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对北宋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北宋朝廷借由“花石纲”对江浙百姓的征敛和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