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习俗传承
作者:春天里的暖阳   穿越1942有空间最新章节     
    一家人刚打几圈扑克,外面就传来了小伙伴的叫喊声。
    过年是小孩子的最爱,小家伙们听到伙伴叫喊自己,纷纷揣着瓜子花生还有小鞭炮出去了。
    不多时,大人们也找进来喊侯养民父子去家里打牌。
    村里大多数人过年晚上都是点的火盆熬夜,一家人靠在一起烤火熬一夜。
    而侯小歌几家点的蜡烛,能照明,所以自然成村里人的首选聚集地了。
    但侯小歌家孤儿寡母的,大男人自然不好待,而侯养民家没媳妇管,就正好合适,所以不大一会儿,侯养民就被拉着回了家。
    等大伯二达还有小姑父这些大人走后,不大一会儿,侯小歌家又来了一群妇女,一群妇女直接脱鞋上炕,把侯小歌这些半大小子也全赶了下去。
    侯小歌这些半大小子也无所谓了,战场直接转移到侯小歌两兄弟睡的窑洞,这里自在。
    不大一会儿,侯小歌两兄弟的窑洞就挤满了小伙伴,要不是侯小歌担心炕塌了不让再上,这些货能站满炕。
    一群半大小子也没啥钱,打扑克贴纸条也没那条件,一个个就是弹脑瓜崩,胳膊挽起来赢得抽。
    侯小歌怕这些货玩着玩着打起来,直接贡献了几斤瓜子花生,让赢瓜子花生。
    一直玩到凌晨三四点钟,外面零星的响起了炮声,一个个小子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家。
    中原人的习俗和秦省不一样,晚上亲族不会聚会,而是各家自己团聚,第二天才开始拜年。
    不过凌晨要开始祭祖,这和秦省也不一样。
    不过今年不一样,中原遭了灾荒,没办法回家祭祖,只能在家简单祭祀了。
    早上四五点钟,乌漆麻黑的,几家人在大伯家把新作的先人牌位拿了出来,众人纷纷朝东边老家磕头跪拜。
    “各位列祖列宗,跟儿孙回家过年吧!”侯养民向牌位看上香,叫喊着带众人三叩首。
    (作者是陕西人,对河南人的传统季节不是特别清楚,简单写一下,写错的,河南同胞请指出。)
    叩拜完,烧完纸,放炮,流程结束,接下来就是去各家亲族家里拜年。
    这在秦省是没有的,放完鞭炮就睡觉了,因为除夕晚上已经拜完年了,可见不同地方风俗的差异性。
    侯小歌芯子是秦省人,自然不懂这些,干脆跟着一众兄弟后面随大流。
    “大伯,新年好,侄儿们给您拜年了。”最先去的是侯养民家,一众晚辈纷纷跪下磕头拜年。
    对拜年下跪这一点侯小歌刚开始有些还不好意思,毕竟前世秦省拜年不过磕头,有也是最多给爷爷奶奶磕。
    不过入乡随俗,跪着跪着也就习惯了。
    而且侯小歌也比较认同这种习俗,他认为这种形式上的磕头拜年,比干巴巴一声过年好,红包拿来强太多了。
    都是最近的最亲的亲属,侯养民过年红包也不小气,每人都是五毛钱。
    可别小看这五毛钱,要知道这年月毛后面可是还有分和厘两种货币单位的。
    平时普通老百姓用的货币单位是分,五毛钱可以买三四十斤红薯了,属于大钱。
    最亲近的亲族算上自家孩子要十四人,侯养民给每人发五毛钱,家里小半个月的收入已经没了。
    不过拜年压岁钱就是你来我往的事,回去孩子就上交了。
    四家人来回一拜年,破费的并不多,也就是谁家孩子多占点便宜罢了。
    其实这事说不重要也挺重要的,侯小歌记得前世村里好几家人经常为此吵架。
    他们家孩子少,别家亲戚孩子多,年年拜年亏本,所以后面努力生孩子,填平亏空。
    自家拜完年,大伯兄弟带着一众小辈去没出五服的五爷家拜年。
    侯小歌跟在后面,不多时院子里哗啦啦跪倒一大一片,最少六七十人。
    侯小歌心想这么多人,老爷子压岁钱都快发破产了。?
    领头的不是大伯,而是比大伯年长的一位伯伯。
    只见齐高声对老爷子喊:叔,给你拜年啦!您坐好,晚辈给你磕头啦!”?
    老人爷子正坐在椅子上,笑着点了点头。
    等磕完头后,老爷子乐呵笑着说道:“一说都有了,地上凉,别磕啦!”?
    ?众人齐齐高喊:“一年一次,磕一个吧!”?
    这种磕头仪式侯小歌感觉很有意思,心里也很认同,这可以增加族人的凝聚力。
    不过等磕完头,发红包是不可能的,每个小孩散一小把瓜子,成年男人则是一人发一支最便宜的香烟。
    五服内族亲磕完,可还没有完呢!接下来要全族拜年。
    就这样,磕完五服以内的亲族,一众小辈们从村头开始,一家一家开始磕头拜年。
    几十户人,磕完头,好家伙,天都亮了,一个个膝盖也磕的黄泥一片。
    不过众人都没有不高兴,一个个勾肩搭背,揣着满兜子的战利品,瓜子花生回了家。
    拜完年,侯小歌总算是知道华夏为啥称作礼仪之邦了,这就是传承。
    初一都是逛吃的一天,一个个吃完早饭窝了一觉后,开始走街串巷玩耍。
    村里孩子现在也多多少少都有了零花钱,一个个勾肩搭背,聚伙成团去了城门附近集市买自己习惯的吃食,鞭炮。
    当然也有勤快的,像羊娃等不少家庭,一大清早拜完年就扛着冰糖葫芦棒子去集市卖冰糖葫芦了,毕竟过年生意好嘛!
    过年这样的日子按理来说可以持续到十五,但就是羊娃这样的家庭带坏了风气。
    好在南家沟现在也没啥亲戚可走,最多就是村外的几十户亲友了。
    所以等初二村里作坊开工后,一个个也都被钱烧的忙活了起来。
    毕竟还是那句话,过年钱好挣。
    就这样,马家沟男女老少扛着冰糖葫芦棒子,端着山楂雪球匣子在长安城附近起处吆喝叫卖。
    不到初十,村里除了公家作坊,所有村民家的货都卖了个精光,算是消停下来。
    当然,每家每户这几天也最少也都赚了过去大半个月都赚不到钱。
    “大伯,村里娃娃们都闲着,不能一直这样,现在村里也有钱了,能不能办个学校啊!”正月十一这天,侯小歌来到村公窑找大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