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种植
作者:叶挽不回   诸天之逆流红尘最新章节     
    黍是华夏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前,是当时古人主要的粮食作物,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黍米是黍的种子,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长约3毫米,乳白、淡黄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或不粘。
    黍一般分两种类型,以秆上有毛,偏穗,种子粘者为黍;秆上无毛,散穗,种子不粘者为稷。
    由于黍的产量低、食性粘,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后,粟米逐渐取代了黍的地位,成为当时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稷粟是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去壳称小米,是由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来的。
    粟的栽培历史,非常久远,一度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还曾是“五谷之首”,后来被水稻取代,如今主要是用来煮粥喝。
    黍和粟虽然同出于北方,但黍米比粟米的颗粒稍大。
    菽豆原本特指大豆,后来也指所有的豆子,是华夏的“土特产”。世界各国栽培的豆子都是从华夏传过去的。
    古人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在吃大豆了,大豆的叶子,称做“藿”,也被采摘下来当做蔬菜。
    豆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菜豆、小豆等。根据颜色不同分为:黄豆、黑豆、青豆等。
    菜豆又可分为:扁豆、芸豆、刀豆、四季豆、豇豆等。
    至于小麦要在汉代以后才开始在五谷中占有重要地位,逐渐成为北方人的主食。
    这就是顾城穿越过来,所处时代民众们常吃的食物,填肚子的吃食是有,但要说美食那就算了。
    先秦时期,寻常人家每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朝食,第二顿稀食。
    所以这个时期不存在一日三餐这个说法,通行日食两餐,以适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方式。
    富裕阶层除外,他们能在晚上饿的时候做夜宵吃。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出自《诗经·陈风·株林》说的便是朝食,翻译出来就是:乘着我的驷驹马车,早晨的朝食在株邑吃。
    具体说就是秦时民众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yong。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因此这个时刻也称食时。
    秦时第二顿饭叫晡食,又叫飧sun。相当于下午四点左右。《说文》说:“晡,申时食也。”说的就是第二顿饭。
    不过通常农忙时会改成三顿饭。早上出发的时候吃第一顿饭,女眷们会起很早准备早餐。晌午吃第二顿饭,在地里吃。晚上天黑回家吃第三顿晚餐。
    这是为了保证在农忙时节个体的劳动力。
    《诗经·周颂·载芟》就描述了这种农事开垦、播种直到收获祭祖的经过,非常生动、形象、具体。
    远古时期,人们的食物是靠自然采集,后来慢慢发展为狩猎,饮食时间是没法形成固定惯制的。
    直到进入农耕时代后,固定的餐制才开始出现。
    自从可以靠种植农作物生存后,人类就不用过着整天追着猎物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了。
    靠着种植农作物这项“特长”,人类轻轻松松扩大自己的族群,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活了下来。
    两餐制的习惯到了汉初,就出现了三餐制,得到民众的认可,随后被不断推广,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早、午、晚这种三餐制,古称“三食”。
    这是普遍认可的科学的饮食制度,利于生活也利于生产,一直延续到后世。
    顾城现在很不习惯这种两餐制,奈何家里遭劫并没有多余存粮,他不得不忍受饥饿。
    好在后院有一棵桃树,饿了就去摘两个毛桃,味道甘温微苦,是还没有完全驯化的桃树。
    口感不比五指毛桃,吃多了腻。幸好隔壁郑萱家院子里有一棵李子树,能换换口味。
    可惜咋就没有六月桃、水蜜桃、香桃呢?至于蟠桃就不指望了,但现在这毛桃真不好吃。
    顾城院子这棵桃树,正好种了第三年,第一次结果,甜中带点涩,野生桃树的正常表现。
    还有一种桃在诗经里叫“苌楚”,秋季成熟,这种桃现在也叫毛桃,到了隋唐时期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猕猴桃”。
    这个时代水果有,但不是特别丰富,常见的就是:桃子、李子、杏子、橘子、柚子、柿子、板栗、榛子、龙眼、枣子、杨梅、枇杷、樱桃、梨等。南方应该还有荔枝和龙眼。
    顾城吃过的芒果、火龙果、西瓜、哈密瓜、香蕉、葡萄、石榴、核桃,连鬼影子都没见到。
    西瓜、黄瓜、哈密瓜、葡萄,应该是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后,才进入汉朝民众视野的。
    他如果想吃,那就有的等。虽说葡萄没有,但野葡萄据说有,叫葛藟,又称千岁藟。《诗经·王风·葛藟》里提到过,那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还有一种野葡萄叫蘡薁。“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诗经·豳风·七月》有描写,说的就是六月吃郁李和蘡薁。
    村子里他也没见到什么酒,就见过一种白酒和一种黄酒,他大约猜测应该是用黍米结合酒曲制作的米酒。
    饮料有一种甜酒,用稻酿或者黍酿而成,也有用水果酿制的,平常口渴,想喝橙汁可乐,那是妄想,大都直接饮用井里的生水。
    顾城是不敢喝生水的,他好歹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知道生水里有虫卵,一个不慎闹蛔虫就罢了,万一误饮了其它东西那能丢命。
    所以首选是凉白开,但浪费柴禾,这个时代没煤没气没电,还得上山打柴去,好在原始森林多。
    解渴方式算起来,还是有好几种:米汤、凉粥、开水、水果、酸果浆。
    比起上古茹毛饮血,还是强上许多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态立马平衡。
    系统给的任务是安身立命,怎么才算完成任务?他估计要是把任务完成,或许能写出一本古代生存手册。
    时间就这样在他作为农夫和渔夫的底层奋斗下,一天一天的慢慢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