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攻城
作者:南极的狐狸   抗战:坐拥百万钢铁洪流最新章节     
    失去了伪军在前面顶着,小鬼子的处境那是变的更加的难受,两个师的火炮不断的向着鬼子三面发起炮击,满天的炮弹落在鬼子的战壕上炸得鬼子哇哇叫。
    小鬼子十分的狡诈,将战壕修建成为上窄下宽的样子,这样能够很有效的防止周围的炮弹爆炸。
    但这却也不是万全之策,毕竟当炮弹达到了一定的量,那么这些小伎俩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两个师的炮弹后勤那是疯狂地往战场上送,这时候已经有两三百辆卡车加入了运输的队伍,它们从后方源源不断地开来,带来了一箱箱沉甸甸的炮弹和其他军需物资。
    整个运输线上一片繁忙景象,物资的供应速度快得惊人,仿佛时间都被压缩了一般。
    “混蛋,混蛋,这帮该死的支那人,他们的火炮难道就不休息的吗?整整两天两晚,他们哪来这么多的炮弹?”
    看着对面从早轰到晚,从晚轰到早,小岛一夫也都麻木了,城外的联队这两天虽然在战壕里面,但也是损失了大半,若是援军在不过来,那他们就真的撑不住了。
    轰隆~~~!
    巨大的爆炸从鬼子军火库方向传来,爆炸之大直接将周围的建楚都给摧毁。
    “八嘎呀路~!发生什么事情了?是谁?”听到巨大的爆炸声音和看见远处的蘑菇云,小岛一男愤怒的叫道。
    ““师团长阁下~!师团长阁下~!大事不好啊!”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他脸上满是惊恐和焦急之色。
    “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慢慢说,别着急。”师团长皱起眉头问道。
    “城内……城内突然出现了一群敌军,他们……他们竟然直接袭击了我们的军火库!”士兵喘着粗气说道。
    师团长一听,顿时脸色大变:“什么?这怎么可能?我们不是已经加强了城防吗?这些敌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我也不知道,他们就像是凭空出现一样,一下子就冲进了军火库。我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现在军火库里的情况非常危急,请您赶紧过去看看吧!”士兵急切地说道。
    师团长心中一沉,他知道如果军火库被敌人攻占,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立马让田边中佐前往军火库增援,我不管这群敌人从哪来来的,必须马上给我消灭干净。”
    小岛一夫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挫败感。他一直以来都非常谨慎,严密防守着城内,那些百姓都不允许他们出门半步。
    但现在却发现敌人竟然能够突破他的防线,悄然进入并进行破坏,这种情况让他感到无比的羞辱和自责。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士,小岛一夫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自信。他曾经多次成功地完成任务,并保护过重要的目标。然而,这次的失败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是否正确。
    他不禁想起了过去那些辉煌的战绩,那些他曾经成功阻止敌人入侵的时刻。但如今,面对这个新的挑战,他感到力不从心。他意识到,敌人可能比他想象中的更为狡猾和强大。
    好就好在这座军事基地里的军火库不止一个,不然损失可就大了。
    不过事已至此,当务之急还是要及时止损才行,不能让事态继续恶化下去了,必须得想办法控制住局面,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轰~~!
    随着城内再度的响起爆炸声音,小岛一夫看着爆炸的方向那是真的怒了,因为那个方向又是一个军火库所在。
    “八嘎~!八嘎~!一群该死的混蛋!我要他们死~!我要他们死~!”小岛一夫愤怒的挥舞着指挥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快~!快~!全部前往东门,占领东门让东门的部队进来。”大街之上,杨远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快速的赶往东门,因为东门鬼子的防守最薄弱,从那里进入最快。
    如今整个济南城,由于海军陆战队的进入,那是直接乱成了一锅粥,特别是小鬼子的军火库被炸掉,整个大街上到处都是鬼子。
    鬼子的东门有着一支大队守护,毕竟这里城外只有一个团,不需要太多的兵力镇守。
    现在的他们还在和外面的团交手,根本不知道后面已经有几十门摸了过来。
    “火箭筒,给我将小鬼子那几个观察楼给我干掉,迫击炮立马给我将下方鬼子的工事给我摧毁。”
    来到东门,杨远命令趁着鬼子还没反应过来前发起进攻。
    唰唰唰~!
    砰砰砰~!
    火箭炮径直的向着鬼子的观察楼轰击而去,迫击炮也是对着小鬼子城门的防御工事发起进攻。
    由于鬼子并没有防备,海军陆战队这么一从背后偷袭,瞬间便是让鬼子损失惨重。
    “迅速给城外的部队发信号,让他们攻城。”
    毕竟城墙上可是有着上千号的人,单靠他们一个排的人想要打开大门还是很有难度的。
    收到命令,一名战士迅速的掏出信号枪发射。
    火红的信号弹顿时升向天空。
    “通知炮兵部队,对城墙进行炮轰,坦克和装甲车压上去,全团攻城。”看着信号弹,进攻东城门的团长顿时便是知道这是自己的部队到了城门口,立马便是命令部队攻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