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钢铁工业4
作者:熊猫吴小宝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最新章节     
    大隋时空节点。
    长安兴庆宫。
    记录官正在奋笔疾书,数百人分段绘制天幕上的图片。
    杨坚紧张的神情难以自控,这是天幕自出现以来播放的最详细的后世科技。
    而且还是炼钢这样的重工业技术。此时的大隋谁不知道工业的威力?
    这个视频开篇便讲了钢铁是工业的基础。是以,所有人都是凝神对待,丝毫不想错漏一点。
    好不容易将焦炉炼钢的画面记录下来,随后又出现了转炉的画面。
    杨坚简直就想仰天长啸来抒发自己激动的心情。
    听着兴庆宫前传来的惊叹声,杨坚大吼道:
    “还愣什么?赶紧全部记下来,不可遗漏一处,否则休怪朕不讲情面。”
    正在惊叹之中的记录官们听到杨坚的怒吼才醒悟过来,赶紧挥笔泼墨。
    见记录官们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撰抄后,杨坚向身边的内侍问道:
    “冶铁工匠都进宫了吗?”
    刚问完便见到十几名工匠走了过来。
    未等行礼拜见皇帝,他们便被杨坚打断,杨坚指着天幕和正在俯身记录的人员说道:
    “冶铁行业将会有很大的革新,如今他们正在记录天幕传授的冶铁技术。等全部整理成册,朝廷将会选择一处地址。建立一个大型的钢铁工厂。”
    “今天将你们召集过来,最主要的就是确定这些最新技术我们能不能实现。以及新建钢铁厂的一应事宜也需要你们给出专业的意见。”
    杨坚一口气说完后,静待着工匠们消化。
    自从天幕出现后,大家也都意识到了工匠人才对于科技的作用,所有的轻视之心也全都收起了。
    工匠们在朝廷最新的人才制度上也知道了时代的改变,就连最新的科举制度都加入了一个工科,专门选拔工匠中的人才。
    此时,有人大胆的走出来说道:
    “陛下,来的路上我们也看了一些,具体的炼钢方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研究,才知道其中有什么困难。现在还不敢打包票。”
    杨坚闻言频频点头,说道:
    “很好,自己研究了,才知道结果的好与坏。我们搞研究就该如此。你若满口大话,朕还不信你。”
    “陛下,天幕上回所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便可用在此处。看来这科学研究就是以这句话为指引纲领。”
    杨坚眼神亮起,看着自己老婆连连点头赞成。
    而工匠们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如此直白的话还是能听懂,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也都是恍然大悟。不禁跪地大赞起来:
    “皇后娘娘说的对,就是如此。”
    独孤伽罗赶紧让他们起身,随后说道:
    “此言是后世人所说,日后我们的研究也都会要以此为依据,希望你们能谨记,为我大隋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君臣一行人,加上这群工匠开始讨论钢铁厂建造的一应事宜。杨坚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大隋的钢铁工业。
    大明时空节点。
    应天府故宫。
    这里同样的忙着记录天幕的图纸。朱元璋已经来回巡视了数圈。
    直到确认都记下来了之后才放下心来。
    “标儿,看来钢铁厂的建设刻不容缓了,目前大明的冶铁行业过于混乱,需要出台政策,重新调整。”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后说道。
    朱标闻言,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冶铁行业的奏章,目前大明对冶铁行业同样施行官营。
    但却是按计划生产,没有计划时便会停产,这完全是属于浪费民力,也使得冶铁行业失去活力。
    他正想着该以怎样的政策来调整冶铁行业时,便被惊呼声打断。
    “一个钢铁集团就有如此之高的产量。看,之前见过的太钢集团竟然都只是宝武集团的一个成员,太夸张了。”
    出声的乃是李善长,他此时看到了太钢集团四个字。
    之前视频中有过太钢集团生产圆珠笔头的画面,当时他们就曾讨论过集团两字的含义。也觉得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才能称集团。
    此时再看,这个他们想象中就很大的集团竟然还只是这个宝武集团的下属企业。
    这让他们的想象力无限拔高,都在想排名第一的宝武集团该有多大?
    “世界第一的钢铁企业啊,年生产1.3亿吨。这需要有多少工人啊?”
    朱元璋此时也被整懵了。后世全国10亿吨产量,他一家就占了一成多,这个企业的大小可想而知。
    众人震撼的声音让朱标疑惑的看向了天幕,随后他也被后世的钢铁规模吓到了。
    “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我们竟然占了这么多个。每一个都有那么高的产量。此外还有60家大型钢铁企业,180多家中小型企业,真的太夸张了。”
    “难怪我们后世乃是全球钢铁产量第一的国家。”
    朱标从震撼中回过神来,随后看着民营企业几个字后便想到了国营企业。
    “还有民营企业,是否是民间资本为主的企业,他们竟然也可以做得那么大。”
    李善长看到沙钢和建龙时出声问道。
    朱元璋有些疑惑,民间这么大的企业,国家好管理吗?会不会不听话?
    “陛下,当初说引导地主们投入工商业,响应者不多,或许是没看到利润,朝廷何不放开冶铁行业,让他们进入?”
    李善长想到之前朝廷就有意识引导地主们投入工商业,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此时又何尝不是个契机呢?
    朱元璋听后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但还是担心民间势力做大,总觉得有些不妥。
    而朱标闻言却是有了一些想法,他觉得这或许还真就是个好时机,冶铁行业自古都是官营,其中的利润惊人,他就不信没人动心。
    “爹爹,咱要改革冶铁行业,就要放开许可,给民间冶铁的权利,而矿山采取国营生产,以稍高的价格卖矿。”
    “随后咱们再建立国营铁厂,国营铁厂独立于朝廷之外,同样向朝廷买矿生产。如此一来,冶铁行业可走向正规化。”
    “朝廷控制矿山,怎么都不会亏。而国营和私营要生存,就会自己想办法提高利润,如此可促进冶铁行业的发展。”
    朱元璋听后觉得可行,两人便拉上朝廷官员们开始探讨此事。
    这个时空的大明冶铁行业在此刻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