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识字制甲
作者:一代神坑   楚兵最新章节     
    定襄郡。
    李氏在建营地。
    自周云攻破阿骨部起,意味在马邑西侧方圆上百里,北狄的势力被清除了。
    雪林里的楚国良家子,再也不用担心草原人的扫荡。
    周云下令斥候,带着蒸好的胡饼,一路散布消息。
    号召雪窝子里的楚兵前往阿骨部河谷地。
    李氏将会提供吃食,住所,甲胄。
    “截止到昨日,已经有三百二十五名大楚士兵来到营地,但是他们很多人不愿意解散人手,依旧要求独立。”
    “阿骨部的奴隶里,会骑马的人不少,会骑射的也有,三骑营扩充至六百人的目标已经完成。”
    ……
    崔中书每三日按例汇报工作,刘庶,李岗,驼子等李氏核心都会在这天,集聚周云的旗帐。
    这相当于朝廷的早朝,这是改成三日一次。
    “又想吃好的,又想不入伙。想屁吃呢。”铜锣脑袋对这些个上杆子的人没有好感。
    他们脑袋别在腰带上,打下的阿骨部。
    物资富足了,这帮楚兵竟然来吃大户。
    “就是,特么的,抢劫还抢到我青山寨头上来了。”铁坨子也很不服。
    “给他们,没事。在几里外,再设立一处据点。他们就安置在那里。”
    周云这次要他们来,是会盟的。
    很快就会有一场大战。
    北狄人摸清虚实,就会立刻进攻。
    可能至少是上万人。
    这个时候,必须有足够多得炮灰。
    李氏的便宜,岂是那么好拿的。
    有吃有喝,没有代价?
    雪地里的楚兵很快都会出来的。
    周云只是要他们的部分功能,并没有想合并。
    不动刀剑,谁都不会加入李氏这种小宗族。
    真正要消化的是小部分楚兵,和阿骨部的两千多奴隶。
    他们才会是李氏的中坚力量。
    “文教之事如何了?”
    识字,是周云最关心的。
    李氏目前武将并不缺乏。
    李兴,李泰,野猪等已经长大。
    刘黑子,杨延也是武艺不俗。
    五当家李全也在发挥余热。
    文士,就是李氏最大的短板了。
    大字不识一个,连军令都看不懂的大有人在。
    周云在十几天前就已经下令。
    全军上下,包括十营统领,识字不达标,一律撤职。
    “禀将军,目前所有人都在全力学习,尤其是焦铁统领,传闻连入厕的时间都没有放过。”
    崔中书报告了此事的进度。
    周云很满意,同这些大老粗讲道理是没用的,撤职威胁下,不由他们不学。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李氏的壮大,这些人还得是核心。
    军权不可能交给外人。
    大部分实力,必须还是在李家和周云嫡系手里。
    后续的议事上。
    刘庶提出了养马策,阿骨部有不少种马,可以建立一个不大的马营。
    每年出产几百匹也是好的。
    瞎子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财富和职能部门。
    财富和后勤必须分成两个部门,否则后续会出问题。
    等等等
    ……
    周云不禁头大。
    一个数千人盘子,都这么多事。
    大楚的皇帝想必也不轻松。
    难怪皇帝大多短命。
    不是操劳死,就是被人弄死。
    你总得选一个。
    傍晚时分。
    铁坨子的铁器作坊传来好消息。
    周云带着刘贞,一起前往了新建的冶铁房。
    这里在围屋一层北角,靠近清水河位置。
    既是李家营地的下游,又取水简单。
    一套崭新的甲胄,挂在铁器作坊的架子上。
    工匠系统下,周云根据历代甲胄的特点。
    进行了综合革新。
    真正意义上的甲胄,起源于春秋时代,于唐宋发展到巅峰。
    当下,大楚最底层的盔甲是二挡铠,就是胸前一面甲,背后一面甲,用背带吊起,汉末三国时期大量使用了这种盔甲。
    莫以为二挡铠不重要,中国历史上,着甲率最高的是隋唐,其覆甲者,不过四成,大多数时候,各王朝不到二成。
    穿的二挡铠的都是少数,大部分穿皮甲或者厚布衣。
    大楚方面,装备倒是非常符合历史。
    可北狄这个bug,似乎得到版本加强,着甲率,远远超越常规。
    大楚的良家子出战,制式盔甲就是二挡铠,只是多了甲裙,护肩。稍稍增加了防御。
    只是如今大楚腐败,良家子都是带着旧铁皮上,二档凯莫提了,根本没有。
    其实,任何盔甲都是在二挡铠的基础上演化而来。
    汉代,增加了盆领,用于保护颈部和肩部,并增加了臂甲,形成了后世甲胄的雏形。
    但盆领极度影响视野,高高拱起的脖围,既难转身,也难以看到后方。
    所以后期盆领被淘汰。
    护肩与护脖相继出现。
    又因为马战,甲裙出现了改动。
    隋朝时期,皮甲甲裙被改为叶片铁甲,前后裆甲缩短,并有护心镜等辅助装备。
    来到唐朝,武力被推崇至巅峰,甲胄也到了巅峰。
    唐书记载了十三种盔甲,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明光铠。
    何谓明光铠?顾名思义,护心镜等多块整板机构的铁甲被磨的发亮,阳光下,闪烁敌方眼睛,为明光铠。
    明光铠先是第一层甲胄,二挡铠带甲裙。
    前后有裆甲,手臂有臂甲。
    肩部有甲吞,护肩。
    颈部有自头盔下的甲片,有些有护脖,甚至面甲。
    在外甲穿搭好后,带上护臂吊腿,加上重型的护心镜与护腰。
    大名鼎鼎的明光铠,就完成了。
    但是,这一套下来,里三层外三层的。
    唐朝甲胄穿搭好后,加上武将魁梧,就像一个巨型胖子。
    膀大腰圆,就是古代巅峰武将的形象称呼。
    且甲胄昂贵,非富足之家,不得拥有。
    其中百花战袍就是在这一时期,比较流行。
    宋朝之后,就没有参考价值了,宋代甲胄之重量来到了巅峰,步人甲接近西方的甲胄了,其重量有五十千克,甚至更重,乃是历朝最重的甲。
    宋朝重文抑武,即使甲胄并不弱,成就远远比不上唐朝辉煌。
    西方甲胄里的链式板甲,客观来说,从防御力讲,绝对高于东方各类盔甲。
    但是其机动性过于低下,重甲骑士一旦落马,自己无法站起。
    且西方大多为骑士战争,人数不多,且大多是约战形式。
    少量而重视防御的盔甲更适合欧洲。
    东方的盔甲讲究大量生产,对机动性有很高的要求。
    蒙古骑兵的出现,让欧洲人脱下贵族骑士重甲。
    并告诉了欧洲各大王国里的贵族,没有机动性,就是靶子。
    自元之后,以防御为核心的盔甲渐渐演变成以机动为核心,明光铠布人甲等中国盔甲的巅峰之作,渐渐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绵甲和简易山文甲,除开满清入关期间的三重重甲昙花一现,之后基本是绵甲的世界。
    李氏当下,棉甲肯定是不合适的。
    这次周云制作的甲胄,是改进后的扎甲。
    牛皮特殊处理后,形成皮甲。
    在这个基础上,一块块被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铁片,被制甲作坊里的女子,小心用牛皮绳子扎好。
    再配合护心镜,护肩,腰带等配件。
    李氏的甲胄水平,达到这个时代的顶级,甚至超过这个时代。
    骑甲和步甲还做了针对性的改进。
    骑甲更重视机动。
    步甲更重视防御。
    “火力全开,十五天能生产多少?”
    周云冷哼道。
    “十五天,时间太少了吧。最多就一千多吧。”
    铁坨子同瞎子对视一眼后,回答道。
    这要在以前,尼玛能造一千多套铠甲,那不得上天。
    可如今,李氏的工业水平很高。
    不仅工具成熟,还有很多熟练的工人。
    加上流水线等方式,李氏才有如此恐怖的能力。
    “十五内,必须生产出六营的甲胄。弓弩的事放后面,这次大战肯定赶不上了。”
    周云思索片刻后答道。
    “有怎么急?二爷。”
    瞎子不是很理解,现在李氏做的事太多了
    识字,制甲,建城,招兵,还有各种养殖等。
    甲胄只有十五天时间,根本就不够。
    “也许,十五天都没有,李泰的消息随时会来,只要北狄人一动,我们就再没机会制甲了。”
    周云目视远方,那里是浑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