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客人
作者:石庐主人   求生竞赛,咱这是东北派?最新章节     
    接下来,我又跟众人讨论了一下战斗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主要还是战士们对新式武器的熟练度不足,再有,就是战士们对鬼子的仇恨太深,很难做到在面对鬼子的时候完全服从命令。
    一场会开完,原本还兴高采烈的众人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引以为豪的大胜,在他们团长看来,其实只能算是惨胜,至于他们团长所希望的大胜,这些人想想就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但,又想到团长之前的种种作为,以及这两天的战斗,似乎,也许,可能,那种程度的大胜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一想到自己极有可能要参与这样一场,或者几场大胜,众人的心一下子热切了起来,于是,全军上下掀起了一股加强训练的热潮。
    安排好战士们的训练和驻地过冬的一些事宜之后,我又拉上老黄和镇子里的几位老人,开始研究下一步的计划,我本来的计划,就是最大程度的依赖老王那边的支援,以盘龙镇为中心,打造出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城市出来,但老黄确实结结实实的给我泼了一盆冷水,老黄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没人,不是没有普通劳动力,而是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没办法,这个时间点,教育普及率太低了,国家的工业发展底子也太低了,如果我真的把后世的成套的工业设施搬过来,那也就只是一些高级的摆设罢了。
    于是,我只能再次找到老王,希望他那边的参谋团队给我拿出一个计划来,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基于我这边现有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展我所掌握的这一片领地。
    最终,在一众参谋连续几天的狂肝之下,一份热乎的《盘龙镇发展纲要》摆在了我的桌面上。
    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内容,我情不自禁的感叹,果然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啊。
    在这份发展纲要中,这帮人替我制定了四个主要的发展方向,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真不知道老王到底是找了什么人,干脆就给盘龙镇设计规划了一座新城,而且,以我这个非专业的眼光来看,这座新城,不光是能满足现有的盘龙镇居民居住使用,还充分考虑到了城市今后的发展。我和老黄立马拍板,准备工作马上开始,只等明年开春之后,就开始新城的建设。
    然后就是农业发展,这个还是有些问题的,最主要的就是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这里不是后世,土地并不是归国家所有的,但想要更好的发展农业,依赖旧地主的那种生产方式,很难,所以,尽管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间,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土地收归官方所有。只不过我忘了,我现在的身份,说好听一点是复国军的首领,说难听点,那就是个山大王,所以,当我带着警卫连,开着越野车赶到那些地主家里谈收购土地的时候,那些地主吓得尿都滴出来几滴。开玩笑,以前他们面对的土匪拿的不过是几把破枪,但是现在,他们看到的,是比他们脸盘还要粗的大炮啊!能攒下这么大一片家业的,自然没有傻子,关键时刻要钱还是要命,他们自然是分得清的。
    但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我这个山大王拒绝了他们献上的钱粮和小老婆,也没有硬抢他们的土地,而是拿出了大量的钱财和几个红皮本本。
    看着他们疑惑的表情,我用我能摆出来的最和善的表情给他们解释了那红本本的作用,那是工商业经营许可证,也就是说,有了这张许可证,在我的领地范围内,他们可以和我的新政府合作进行任何一种合法的工商业经营。在这个年代,跟政府合作和被抢劫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但是,当他们看到我提出合作的项目之后,一个个眼睛登时亮了起来,钢铁,建材,机械,纺织,食品,医药……这些东西放到任何年代都是顶级赚钱的买卖,这玩意别说跟政府合作经营,就算是政府经营让他们负责,那他们能得到的财富也是巨大的啊!更何况,我给他们提出的还是三七分账,还允许多人共同投资,按投资比例分账,一时间,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不为别的,都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我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我知道,该轮到我说话了。
    “我也不瞒诸位,老子就是要起兵打鬼子,老子有的是钱,只要跟老子合作帮老子打鬼子的,老子都拿他当兄弟,绝对不会亏待了他!”一时间,一股土军阀的财大气粗的气息充斥了整个房间,不知道为什么,这种非常无礼的话语一时间竟让满屋子人精感到了满满的安全感。
    于是,土地回收计划顺利进行,老黄带着一些大地主家的账房忙了个不亦乐乎。
    这样等所有土地都收拢的差不多了之后,我拿可以出了准备许久的人民公社制度,虽说镇子里的村民刚开始听说大头领打下来的土地并没有直接分给他们的时候,会有些抗拒,但是我知道村民并不愚蠢,我可以组织宣传队,让他们了解这人民公社的好处,统一的资源分配,丰年不至于谷贱伤农,灾年不至于举家逃荒,再加上到时候他们大头领我给他们展示展示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他们必然会意识到,加入这人民公社,那以后的日子,那还不美滋滋啊!
    当然,在进行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我也可以顺便完成了对盘龙镇以及周边地区的人口普查,到时候身份证户口本一发,体质一提升,这一地百姓不知道能给我提供多少兵员,多少技术人才,到时候,小鬼子,就要遭老罪了!
    而且,这人民公社一旦实行下去,到时候,依赖后世瓷国的支持,那帮地主想要搞特殊?他们想住好的,我就全民建统一居民楼,他们想吃好的,我就从后世调来各种食材,凭工分发放,至于花钱买,那你就花高价吧!到时候,他们自然会发现,他们所谓的财富,一下子就变得一文不值,真正能让他们过上曾经甚至超越曾经的幸福生活的方式,就是为领地多做贡献!对于这一设想,我特意视频约谈了瓷国电子货币的研究团队,把工分彻底变成了一种特定形式的电子货币。
    然后就是教育和医疗了,全民医疗和九年义务教育肯定是要普及的,毕竟咱有这条件,医生工分补助,学生升学工分补助,总之用老王的话来讲,就当瓷国多了个特区,一切以瓷国的标准走就行,反正这个时空,跟现实时空物质都是共通的,以老王对我的了解,这个特区将来能发展到多大,那自然是不用问的了,所以,他对我的支持自然是不遗余力的!
    一切敲定之后,我悲催的连轴转的生活就开始了,基本上每天是离开军营就去工地,然后晚上再跟老黄和老王团队制定行政方针。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打鬼子打的太狠了,这段时间,鬼子表现的特别的乖巧,不光没有再次派兵围剿,甚至,还把根据地周围的一些零散据点里的驻军都撤走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鬼子好心,他们在根据地周围,利用炮楼和据点构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所有的跟据地与外界的交通,交易完全被断绝了,很明显,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把我们困死。
    但是,只可惜,鬼子对我们的了解太少了,所以,他们自以为高明的决策,根本就是白费功夫,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就在我们和鬼子各自忙活的不亦乐乎的时候,镇子上来了两位客人。
    我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是在第一公社的食堂,俩人一人捧着一碗面,吃的头不抬眼不睁的,他俩面前的餐桌上,还摆放着两三个空碗,一旁的食堂大叔一边下着面,一边翻着白眼抱怨道“哼,没进脏的……”
    看着俩人又吃了一碗面,我有点怕了,食堂的大碗面一碗半斤的量,再加上面汤和牛肉,就最能吃的半大小子也就是勉强能吃下一碗,这两个家伙一人吃了三四碗,这很明显不是生理性饥饿,是心理性饥饿,这要是吃到他们满足,那估计吃完了人也就完了,于是,我赶忙叫警卫员把他俩从餐桌上拉了起来,拉到了我的办公室去。
    没想到,我这个命令差点坑了我的警卫员,这俩人跟护食的哈士奇似的,为了多吃一口面,不惜开口向我的警卫员咬去!
    最后,还是我亲自出面,连哄带骗的把俩人劝离了餐桌,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俩人路上这么一活动,胃里面的食物一活动,胃一下子就满了,再加上食物的逐渐消化,血糖上升,俩人的饥饿感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才有精力仔细的大量其我和我治下的镇子。
    乍看之下,镇子建筑很乱,房子有的是土坯的,有的是砖瓦的,还有一些是不知道什么材质建造的,颜色也是乱七八糟,但是细看之下,在这个看似构建的混乱的镇子中,老百姓似乎过得十分不错,尤其是那眼神,不是敌占区百姓的那种绝望,也不是国统区的那种麻木,而是,充满着希望,因为刚好是午休时间,几处工棚散工了,工人们拿着饭盒,三三两两的走向了他们刚才吃饭的食堂,他们总的是那么从容,丝毫没有之前见过的工地放饭那种哄抢,然而这种震惊还远远不止于此,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一处院子,院子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盘龙镇人民政府”,看到这个名字,俩人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名字,有了些那些人的风格,还没等他们心头的腹诽升起,院子里走出了许多工作人员,这些人,也随着那些工人一般,走向了附近的食堂,一路上,那些工人十分热情的跟这些政府工作人员打着招呼,不是那种民对官的敬畏,而是,一种他俩从未见过的亲切,那些工人,那些路人跟这些官员很随意的聊着家常,然后一起去到了食堂。
    而带着他们往前走的这位年轻人,也是随意的在路上拦住了几个半大小子,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张似卡片又似票据的东西。被叫住的小孩也不见害怕,而是笑嘻嘻的问道“干啥啊高叔!”“去食堂帮我打份饭回来,剩下的饭票你们几个去供销社买饼干吃!”几个孩子乐呵呵的接过了饭票,哄笑着向着食堂走去。
    等到一行人进了我的办公室,俩人迎来了再一次的震惊,俩人在路上就了解了,盘龙镇方圆一百多公里,将近十万人,都在这位高团长的治下,这要是在国统区,就算是不贪污不腐败,那一应的吃穿用度也必然是最好的了,刚开始,俩人见到我身上那笔挺的军官常服,自然也把我归到了那一类,但是看到路过的许多军官服装也是一样的,俩人就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等到看到我的办公室的陈设,俩人总算是把我和之前他们了解的那些官老爷分开讨论了,办公室是一间民房改的,屋里有一铺大炕,炕上铺着一张炕席,地面也没有地板,就是跟普通农民加一样的土地面,总而言之,就一个字,简陋。如果说屋子里还有什么是上档次的东西的话,那可能就是一个办公桌和几个书柜了,但看起来,应该是在小鬼子哪里抢来的,上面还有搬运过程中留下的磕碰痕迹。
    屋子里,俩位农民打扮的人很随意的坐在炕上抽着旱烟,见到我进来,连忙站起来跟我打招呼。但是,让他俩震惊的是,这俩人,没行礼!
    难道,是这年轻镇长的什么长辈?
    还没等俩人疑惑完,就听到我十分不悦的说话声“孙叔,常叔,你俩咋又来了呢,我不跟你俩说了么,你两家的老幺,岁数不够不能当兵!”
    那个被叫做孙叔的嗓门不小,听我这么说有些急躁“咋不够呢,我家那老幺都十六了,干活都是一把好手了!想当年,他二大爷,我二哥,十四就被拉去当兵了,那给别人当兵,都没管岁数,这当兵护着自己家,咋还得管岁数呢?”
    没办法,我不得不先把两位客人放在一边,把招兵的政策和原因给俩人细细的解释了一遍,到最后,又给俩人提出了建议,让他们家孩子去技工学校先学习,等毕业了,岁数也够了,本事也有了,到时候再去当兵,没准能当坦克兵呢。
    两位老农民一听,自家孩子还能开上那个大铁疙瘩,之前的不快一扫而空,满心欢喜的去了。
    送走了二人,我这才转向了这两位客人。
    “说说吧,你们是谁派来的。南京还是重庆?”之所以不问是不是陕北的,是我坚信,陕北那边,不可能有这么蠢笨的人。
    如果说我刚才跟两位老农说话的时候,语气是如春风般温暖的话,那现在,我这语气,那就跟外面十冬腊月的寒气一样逼人了,甚至,作为混迹官场和战场多年的两位老油田,俩人还听出了一丝丝的杀气。
    其实想来也正常,毕竟,虽说这是两个地名,但在这个年代,代表的可是完全不同的背景,那小白脸伪政府的人,别说百姓了,就狗听说了都恨不得不上去咬两口。
    于是,二人连忙把藏在怀里的一个包裹拿了出来,当我看到那光洁如新的文件和信件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就升起了一个念头,光头是不是傻,下面有这么多肯为了一句虚无缥缈的命令而竭尽全力的人,却还是让近半国土沦陷。
    俩人见我看着手中的文件,表情阴晴不定,一时间把心就提到了嗓子眼,这年轻人看上去年纪不过十七八岁,情绪有些阴晴不定是很合理的,但是这很合理,那就意味着,他俩的小命可就不知道能不能留得下了。万一,这孩子突然就叛逆了,极有可能,他俩这两颗脑袋就不知道留不留得下了。
    看到俩人的表情,我略有些奇怪,但对于那些盖着官方打印的信件的好奇心,驱使着我把他俩放在了一遍,反正,这俩人从食堂出来就一惊一乍的,所以,我也就自动的把他俩划归到饿傻了的那一类里的了。
    等我拆开信件和公文,细细读完之后,我心头不禁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公文是光头的国防部发的,大概的意思就是鼓励我一心为国云云,总之就是一句话,你的战绩,我们久仰,你的功劳我们不能公开承认,但,我们作为高高在上的国民政府,我们记住你了,你小子好好干,哥争取来年给你娶个嫂子!
    信是国府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写的,上来啥也没说先认了个亲,张嘴就是贤侄,整的我莫名其妙的,好家伙的,1938年,我爹还没出身呢,你就成我世叔了,我爹要是知道他有一个比他大了七十多岁的弟弟不知道作何感想,反正就是各种关心,然后,就是国府困难,没装备,没钱。
    这一封信一封公文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不就是纯纯的当……立……么,合着钱是老王出的,力是我和盘龙镇百姓出的,名你国民政府要!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你哪怕你给我弄点文职过来也行啊,虽然国府的文职跟陕北的文职相比,狗屁都不是,但是,聊胜于无啊,我这一亩三分地,老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因为对信件和文件内容的失望,我对两位国府“特使”的态度也就更冰冷了几分,废话,当过牛马的都知道,谁会给替老板画饼的中层领导有好脸色啊,更何况,老子还不是他的员工!
    俩人吓的喘气都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然后,就在他俩紧张的情绪之中,我收起了信件,站起了身。
    “信我收到了,麻烦二位回秉一下,我就是个粗人,许多弯弯绕我不懂,我就知道打鬼子,现在,老子打鬼子缺钱缺人,既然国府这么器重我,看看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
    二人中比较瘦的一位(其实俩人现在都挺瘦,但这一个看起来更瘦!)连忙起身说道“高团长说笑了,高团长几次对日作战,斩获颇丰,想来,些许粮草军备小事情,自然不在话下,况且……”他还要往下说,就被他的同僚拉了一下,同时,心里暗骂弱智,还往下问啥啊,这还看不出来么,这都人民公社了,很明显这是那边的人啊,这你要非往明白了问,万一这小子一犯浑,真把俩人留下当肥料咋整,要知道,这可是在鬼子占领区内部,到时候谁能说清楚是咋回事啊!
    那瘦子也机灵,被同伴一提醒,立马转移了话题“高团长放心,以后,这编制,补给,粮饷,中央都不会亏待你们的,还望小将军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以复兴华夏为己任!”
    这话,我来之前听过,但是听国府官员说的原版还是第一次,于是,也略显激动的握手答应了下来。然后,在二人给我留下一本国府的电报密码之后,我便如同放生两条野狗一般,把两人放归了大自然,当然了,为了防止俩人道上饿死,酱肉馒头什么的,我还是尽可能的给他俩带上了一些,至于他俩能不能回到重庆,我只能说,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