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这次试考,很是重视。
亲自翻了翻答题卡。
但都是在甲乙丙丁的选项上画圈,没什么看头。
他留意到一点,笑道:“这也要糊名,倒是仔细。”
陆知白说:“答题卡墨笔勾画,不好改动,但也要慎重。”
朱元璋便说:“既如此,就叫几个翰林来阅卷!”
他指派了五个人来。
陆知白将正确答案拿出来。
五人就开始忙碌起来。
虽是小考,却也不可不慎。
五百人的考试,只判答题卡。
就是算分值稍麻烦。
暮色四合时,也全部做完了。
陆知白一直等在宫中,对结果也很好奇。
成绩出来之后,阅卷官就通知了他。
陆知白拿到结果,倒也有些意外:
“啧啧,竟有人考了六十六!不错,不可小看天下英雄。”
他美滋滋的带着分数名单,去见朱元璋。
御书房。
朱元璋正盯着对面墙上的万国舆图,眯着眼,挠着痒痒,思考人生。
陆知白进来,告知成绩。
朱元璋拿了名单。
微微撇嘴。
由上到下扫了一眼。
大概只看了二三十人。
后面的分数太低,没兴趣看。
朱元璋眉头轻皱,望着他。
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这第一名,赵致远,也只考了六十六点二分啊。”
陆知白却很满意了,说:
“陛下,头一回这么考,还限制时间。有此成绩,已很不错了。”
不过,一百题,两个小时,相当宽容了。
按后世的标准。
时限应该是一个半小时。
两个小时,对应的题量,是一百三十五道左右……
朱元璋道:“是啊,虽达不到咱的要求,但也还行。”
陆知白自是给他面子,说:
“儿臣觉得第一次,考了六十分上下,都很是不错。国子监的学生,果然都很优秀。”
实话说,真的挺强。
以后必然也能凭本事取得编制。
朱元璋心情也稍好了些,道:
“六十多分的,还有好几个……这样吧,明日择前十名,前来奏对。”
这不是考核,乃是常规的君臣问答。
第二天。
朱元璋先召见了昨天主持考试、阅卷的一些人。
询问他们对于新考法的意见和建议。
接着又召了国子监的十人。
同样是询问感受。
要被考的,就是他们。
而这些人,在本次考试中脱颖而出,是有发言权的。
至于低分那些,有什么意见,就没人关心了……
国子监的众人,是深夜得知明天要面圣。
有些人干脆一宿没睡好,眼睛带着血丝。
至于对答,也不敢说太多,生怕多说多错。
赵致远心中也有些慌,却竭力表现得神色如常。
幸好,陛下偶尔会去国子监巡视,他倒也不是第一次见到皇帝了……
赵致远得知自己考了第一,倒也意外,自是要谦虚的。
但他当然要为新考法说好话了。
“学生以为,此法题目零碎,但考察内容也更为广泛。
此外,分数明确,一题一正确答案,对就对,错就错。再有便是……”
他大着胆子,说:
“考试时间不长,一个时辰便结束了……”
这一点,很重要。
早完早轻松。
科举可是要考整整三天。
要考虑的也很多。
吃喝拉撒睡,都在各自那小小的房间中。
若是不幸分在了茅厕附近,又在下风口,那这场考试就完了,等着被熏吐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中也明白。
见完了几人。
各自给了不等的赏赐。
赵致远的尤其多,钞五锭,锦帛两匹。
……
朝堂上下。
都已听到了风声。
纷纷议论此事。
“听说皇上准备改科举了?题目是大改特改啊!”
“陛下对科举相当不满,不然也不会停这么久。”
“恐怕是觉得科举已经糟糕透了,再改又如何?还能更烂吗?”
许多人都在打听此事。
提早知道风声,就可以早些做准备。
家里子孙后代多的,尤其在乎以后到底会怎么考。
广智侯府的门槛,都快被踏断了。
拜帖也是收了一摞又一摞。
吓得陆知白跑回了栖霞。
皇宫里。
朱元璋也一直在思考此事。
他心中对于这种新的出题样式,其实颇为满意。
考题多,内容活。
这就代表考生不知道会考些什么。
哪怕准备了小抄,多半也用不上,减少了作弊的影响!
分值明确。
这自然是比评判文章要公正些。
考试时间短。
这也是个优点,早早的考完,就可以早阅卷,早知道结果。
可是朱元璋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他问马皇后:
“科举已经停了,就不能随便再开。
若真是按这般考法,果真可以选出咱中意的人才吗?”
马皇后翻阅着那行测试卷,笑道:
“这有些题目确实新奇,难为那孩子出题了。此次成绩优异的,也确实下了功夫苦学。”
朱元璋哼了一声,又叹了口气。
马皇后说:
“我虽觉得驸马这改动不错,却也不能打包票。
或许可以再集思广益,继续改善考法?”
朱元璋听了,颔首,心里却在想辅官的事。
朱标私下里也偷偷做了那张试卷。
一做之下,便感觉到有些题目,设置得实在精妙。
他不由得佩服起陆知白的玲珑心思来。
既然亲自感受过了。
朱标对这新的考试科目极为支持。
他去向朱元璋说明。
朱元璋好奇笑道:
“哦?你考了多少分?”
朱标亦笑道:
“儿臣惭愧,并没有做完,也没有严格按时限来,已是不准了。”
他感慨道:
“此次能考前几名的学生,真是不容易啊!”
朱元璋却已思量妥当,道:
“咱想通了,四辅官不是个好制度。
从民间选儒,还是不妥当。
他们一把年纪了,政务根本就教不会!
更何况,天南地北的,有人说的啥子嘛?咱相互都听不懂!”
方言不通,这也是个问题。
朱标点头赞同。
其实,他早发现不好使了。
但朱元璋一直想着,缝缝补补,凑合用。
紧跟着。
朱元璋便发布了两条诏令。
一是重申《洪武正韵》的地位,强制所有读书人,学习南京官话!
上任一年内,一定要学会。
二是……
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