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冷哼一声:“朕对他本就有不喜,若真有此事,那他们李家不得求一个世袭罔替,手上掌握着这么多大军,朕要想办法对付一下镇北王了。”
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他对李王的猜忌由来已久,如今这个不知真假的男孩传闻,更是让他心中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国师捋了捋胡须,说道:“陛下,当下切不可轻举妄动。李王如今镇守嘉玉关,抵御匈奴,若此时对他有所动作,恐怕会动摇军心,给匈奴可乘之机。如今李王已是异姓王,陛下不如给他升官,借此慢慢剥夺李王的权利?”
皇帝眼神一亮,但随即又露出犹豫之色:“此计可行?万一被他察觉,岂不弄巧成拙?”
皇帝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他不知道这个计划是否能够成功,也担心会引起李王的反弹。
国师拱手说道:“陛下,可先许以高位,让其放松警惕。再以各种名义调任其麾下将领,分散其兵力。同时,在朝中扶植与李王不和之人,逐步削弱他的势力。”
皇帝微微颔首:“嗯,国师所言甚是。但此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
皇帝的心中虽然认同国师的计划,但他也知道这个计划需要谨慎执行,不能有丝毫差错。
国师应道:“陛下放心,老臣定会精心谋划,确保万无一失。”
皇帝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若能成功削其权,朕方能安睡。”
皇帝的脚步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他的忧虑和思考。
国师道:“陛下圣明,大汉江山定能稳固如山。”
国师的话语中充满了敬佩和赞美。
“来人,上宣纸。”皇帝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仿佛要让整个宫殿都为之颤抖。
不多时,太监们便将宣纸恭敬地呈了上来,放置在皇帝面前的案几上。
皇帝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才缓缓落笔。
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担忧,他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但他也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
国师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大气也不敢出。
宫殿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只听得见皇帝笔触落在宣纸上的沙沙声。
“就封他个……”皇帝眉头紧皱,手中毛笔悬在空中,迟迟未落下。
思索片刻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落笔写道:“封李光富,李王为护国公,即刻回京领命。”
写完,皇帝放下毛笔,长舒一口气,看向国师:“国师,你觉得此封号如何?”
国师连忙拱手道:“陛下圣明,此封号足以彰显陛下对李王的恩宠,想必李王也定会感恩戴德。”
皇帝冷笑一声:“哼,但愿他能明白朕的苦心,莫要辜负了朕的这番好意。”
说罢,将圣旨交给一旁小太监,叮嘱道:“等李王凯旋再宣布。”
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他要确保这个圣旨能够在合适的时候公布。
小太监双手接过圣旨,小心翼翼地捧在怀里,躬身退了下去。
小太监的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敬畏,他知道这个圣旨的重要性。
皇帝重新坐回龙椅上,揉了揉眉心,对国师说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走漏了风声。”
国师点头应道:“陛下放心,老臣自当谨慎行事,不会透露出一点风声。”
“行了,国师你也退下吧。”国师面对大汉皇帝微微躬身,缓缓倒退出。
宫殿内再次陷入了沉寂,皇帝的目光望向远方,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五年之期悄然而过,两人跋山涉水,见过贫苦的村庄,也看过繁华的城市。
饿了的时候偷过别人家地里的菜,为此也挨过打。
老张跑得非常快,人家追不上,挨打的就只有李天夜。
每次挨打后,李天夜总是委屈地看着老张,眼中满是埋怨。
老张则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嘴里嘟囔着:“少爷,我这也是没办法呀,要是被抓住了,咱们可就更惨了。”
李天夜无奈地叹了口气,只能默默忍受着身上的疼痛。
此时,两个犹如乞丐模样的人正走在大街上。
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摊主们大声吆喝着,招揽着顾客。
行人穿梭其中,有的在挑选商品,有的在与摊主讨价还价,一片繁华景象。
“老张,这里是?”李天夜好奇地问道,他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里是大光明城,传闻大汉的光明教就在这里。”
老张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鄙夷,他似乎对这个地方充满了不屑。
“老张,光明教是什么?”李天夜继续问道,他对这个陌生的教派充满了好奇。
“一群迷信光明永存的傻子罢了,虚伪还恶心。”老张不屑地说道。
“光明不好吗?”李天夜疑惑。
李天夜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他不明白老张为什么对光明教如此不屑。
“你出生的时候,天黑了十二个小时你知道吧。”
老张看着李天夜,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神秘。
“知道。”李天夜点点头,他的父亲和姐姐们有的时候也会对他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