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年代文炮灰19
作者:老路巫   快穿:炮灰一心种田最新章节     
    买石磨的事最后还是由程勤奋出面。
    程勤奋猜测刘念时不时能拿出肉来,不是靠的跟她关系似乎并不好的夫家,也许是有别的门路。
    他没有多余的好奇心,与刘念交好又没有坏处,何必因为追究太多坏了交情。
    磨盘送来是在几天后。
    秋雨总算停了,气温又回升了不少,已经把外套翻出来的程勤奋又把外套塞回箱子。
    本地人知道当地气候,已经开始趁着天晴晒被子准备被褥,谁知道下次降温是微降还是骤降,早点准备总没错。新来的知青不清楚,却知道跟着老知青学。
    送石盘来的是潘四婶娘家侄子,送到后程勤奋检查了一下就塞了一个布包。
    布包蓬蓬的,看着像是装了不少东西,其实里面就五块钱。
    价钱是一早就说定的,潘四婶侄子也不怕知青骗人,接过布包没有检查就放身后背蒌。
    “你是还要去大旺家?”程勤奋不由问了一句。
    “对。我奶让我来看看我姑。”
    顺便拿了些榛子和一条鱼过来,当是走亲戚的礼,也是谢谢介绍生意。
    “能帮忙搬一下磨盘吗,就搬到你姑家不远的人家,说不定你也认得,就潘大壮家。
    我们院的刘知青嫁到那家,前些天张知青托她做点东西需要用磨盘,你姑家的又借给潘三叔家了,我们也不好意思去借,这才想到做一个。现在要先紧着她用,得搬到她家去。”
    这个手磨可不轻,程勤奋觉得自己也就够力气从知青院搬到刘家。
    “成。”潘四婶侄子挺好说话。
    “谢谢了。”
    程勤奋道了谢,又招呼今日在院里的张静静。
    “张姐,你的地瓜要今天拿过去吗?我可以帮你抬。”
    “好。”
    张静静答应了一声,拎了两筐地瓜出来,小的那筐让程勤奋拿着,大的那筐由她和赵菲抬。
    一百斤地瓜还是挺重的,赵四婶侄子一看他们要抬那么多东西,帮他们搬手磨的些许埋怨也消散了。
    约十来分钟的路,因为赵菲和张静静的走走歇歇硬是走了许久。
    赵四婶侄子已经早到了潘大壮家,把手磨放在门口等着后面的人,见程勤奋拎着地瓜走得面红耳赤极为吃力,还上搭了一把手。
    “多谢了,力气活不好干。”程勤奋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
    赵四婶侄子笑笑,暗想,搬这么点重的东西哪算力气活。
    刘念听到动静,拉开虚掩的门望向外面。
    “程知青?”她略有些意外,扫了一眼地上放着的东西,眼中的不解化成了笑,又看向他的身后,“怎么今天送过来。你早点说,我可以去接静静姐。”
    “手磨送到时张知青正好在院里,我们就一起过来了。这是送手磨来的王哥,是潘家四婶的侄子。”
    “那还是亲戚,进来坐,喝口水。”
    “不用,我还要去找我姑。”
    他连忙推脱,跟他们告别后就匆匆走了。
    刘念就不是会推拉的性格,没有虚留,连多余的客套话都说不出。
    程勤奋也没说,他还要折回去帮张静静拎地瓜呢。
    院里,潘大壮也听到了外面动静,好奇地盯着门口看,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
    这几天他和葛春花算是吃够了教训,再不敢偷懒不干活。
    被倒吊着实在太难受了,刘念顾着他的伤口,把他的腿绑的极为结实,保证倒吊着骨头也不会错位。
    潘大壮也没心思关心腿上的伤,在被吊十分钟后,他头就开始发昏,别说干活了,连抬手都费劲。可不干不行,要是不把活干完,刘念不放他们下来。
    刘念也是算过山货数量的,两人要是从早上就开始动手干,到晚上应该能清理完她留在厅里的山货。谁让他们中间偷懒还偷吃,这才会被罚。
    在他们完工前,刘念不给吃不给喝,也不准他们去茅房,他们生生熬了一夜才勉强把活干完。
    潘大壮真的是咬着牙挺了下来,后半程时不时就想哭,实在太苦了,他爹刚死的时候,他都没这么苦。
    刘念放他们下来后,趁他们去后院方便,又在厅里放了一堆山货。等他们从后院回来准备进屋补觉,她拦下他们告诉他们这是今天要处理的量。
    “天黑前不弄完,就吊着。”
    这话一出,他们哪敢补觉,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工作。
    高强度工作了几天,葛春花今天早起一看外面天放晴,连忙收拾了一下去了地里。
    还是上工好呀,干村里的活她还能找到机会偷懒,给刘念干就连吃饭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地主老财也不过如此。
    刘念却不觉得自己苛刻,要怪就怪潘大壮手脚慢干不完他那份活,让葛春花不得不抽时间帮忙。她自己愿意帮儿子,受了罪怪谁?
    潘大壮早起一看葛春花没在,也松了一口气,以为能回到先前磨磨的日子,然后才想起家里没磨,他还得继续处理山货。
    这活看起来轻省,却很考验耐心和细心,有时候他一毛躁,剥壳用的铁片就扎他手上了。
    才没几天,他手上添了不少口子。
    刘念不会因为他受伤减少他的工作量,每天仍给他排不少活,刚还说想让他明天切辣椒。
    他手上还有伤呢,这辣椒一切……他都不敢想有多疼。
    还是处理地瓜好呀,他看到拎进院里的地瓜,眼眶都要红了,可一想洗地瓜要碰水也会弄疼伤口,心里又打颤。
    这是干活吗?明明是上刑!
    “念念,这么多地瓜这是……”
    “这是静静姐的,我帮她做粉条,她帮我做衣服。”
    “衣服我娘也能做。”
    “婆婆一个人得干我们三个人的工分,哪有时间做。”
    这话一出,潘大壮就听出刘念以后也不打算下地。
    他难得孝了一下,“这不太好吧,我娘年纪也大了,总不能一直让她下地干活。三位知青,你们说是不是?”
    抬东西进院的三人略有些尴尬,低着头假装什么也没有听见。
    刘念可不在意什么家丑不外扬,她对内用的是恐怖镇压,对外却得合情合理。
    “这会儿心疼你娘了?先前你偷懒不干活的时候怎么不心疼?”
    “这不是之前没结婚。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下地干活养活你和我娘。”
    “那就先从轻省的活开始干吧,正好趁着你断腿了适应一下工作强度。”
    “不用适应,明天我就下地。”顺便偷个懒,潘大壮暗想。
    “最近地里的活工分不高,还不如在家干活。本来该让你进山砍柴的,谁让你的腿断了呢。你在家好好干几天,之后活还多着呢。”
    “嗯,我一定好好干。”
    潘大壮憋屈地应下。
    赵菲暗暗咂舌,没想到刘念挺会管教男人。
    隔壁两家听了也惊讶,没想到才几天潘大壮的变化这么大,肯在家乖乖干活不说,还主动说要下地,以前几个长辈轮着劝他,他都听不进去。
    果然还是要结婚呀,他们暗想。
    同时,刘念却在想潘大壮竟然还想偷懒,看来还是教训不够。
    赵菲等人怕尴尬,哪怕有许多话想问,还是放下东西就走了。刘念也没有留他们喝水,她宁可带上点心去知青院蹭茶喝,也不愿意在家里当着潘大壮的面跟她们聊天。
    让自己嫁进潘家其实也局限住了她,但为了将来在农村有田有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的生活,她愿意付出这丁点不自由的代价。
    只是她的能力有时让她绝望。
    潘家的后院是有菜地的,她住进来都那么多天了,去过菜地好几次,也试过摘地里的蔬菜。
    凡是她摘过的菜,第二次必定会莫名掉不少果子,甚至有她刚上手摸,果子就往下掉的。
    前世情况明明没有这么严重,难道是灵草生命力比较强的缘故?
    好在她还有萝记当帮手,可帮手替她种地结出来的果子不能算是她的。
    当然这些普通的蔬菜水果现在也不是她最想种的,她想种的是那不知名的药草,旁的不过是为了练手。
    她有时在想,是不是她种死足够多的植物达成什么成就,就可以种活她想种的药草。
    但这想法太飘渺,飘过就过,可见与她的真实情况无关联。
    她多少也是有修为在身上的,若真与她有关,她会心有所感,除非有什么屏蔽了她的灵光。
    会多次重生,应该靠的不是她本身的能力,她不觉得自己是出事后掉落小世界重生,要是这样重生一次也就够了,不会一次次的重生。
    她的重生是为了什么?
    她每次重生又得到了什么?
    空间?灵宠植物?本身的回忆?
    状态虽然不明,但她能感觉出自己没有危险,且情况在变好。
    也许再多经历几世,她就能想起真相。
    程勤奋他们送手磨来时,大柱媳妇也看到了,她等手边的事忙完了,专门过来找刘念,手上还拿了一把刚从山上采的蘑菇。
    “大壮媳妇,在家呢。我看你没去山上,猜你没去摘蘑菇,给你送一把来。”
    “堂嫂客气了。”
    刘念接过蘑菇,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大柱媳妇,猜测她是有什么事。
    没有推拉强迫刘念收下东西的过程,大柱媳妇略有些不得劲,尬了几秒,她又笑着往边上看去。
    “咦,这手磨哪来的?四婶家的还在我家呢。”
    “知青院出钱买的。他们想做地瓜粉,提供了原料和工具,我帮着做做。”
    “说到地瓜粉,我家已经晒了一些了。除了和进面里还有其他吃法吗?能不能做的时候教一教我?”
    刘念看向手中的蘑菇,“那我现在做个蘑菇汤?”
    “去我家做吧。”大柱媳妇不好意思用刘念家的材料。
    “行。”
    刘念把蘑菇放起来,跟着大柱媳妇去了隔壁。
    临出门前,大柱媳妇还打趣了潘大壮。
    “大壮别紧张,我一定不多留你媳妇。”
    潘大壮干笑,恨不得刘念留隔壁别回来。她们才出了院子,他就瘫坐在凳子上,把手上的工具往地上一扔,一副离死不远急需休养的模样。
    刘念也猜到他会偷懒,随便吧,要是不把活干完自有萝记罚他,她没必要上心催促。
    潘三叔家的格局跟潘大壮家差不多,就是后面占了菜地多盖了一进屋子。
    家里二老都出去了,孩子也趁着天总算转晴出门撒欢,一整天就没见着人,就大柱媳妇和大桥媳妇在。
    两人正整理刚从山上捡来的蘑菇呢,听到隔壁的动静,又想到晒好的地瓜粉,大柱媳妇才特意过去了一趟。
    她也是专门趁婆婆没在才过去的,生怕刘念心里记恨潘二婶绑她结婚的事,两人碰面尴尬。
    “大壮媳妇来了,我是你三堂嫂。”大桥媳妇过来打招呼。
    刘念朝她点了点头,“你们以后还是叫我名字吧。”
    “行。”大柱媳妇一口答应。
    大桥媳妇犹豫了一下,说:“我家男人比大壮大不了多少,要不你也叫我名字吧,叫我陈兰就行。”
    “我也姓陈,叫陈桂香。你要是喜欢叫我桂香姐也行。”
    陈桂香和陈兰两人虽然同姓,但不是同一个村的,结婚前也没见过。
    “好。桂香姐,陈兰姐。”
    “好,就这么叫。对了,刘念你多大?”
    “十八。”
    “那还挺小的。”
    这个年纪在农村也许是该结婚了,但是在城里怕是还早,陈桂香会这么说也是听张思甜说过城里姑娘要二十岁才结婚。
    潘大壮真是造孽呀,她暗骂。
    陈兰也觉得刘念小了点,不是年纪小,而是个头。从外表看,刘念连十六都没有,陈兰见过不少像刘念这样因为吃不饱一直没长开的乡下女孩子,城里知青瘦成这样的,她还真没见过。
    不过她也没见过多少知青,也许是她见识少。
    “刘念,来,我们去厨房。”
    陈桂香没忘记叫刘念来的目的,带着她往后院走。
    “好。”
    刘念也记着呢,若不是知道一些寒暄是必要的,她真想直接做完走人。
    她要做的是蘑菇羹汤是想用蔬菜炒蘑菇当汤底,煮开后加入较浓的淀粉水做成羹汤,算是她以前吃过的蘑菇肉沫汤就地取材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