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军北进
作者:星海听涛   铁血丹心之大夏英雄传最新章节     
    这次北进,义勇军从容不迫。再也不需要躲避什么人,屁股后面也没有貊寇追击了。他们稳稳当当地在汾东进行了进一步整编。为副团以上军官都配备了有马鞍的马匹。通讯员、侦察员也都配了马匹。
    经历了这场生死大战,他还有八万八千兵马。虽然战死了很多优秀的战士,但现在这些经历了战火的战士战力更强大了。
    现在马匹的基本配置是够用了,但是装备还是不足。短期内很难为每一匹战马配上马鞍,钉上马掌。
    他在军械所待了两天,把军械所扩大了。设立专门的战马保障厂,专门为战马做马鞍钉马掌。火药厂,专门制作各种火药满足手雷、地雷、轰天雷的使用。专门的连弩厂、手雷厂、震天雷炮厂。
    最核心最精干的人成立了新武器测试室,由鲁连任主任。这样就把武器的生产、研制关系捋顺了。
    武威的参谋长集训队给义勇军解决了大问题。包括骑兵军在内的七个军加南太行根据地师团级单位的参谋长、副参谋长全都解决了。
    这次战役中,救护员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很多战士受伤后第一时间就吃了配给的回血生肌丹,迅速止住了流血,给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失血死亡人数大大减少。目前全军医护人员达到两千余人。
    最重要的是骑兵的问题。他觉得给马配上马鞍,战马就不那么难骑了,可以在大夏兵中征召骑兵,形成新的战斗力。
    新式骑兵战马要配马鞍钉马掌;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式也要改变,要能解放双手,像在地面操练兵器一样在马上也可以施展十八般武艺。这就要研究新的战斗队形和战术技巧。
    他让霍无疾、岳雷、高宠、陆文龙这些年轻骁将融合自己以前的武艺,来研究新的马上武艺并教授给骑兵们。形成一个训练规范。
    雄壮的队伍缓缓向北开进,前后望不到头。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半年前在白龙海,与齐山远分手的时候,那时的区区两千人,发展到八万余人。
    队伍行进三天,到达吕梁地界。霍城对武彪说:“我在这里有个朋友,在家照顾父亲,虽未出世,文韬武略也是十分了得。上个月他父亲病故,他也该出山一展才学了。”
    “哦,他叫什么名字?”
    “于成龙。”
    “于成龙?”就是那个前清“清瑞”于成龙吗?他不由地重复一句。
    “你也知道?”霍城看他惊异的样子,以为他也知道这个人。
    “我不认识。你认可的朋友一定错不了。”武彪掩饰一句。
    “城北方县于家庄,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拜访一下?”
    “好啊,最好能带走,跟我们一起干。”
    “可以试试。他也是个有大义气的人,为民族请命他应该能出山。”
    两个人带了一个警卫排去了于家庄。
    义勇军威名日隆,吕梁和并州的貊寇虽然看到他们从自己身边走过,并没有出兵骚扰,而是安安静静地在城头观阵。
    一行人进了于家庄,来到于成龙院子前。于成龙的家显得有些清肃,或者说有些破败。小小栅栏门倚靠在门桩上,进了院,院子里堆着柴禾,未养家禽也没种菜蔬,显得很冷清。
    霍城上前拍了拍门,里面一个清瘦的中年男人开了门。见了霍城并不意外:“老霍,你来了。”他风轻云淡地说,把两人让进屋内。
    “呵呵,你是在等我吗?”
    “倒也不是,知道你要来,但不知道是哪一天。”
    “你知道我要来?”霍城有些意外。
    “路过朋友家门而不入,不是你霍兄的为人之道,至少要讨一杯水喝吧。”于成龙说着,拿出大海碗给二人倒水。
    武彪忙道谢。霍城介绍说:“这位是大夏抗貊义勇军司令武彪。”
    “司令?”于成龙对这个称谓有些陌生。
    “你可以理解为大元帅。”霍城解释道。
    于成龙拱手道:“草民失敬,有礼了。”
    “在下贸然来访,不胜惶恐,还望见谅。”武彪诚恳地说。
    “区区一草民,何劳司令挂齿。不知司令此行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在下此行,欲请先生出山,为抗貊大业效力。”武彪看出于成龙是直率之人,也不跟他绕圈子。
    “貊寇进兵以来,国内抗貊风潮四起,司令以何理由能让我为你们效力呢?”于成龙有些难为武彪了。
    “我等年初初创,只有区区两千人,半年之期已发展到十万之众。与貊寇大小战斗几十次,歼敌万余。此战果不足以动先生之心?”
    “民众起事,声势浩然,倏成大势,并不鲜见。正所谓兴也勃焉,亡也忽焉。”于成龙毫没客气。
    武彪又道:“以先生之才,到我处必将委以重任,成先生千秋之名。可乎?”
    “个人之名,何能置于民族大义之上。我立志出山,决不以个人荣辱成败为念。”于成龙言之灼灼。
    “凡事以民族大业为先,为生民立命,绝不顾及个人荣辱,开万世之太平。”武彪坚定地说。
    “可矣。君子一言九鼎,望司令言行相顾。”于成龙拱手道。
    “请先生拭目以待!”武彪言之凿凿。
    “好,那我们就走吧。”
    “先生不用收拾一下?”
    “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有饭吃,有衣穿即可。”
    武彪知道他做过县、州、府及巡抚等职,又管过兵部,是个文武全才,正是做根据地首脑的好人选。
    但是他为官清廉待人严苛,不太适合在开创新事业中团结众人。便和武威商量,把他派到南太行根据地,跟着张居盛历练几个月,然后根据形势任用他。
    武威对于成龙并不了解。但是武彪的用人中,经历了太多慧眼识珠的事情。比如对张子房、对辛稼轩、对霍无疾,他都是一句话,这个人我知道,他们都是大才,将来必成大器。所以,武威只好应允。
    武彪跟于成龙说:“我们在南太行黎县有个根据地,想让于先生去那里工作。”
    “根据地是什么?”于成龙不理解。
    “根据地就是一方政权。这个一句两句说不清楚,等先生到那里看看就明白了。”
    于成龙欣然应允。
    武威让白树林派一个连护送于成龙去南太行,并说这个连暂时就留在南太行,他是想如果需要南太行的人来北太行,这个连可以负责护送任务。
    武彪给张居盛写了封信,让他考察于成龙。说这个人对民族事业的忠心是没问题的。如果才学胜任,想让他主政一方根据地。
    对于张居盛,武彪想让他参与北太行根据地建设。因为这里将是整个义勇军的核心根据地。让他将自己在南太行的经验带到北太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