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本末倒置:曲沃立志夺政权,晋国从此陷内乱
作者:千里草人   春秋晋国风云最新章节     
    本来,师服也是服了,但现在晋昭侯居然将曲沃分封给了公子成师,师服那颗不老的心又活动了。
    他此时发表的重要言论距当初对晋穆侯为两个儿子取名时的预言已经整整过去了50多年,据此计算,此时的师服至少是70多岁的老人家了。
    在晋国政坛上活跃到70多岁,这样的老人家是值得尊重的,不用说是一位大夫级别的音乐大师,哪怕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是值得尊重的。
    按周礼,人活七十古来稀,而物以稀为贵,这样的老年人是值得保护的。所以老百姓只要活到七十岁,国家便每隔几天要送肉来给他吃的,甚至国君都要抽空来探望。
    在晋昭侯面前,古来稀的师服说话是有份量的,他严肃地对晋昭侯道:“主公,臣听说,一个国家如果根本大而枝节小,就能稳固。
    所以天子封诸侯以国家,诸侯封卿大夫以采邑,卿大夫分同宗兄弟为侧室,士有奴仆及子弟,庶人、工、商各有亲疏,各有等级。唯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奉长上,以绝身居下位之人的非分之念。
    晋国本是一诸侯国而已,现在又分封公子成师于曲沃而建另一国,这不是削弱了晋国根本而强大了其枝节吗?如此分封,晋国必将衰弱,恐怕难以长久啊?”
    大音乐家师服,就此为我们中华成语库贡献了一个成语:本末倒置。
    但晋昭侯能听他的吗?当然不会听他的,晋昭侯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而且是三大利益:
    一是公子成师作为自己的叔父长辈老是批评他,他很不爽,必须将这老匹夫赶走。
    二是晋国各地很不安定,需要像公子成师这样的大佬坐镇曲沃,以确保翼城安全。
    三是当时周天子所分封于河东的诸侯国可不止是晋国一个,还有如梁国、芮国、荀国等都在那里,而其祖先唐叔虞还分封了他的其他儿子于贾国哩。
    晋昭侯错了吗?也许当初他的决定并没有错,但他的败笔在于他缺乏长远考虑!他更没去研究一下曲沃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曲沃是晋国西南门户,是晋国通往镐京与洛邑的必经之地,可谓是交通要道。凡是交通要道,商业必定繁荣,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人口必定增加,而人口是当时诸侯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关于曲沃的经济优势,还有一项必须要提到的是便是离曲沃不远处的解池,还是着名的食盐产地!
    这些地方,随着曲沃实力的提升,势必都将成为曲沃的势力范围!这是晋昭侯所没有看到的。更重要的是,曲沃东南不远处有一盛产铜矿的汤山,这可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相当稀缺的军用品啊。
    此外,曲沃东北有一处叫董泽的到处都是杨柳树,那可是制作箭杆的上佳材料。
    把这样一块宝地分封给了公子成师,经济资源、战略资源都极其丰富,公子成师能不开心吗?所以,他受封于曲沃,一开始当然是奉君令以征讨四方各种不服,消除各种隐患。
    但实际上他所消除的,从根本上讲纯粹就是曲沃的隐患而已。
    公子成师到了曲沃后,以封地为氏,这便是曲沃氏的由来。公子成师也就被后人称为曲沃桓叔,其中桓是他的谥号,叔是他的排名,曲沃便成了他的氏。
    晋昭侯分封曲沃,也给研究春秋历史的当时的列国诸侯牛人提供了典型案例。最后有人便总结出一条教训: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
    什么意思?如果将妾的地位等同于夫人(王后),将庶子的地位等同于世子(太子),有两位权力一样的大臣执掌国政,所分封的城邑与国家都城差不多大,那必将导致内乱。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无数的春秋内乱故事告诉我们,至少在当时的分封制下,确实是如此的!曲沃,正是最典型的一个案例!
    可以说,曲沃桓叔自从看到晋昭侯几乎是一个无所作为的晋国国君后,他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借曲沃之优势,挑战你大宗之世袭权力!
    这里我们必须要再一次讲大周王朝时期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大周王朝维系其统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甚至一户普通寻常百姓,都离不开宗法制的约束。
    宗法制有一个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将整个家族分为大宗和小宗两个系别。
    比如太子,在天子的世代相传中,太子必须是嫡长子,王位是由作为嫡长子的太子来继承的,这个由天子一脉相传包括太子在内的,便叫王族的大宗。
    太子的同母兄弟以及其他非同母的庶兄弟们,则都叫小宗。一般情况下,这些小宗都会被封为诸侯。所以,简单讲,诸侯凡是姬姓的,都是大周王朝的小宗。
    同样道理,诸侯的继承人世子也只能是诸侯自己的嫡长子,这个后来成为诸侯的世子便成了公族的大宗,他的兄弟们都成为小宗。
    一般情况下,世子的兄弟们都会被封为大夫。也就是说,在一个诸侯国内,公族大夫其实都是小宗。
    大夫也是可以继续分大宗和小宗的,凡是大宗则可以继承大夫的食邑和爵位,而小宗呢则被分出去,成为士。所以在一个诸侯国里,凡是士,肯定都是某大夫家族的小宗。
    凡是大宗,其权力一是继承爵位和封地,二是掌握家族的祭祀。我们一直说,在春秋时期,祭祀是很重要的,是身份地位的重要体现。
    在宗法制约束下,整个周王朝的统治是一代接一代貌似是稳固的。因为规定了大家谁也不许乱来,嫡长子这一支便是大宗,大宗继承相应的权利。
    你们小宗就认命吧,该当诸侯当诸侯,该当大夫当大夫,该当士便当士。如果哪个敢乱来,那便叫作乱,大家都可以讨伐。
    曲沃桓叔就是以唐叔虞为祖先的在晋国的姬姓家族的一支小宗。在他的时代,晋国公室的大宗,先是其哥哥晋文侯,然后是自己的亲侄子晋昭侯。而自己这一支是小宗,即曲沃氏。
    按理,你曲沃桓叔哪怕是头上长角,也要认这个命,老老实实地做着自己属于小宗等次的大夫。是的,这便是所谓的王侯将相必须有种的道理!
    但曲沃桓叔偏不信这个命。是的,我命由我不在天,逆天改命,那就从我公子成师开始吧。
    从今以后,咱曲沃氏,就来个大闹晋国,把自己这根本如同树上枝桠的小宗,嫁接到那根属于大宗的粗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