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紧急会议二
作者:种菊南山下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最新章节     
    众人都知道,这两个人,一个管着张蔷的皇家店铺,另一个掌握着张蔷名下的城投集团,是张蔷手下的两位“钱袋子”。
    他们来这儿干啥呢?
    两人进来后,先给张蔷鞠了个躬,然后又向其他人行礼,大家也都回礼了。接着,怀恩领着他们,在龚廷贤旁边坐下。
    刚坐下没多久,怀恩又通传道:“户部侍郎、大明中央银行行长王家彦到……”
    嗬,后面进来的这三位,也都是管钱的财神爷。
    郭允厚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心想,看来太后不会只逮着户部一只羊薅了。
    但张蔷却没提钱粮的事,而是向三位阁老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这次赈灾跟万历二十二年那次不一样,这次不仅要救灾,还得治河。所以,本宫希望派个重臣去灾区坐镇。
    自潘尚书之后,本宫还没听说过哪个大臣,有治河的经验,诸位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三位阁老相互看了看,潘季驯前后治河二十多年,大明还有谁能比得上他?
    突然,韩爌拍手说:“太后这么一说,臣想起来一个人,此人叫张九德,在宁夏兵备道任上,主持修筑了灵州河堤……”
    话还没说完,就被张蔷打断了,她着急地问:“此人现在何处?”
    卢象升举手回答:“回太后,张大人现在工部,任工部右侍郎……”
    袁可立也想起来了:“张九德,三年前因为功绩被调回朝廷,洪承畴接替的就是他的延绥巡抚职位……”
    张蔷对怀恩说:“去请工部右侍郎张九德,来这儿商量事情!”
    说话间,法容悄悄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简单写着张九德的经历:张九德,浙江慈溪人……在灵州修水利,还筑了六千多丈的黄河堤,老百姓称为“张公堤”……
    不一会儿,怀恩通报:“工部侍郎张九德到……”
    门帘一掀,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官员,他先给张蔷行揖礼:“臣,工部侍郎张九德,参见太后。”
    张蔷看到法容递上来的纸条上写着,这位曾担任过正二品的陕西布政使,现在怎么成了正三品的工部侍郎了?
    这时候也不好多问,她温言道:“张大人第一次来乾清宫开会,不用拘礼,坐下来听讲就是。”
    张九德见参会人员,竟然与太后围坐在一张椭圆形的桌子上,虽然太后坐的是主位,但作为臣子,这样坐总有些失礼。
    他正在犹豫,卢象升走上前,拉着他在身边坐下,低声说:“这是会议室,黄河孟津渡河段决口了,淹了二十多个县,太后正召集大家商量赈灾治河的事,张大人坐下来听听吧。”
    张九德一听黄河决口了,忙向三位阁老、郭允厚、龚廷贤、王家彦、张泉和刘鸣谦拱了拱手,默默地坐到卢象升旁边。
    张蔷说:“卢大人,你年纪最小,你先给后面来的这三位说说前面的安排。”
    卢象升站起来,给后面来的三人讲述了会议已经作出的安排:“太后今早丑时就收到奏报,一大早就召集我们开会……
    太后回复的旨意,已经在寅时二刻发出,八百里加急送出去了……
    监督御史和观政士,巳时一刻已经出发……
    调卫河南各地的卫所兵封堵决口的旨意,寅时三刻已经发出……
    调去灾区维持治安的京营兵,午后未时三刻出发……”
    张九德边听边点头,听完就明白了自己的任务:“太后是希望臣,去孟津渡治河吧?”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张蔷点了点头:“本宫对张大人的期望,可不止治河这么简单。
    张大人此去河南,不仅要治河,还要赈灾,需要调动周边府县的资源,不管是河南的,还是山西的、陕西的,只要对赈灾治河有利,都可以调动。
    本宫授予你临机处断之权……”
    就差没给他尚方宝剑了……
    张九德因为给魏忠贤的生祠写过颂词,王永光不敢重用他,调回中央后,还给他降了两级。
    见太后这么重视自己,他眼眶都红了,鼻子也酸了,哽咽着说:“臣……何德何能……”
    张蔷说:“三位阁老都肯定了你在陕西的成绩,本宫当然要重用你,灾情紧急,张大人先把会议听完吧?”
    “臣遵旨……”张九德又坐下了。
    卢象升忙给他面前的茶杯里,加了点热茶,递到他手上:“张大人,先喝口茶。”
    “谢谢建斗。”张九德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毕竟是重臣,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抛开杂念,专心听大家发言。
    只听张蔷对龚廷贤说:“龚院正,大灾后必有大疫,太医院在灾区各县的惠民药局,得担负起治病救人,卫生防疫的责任来,您得派太医,下去支援啊。
    惠民药局的任务有三个:一是救治伤病的灾民,二是组织疫病防治,三是宣传防病知识……我草拟了一些意见,龚院正可以参考参考……”
    法容走上前,把一本册子放在龚廷贤面前。
    张九德偏头看了一眼,见封面上写着《灾区疫病防治条例》,他想,下来后找龚太医借来学学……
    只听张蔷又说:“这次灾区防疫的费用,包括药局用的帐篷、药材、聘请大夫的费用和其他开支,皆由张公公的皇店出……”
    张泉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然后又赶忙低下头,应道:“是……”
    他心里在滴血,那可是太后的私房钱,是他一文一文挣回来的啊。
    张蔷笑着道:“张公公别舍不得嘛,本宫早就说过,皇店的钱,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否则,赚钱来干什么用呢?”
    “是……”张泉闷闷不乐地应道,也学着张九德的样子,拿起面前的茶杯,借喝茶来平复心情。
    “好了,你和龚院正下去合计一下,先拨一笔银子给院正,让他在京城买一批药材,让太医们先带去灾区……
    剩下的银子,存到洛阳的央行……王大人,你的央行开到洛阳了吗?”
    最后这句话是问王家彦的,他现在是大明中央银行的首任行长。
    王家彦站起来,拱手道:“回太后,洛阳是中原重镇,在首批布点名单里,四月底就已经开门营业了。”
    “很好,郭大人,虽然赈灾所需的款项,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本宫建议,户部先拨一部分银子,到洛阳的央行应急,方便各县用来购买救灾物资。”
    孙承宗点头赞同:“太后英明,通过银行拨款,可以减少地方官员的贪腐。”
    韩爌举手说:“我同意。”
    袁可立殷切地望着郭允厚,就差起身拱手了。
    郭允厚大方地说:“臣也觉得太后这法子好,户部就先拨十万……
    他看了看袁可立,狠狠心道:“先拨二十万两吧。”
    张蔷问张九德:“张大人,前期二十万两够吗?”
    张九德摇了摇头:“二十多个县呢,不够。光是安置灾民,一个县就不止花一万两。”
    郭允厚转向张九德说:“这只是第一笔款,你到了当地,勘查明白,把所需费用统计回来,本官自会拨第二笔款过去。”
    王家彦对张九德说:“张大人放心,银钱不够的话,央行可以先贷款给你,利息由户部支付……”
    郭允厚想了想,赈灾款是必须要出的,但再给一笔利息就不划算了。
    他对着王家彦笑骂道:“你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行长,你是户部的……算了,首笔银子,先拨三十万吧。”
    大家都笑了起来,张九德向王家彦和郭允厚拱了拱手:“多谢两位大人的支持。”
    张蔷把刘鸣谦介绍给张九德:“张大人,这位是城投集团的总经理,我请他来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