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食材,招募
作者:泣血染长衫   1960:南锣鼓巷街霸最新章节     
    开饭店要筹备的事情很多,比如食材。
    好的食材,能够决定菜的品质。
    但毕竟不比后世,餐饮行业有完整的供货链,整个市场处于供大于求,一个电话就能让人把食材送上门。
    计划经济时期,即使富裕些的京城,物资依旧不是很充裕。
    有的店铺会有一个菜单,菜单贴在墙上,或门口,上面写着,今天有黄河大鲤鱼,花椒鸡,回锅肉......提供。
    而这个单子,每天可能都会换,餐馆卖什么,厨师做什么菜,取决于老板今天弄到了什么食材。
    也是因此,大多数开饭店的人,都多多少少有点供货渠道,比如有个在肉联厂上班的小姨子,有个在屠宰场工作的二叔......
    食材的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饭店的生意好坏。
    在计划经济时代,如果一个饭店菜单能有两行还多,有鱼有肉,那可以说已经打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行,生意不会差,慕名而来的客人会源源不断。
    如果饭店能长期稳定地供应肉菜,那么这个饭店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供货对陈泽几人来说不是大问题。
    凭借几人在东城的人脉,弄点肉和菜还是很简单。
    当然,如果后期生意火爆,消耗太多,到时候就要另想办法了。
    可能要专门派人定期下乡收菜,收猪。
    北兵马司胡同。
    北兵马司,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北城兵马司。
    明朝内城设有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司,负责地面治安捕盗。
    北城兵马司在此胡同,故名北城兵马司胡同。
    清朝时属镶黄旗,在乾隆时称兵马司胡同,到宣统时又称北兵马司。到了六五年整顿地名时改称交道口南六条。
    中间还改了一次名,避讳就不说了。
    直到今年,也就是1979年,名字再次改回了北兵马司。
    北兵马司胡同在清朝时,是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官邸所在,没错,就是那个大清覆灭导火索,保路运动刽子手,功过难判,最终被辛亥党人推上断头台的赵尔丰的哥哥。
    赵尔丰是成都总督,而赵尔巽不仅是东三省总督,还是张作霖的亲家,也是老张的人生中最大的贵人。
    这是小张晚年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
    “我爸爸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一个人可怕的,他就怕赵尔巽,赵尔巽能训他。因为当年他能起来,就是赵尔巽提拔的。”
    由此可见。
    不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北兵马司胡同已经不再是达官显贵的府邸,建国后作为交通部驻地,此外还住着大多普通百姓。
    “曹双在家吗?”
    李肖提着两斤肥肉,进了一个大院儿。
    大院住的人相对还不算多,院子里还有几棵树,夏天绿树成荫。
    树下面有一个妇女在洗衣服,看到李肖这个进来,抬了抬头。
    “是李肖啊,你这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恁客气!”
    女人是曹双的姐姐,看样子跟李肖很熟络。
    “姐,你也在啊!”
    “哎呦,这不是星期天,回来看看他死没死,顺便帮他洗洗衣服。”
    “你说说,都二十三四的人啦,整天憋在家里不出门,这么大个人,连个衣服也不洗,我要是不帮他洗,他能穿一年!”
    当年吃完散伙饭,兄弟几个对以前跟着他们的弟兄都没有亏待,尤其是受了伤,留下残疾的几个,给了散伙钱,而且这些年一直有照顾。
    愿意工作的,如雨水胡同的刘墉,黑芝麻胡同的董伟,还有前圆恩寺的周灿,都被安排到废品站,做比较清闲一点活。
    曹双心里过不去,好面子,死活不愿去,王小海就把当时手里的五个工作名额分给了他大姐一个,作为补偿,而后又给了两百块钱。
    这还不算,每年过年,中秋,端午,三个节日,或是李肖,或是王小海,有时候李云有空了也会来,一年三次,一次不差,送的东西倒不是多贵,或是几斤肉,或是一些月饼,粽子,又或者是一些其他用得着的东西。
    这么多年下来,曹琴对李肖几人也算是很熟悉了。
    曹琴很热情地起身给李肖倒水,
    “李肖,你先坐!我帮你叫他!”
    “不用姐,我自己进去找他。”
    “那行,渴了这边有水啊!”
    “哎,我知道了姐。”
    李肖转身进了屋子,两间大房,跟他家小时候一样的格局。
    曹双的父母走的早,两个姐姐对他倒是都很照顾,要不当初也不会把工作名额主动分给他大姐。
    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但能看出,明显是刚打扫不久的,许多水渍都没干。
    掀开一个蓝黑色小布帘,隐隐有一股发馊的汗臭味传来。
    李肖看着光着膀子,躺在凉席上,如牲口一样酣睡的汉子,心中一时五味杂陈。
    他有时候总会觉得生活不如意,看着一个个曾经不如自己的人,渐渐骑在自己头上,心中不是滋味。
    想要上进,想要活得更好,想要更加不择手段。
    但在看到曾经跟着自己的兄弟,前途灰暗,二十三四岁了还娶不到媳妇,孤身一人蜗居在老房子里发臭,顿时心中又是另一般滋味。
    突然,仿佛有些理解大哥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对这些老弟兄这么照顾。
    当初年少意气风发的他并不理解,为什么其他几伙人都没这么做,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
    因为,他们一直在往前走,而有的人却停留在少年,如果把这些人落下,那么他们的初心也就落下了。
    就像是儿时三人走在一起时的承诺,互相帮助,不被欺负。
    他们也不能让跟着他们奋斗的兄弟掉队。
    不说让大家大富大贵,只要也要有衣有食,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
    “怎么还不起来?不看看都几点啦!还睡!李肖来找你啦!”
    就在李肖发呆的时候,曹琴从外面进来,看见自己弟弟还在床上睡觉,把客人晾在一边,一巴掌脆响打在曹双的背上。
    吧唧一声!
    将呼呼大睡的曹双打醒。
    “赶紧起来,李肖来找你啦!”
    曹琴见弟弟醒来,转身离开,将房间交给两人。
    “哥,你咋来了?”曹双见果然是李肖,翻身起床,拿起脚边的汗衫儿套在身上。
    “没事来看看你!”
    “怎么,最近没找工作?我听说前一阵子二哥不是给你介绍了一个工作,怎么不干了?”
    曹双听到这话,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麻木与悲伤:
    “干了半个月,人家不要我,嫌我是个瘸子,干活不利索。”
    李肖没有再问,显然,知道曹双一定是受到别人排挤,嘲笑了,但这种事他也没办法,总不能因为别人笑话,就去当别人一顿。
    这年头就是这样,傻子,瘸子,瞎子,走在街上,免不了受人指指点点,这是常态,你不可能把每个人都打一顿,根本打不过来的。
    “泽哥,回来了,你知道吗?”李肖转移话题。
    “嗯,听人说了。”曹双点点头,显然还是和以前兄弟有联系的,并不是一直把自己锁在家里。
    “大哥和我们几个准备开个饭店,就在东安门儿那边,正经生意,需要几个兄弟帮忙端端菜,打扫打扫卫生什么的,自家兄弟,活不累,也比较轻松,没人说闲话,你去不去?”
    饭店开业肯定需要人的,看场子倒是其次,主要是现在政策问题,雇员七个人以下包括七个人叫个体户,七个人以上则是剥削。
    最典型的例子,瓜子大王年广久。
    1981年9月,年广久因生意兴隆开始雇工,最初是雇了4个帮手,而到1984年,年广久雇佣的工人已经达到103人,加上他儿子开的分店,雇工达140多人。
    年广久也从一个卖瓜子的小商贩,成了名声在外的百万富翁了。
    然后年广久就成了靶子,也成了试探界限的又一个牺牲品,这时候已经是八四年,雇工问题已经被拿到台面上反复讨论过的。
    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陈泽作为知晓结果之人,自然要避开这个雷。
    因此,兄弟几个考虑了一下,谨慎一些,最好用自家人,自家兄弟,信得过,少一些麻烦。
    “怎么样?你考虑一下,要不要去,方源、周灿他们几个到时候都会过去。”
    “自家兄弟,肯定不会亏待。”
    李肖继续劝导,他是真不想曹双在这么混下去,大好青春就这么几年,如果现在还继续掉队的话,可能以后就只能一个人勉强活着,孤独终老了。
    而且还会成为家人的累赘。
    “哥,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些年你对我们家的照顾我都看在眼里,工钱不算什么,就算是不给,我曹双也绝对不会说二话。”
    “就是我这腿,客人要是看见了...我怕耽误大哥饭店的生意,万一客人们都不来了......”
    曹双说着说着有些语塞,这些年他受过太多白眼,他曾经也是个暴脾气,刚开始还会与人争吵,跟人打架,可渐渐就沉默了。
    瘸子,就是瘸子,他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也堵不住别人的嘴。
    他甚至连邻居嘲笑他,朝他扔石头的小孩子都追不上。
    “这你不用担心,咱们自己的店,谁来吃饭咱自己说得算。”
    “没人笑话你们。”
    开饭店虽说要以和为贵,但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对方想要闹事,李肖自然也不会让对方好看。
    可能刚开始会有人口不择言,但李肖有自信,能不影响生意的前提下,给一帮身有残疾的弟兄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可以开开心心,不被人嘲笑。
    这时候,一直在门外偷听的曹琴掀开帘子走了进来,直接了当的说道:
    “我替曹双答应了,明天就让他去找你们。”
    “李肖给你介绍工作,你还不去,你在家能干啥?赖在家里干什么?!睡觉?!”
    “好不容易有个工作,这年头外面找个工作有多难你不知道?之前小海给你介绍工作,你这不愿意了,那个不顺心了,现在这多好的工作!你还不干?你想干嘛?”
    “你多大的人啦,你自己不知道?”
    “你不赶紧找个正经工作,娶个媳妇,结个婚,你想让你姐我养你到什么时候?”
    “养你到七老八十?”
    “爹娘在的时候,就跟你说不让你打架不让你打架,你不听,结果倒好,年轻轻腿弄断了,成了瘸子,你要是下半辈子就这么下去,我该怎么下去跟爹娘交代......”
    曹琴以前没少听弟弟提起李肖,陈泽几人,知道他们几个是有本事的,几个孩子年轻的时候就能弄成一个鸽子市,长大以后肯定有出息。
    她自己没本事,也就这样了,唯一工作还是靠弟弟的腿换回来的,丈夫也是普通人,勉强养家,她帮不了太多,不能照顾弟弟一辈子,只能空闲了帮弟弟洗洗衣服,偶尔来看看,多的也干不了,毕竟自己家里还有公公婆婆,老人孩子一大家。
    在她看来弟弟要想以后日过得去,还得靠自己,还得靠李肖这几个弟弟以前朋友帮衬提携。
    因此,曹琴不愿让弟弟错过这个机会,决心今天就算是死活也要把这件事定下来。
    “你说这个干嘛?怎么又提咱爹咱妈?”
    曹双见姐姐旧事重提,脸上不耐烦,他很讨厌大姐跟他提这件事。
    “我不提,你就听了?你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前些日子让你去给爹娘上个供你都不愿意去,你在这么在家待下去,人就废了,我知道你不爱听......”
    “行了行了,别说了,我去,我去还不行嘛!”
    曹双被姐姐说得不耐,连口答应。
    “那这可说定了!”
    曹琴见弟弟答应,心中大石放下,姐弟三个,她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弟弟。
    “你去了一定要好好干,别再一不顺心就跑回来,工作哪有不吃苦的,你好好干......”
    “我知道了。”
    ......
    “李肖,他要是不听话,你就往死里打。”
    “你看着他说得,他要是跑回来,你可千万别让他走,吊着他打,也要把他打服了。”
    “工钱什么给不给都行,管他一顿饭,饿不死就行,只要别让他再在家呆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