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战前密谋
作者:人间悲欢客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最新章节     
    晨曦悄然透过厚重的云层,柔和的光线如缕缕金线般洒在金华殿宏伟的建筑上。那殿宇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这光芒的映照下,愈发显得金碧辉煌,熠熠生辉,给这座庄严的皇宫增添了一层神圣而璀璨的光辉。
    韩国皇宫军机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严肃。太尉韩风、太子韩星烨、定国公韩林、建威侯上官岩、兵部尚书谢启之、兵部左司侍郎沈博、兵部右司侍郎安江顺、户部尚书姜伟、户部左司侍郎温辰屿、户部右司侍郎庞泊简、吏部尚书候岩昌及忠武大将军韩通等人分坐其间。他们刚刚处理完北喻帝国派遣死士的事宜,并派遣使者对北喻帝国严加申斥,此刻正聚精会神地讨论着如何攻打北喻及南梁帝国。
    太尉韩风率先开口说道:“圣上己下决心,决定秋后征战,发一千万大军对北喻及南梁帝国展开征战。韩将军,你对北喻帝国及兵马大元帅周鸿祎多有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韩风目光坚定,神色严肃,环视众人后,最终将目光停留在韩通身上。
    韩通听后,略作沉思,然后起身施礼,说道:“太尉,太子殿下及诸位大人,北喻帝国乃是在原大喻帝国的分支基础上建立的。其兵力表面上看似只有区区两百万左右,但真正能让人警惕的是北喻帝国的六十万边军。他们一直坚守在北喻帝国边境,且时常与犬戎、匈牙人等凶悍的游牧民族进行激烈作战。这些边军历经战火洗礼,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不容小觑。而其国内军队及军中将领,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难堪大用。”
    韩通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周鸿祎,此人手下有六位战将,皆是忠勇之辈,擅长指挥作战。他们每人手下各统一军,共计六十万兵马。加之那六十万边军,北喻帝国真正能抵抗我韩国的只有这一百二十万大军。然而,周鸿祎手下还有一个号称是北喻帝国第一杀手的柳菲菲。在北昊帝取得政权初期,此人先后剌杀多名反对的官员,无一失手,令人胆寒。此人擅长弓箭,尤其是他的狼毒箭,毒性极强。一旦中箭,短者两天必死,长者五天必死。在战场上,他常常隐匿于暗处,给敌方将士与将领带来极大的威胁。”
    韩通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因此,我军在征战北喻帝国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对于边军,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以防其突袭。对于周鸿祎的六位战将,需研究其战术特点,制定相应的克制策略。而对于柳菲菲,更要加强防备,确保我方将领的安全。”
    众人听后,陷入沉思,议事厅内一时鸦雀无声。
    忠武大将军韩通,其原名为信通,原本乃是晋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数年前,在一场激烈且残酷的战役中,信通不慎被俘虏。然而,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在困境中寻得了新的机遇。
    后来,信通加入了韩国国籍。韩瑞帝对其才能颇为赏识,不仅赐予他宗室姓氏,彰显其尊贵地位,更是将皇室公主下嫁于他,使其与皇室结下了深厚的姻亲关系。
    信通在韩国期间,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智慧。在攻打郑国及北燕的战役中,他屡次建立奇功。战场上,他指挥若定,策略精妙,总能在关键时刻洞察敌军的破绽,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势如破竹。
    凭借着这一系列的赫赫战功,信通一步步晋升,最终荣升至忠武大将军这一要职,成为韩国军中备受尊崇的将领。
    如果要灭掉北喻帝国的话,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只需要三百万精锐大军就可达成目标。北喻帝国虽然有着一定的军事力量,但在整体实力上,与我方相较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然而,南梁帝国则是一个强大得多的对手。南梁帝国带甲之士达千万之众,其兵力规模之庞大令人咋舌。边军更是拥有多达三百万的兵力,他们常年驻守在边境,与犬戎、匈牙人等凶悍的游牧民族进行着频繁且残酷的作战。在这漫长的战斗历程中,边军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力。
    国内更有六个虎师,兵力达一百二十万之众。这些虎师乃是南梁帝国的精锐之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数年前,当南庆帝还是身为太子之时巡查边境,恰巧匈牙人大军前来掠夺南梁边境。面对来势汹汹的匈牙人,南庆帝展现出了非凡的决断力和勇气。他只派出虎师一千人出击,这一千勇士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默契的配合和无畏的勇气,竟斩杀匈牙人达三万之众。此一役,让虎师威名远扬,也让世人见识到了南梁帝国的强大实力。可想而知虎师的战斗力是何等惊人。
    至于那一千人,在南庆帝取得帝位之后,皆得到了丰厚的封赏。有的官至将军,统领一方兵马;有的成为都统,负责调度军队;有的荣升都督,监管地方军事。他们的功绩成为了南梁帝国的传奇,激励着更多的将士为国家效力。
    南梁帝国能征善战的将领多达数十人,个个足智多谋,能征善战。他们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战术运用灵活多变,常常能够出其不意地击败敌军。这些将领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对南梁帝国忠心耿耿,愿意为国家的荣耀和领土的完整付出一切。
    面对如此强大的南梁帝国,若要将其灭掉,至少需要三千万大军。这不仅需要庞大的兵力,还需要精良的装备、充足的粮草供应以及出色的战略指挥。每一场战役都将是艰苦卓绝的考验,每一次决策都关乎着无数将士的生死和国家的命运。
    但战争的胜负并不仅仅取决于兵力的多寡,还包括战略战术的运用、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内部的团结与协作等诸多因素。因此,在面对南梁帝国这样强大的敌人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才能有希望取得最终的胜利。
    十二个豹师,其兵力规模庞大,总数达到了二百四十万之众。这些豹师的将士们个个英姿飒爽,士气高昂。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具备着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十六个鹰师同样不容小觑,其兵力更是多达三百二十万。鹰师的士兵们犹如翱翔天际的雄鹰,目光犀利,行动敏捷。他们在训练中历经了无数的磨砺与考验,拥有着出色的作战技巧和协同能力。
    太尉韩风、太子韩星烨、定国公韩林、建威侯上官岩、兵部尚书谢启之、兵部左司侍郎沈博、兵部右司侍郎安江顺、户部尚书姜伟、户部左司侍郎温辰屿、户部右司侍郎庞泊简、吏部尚书候岩昌等人听完韩通的介绍后,面色凝重,各自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太尉韩风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目光坚定,神色严肃地说道:“韩将军所言,让我们对北喻和南梁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以当前局势,攻打北喻虽有胜算,但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南梁,其兵力雄厚,战力强大,我们需从长计议,制定更为周全的战略。”
    太子韩星烨紧接着说道:“皇叔伯所言极是。南梁之强大,不可轻视。我们不仅要在军事上做好充分准备,还需考虑粮草供应、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定国公韩林微微点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次征战,关乎国家命运。我们应充分发挥我军优势,针对敌军特点,灵活运用战术。同时,要加强情报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建威侯上官岩拱手说道:“诸位大人,末将以为,在排兵布阵上,当集中精锐力量,突破敌军防线,打乱其部署,方可取胜。”
    兵部尚书谢启之沉思片刻,说道:“对于北喻,可速战速决,以减少我军损耗。而南梁,需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不可冒进。”
    兵部左司侍郎沈博接着说道:“我们还需考虑敌军可能的联盟和外援,提前做好应对之策。”
    兵部右司侍郎安江顺补充道:“在兵力调配方面,要确保各军协同作战,相互支援。”
    户部尚书姜伟说道:“粮草物资的筹备至关重要,务必保证充足供应,不得有误。”
    户部左司侍郎温辰屿说道:“可提前在战略要地设立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户部右司侍郎庞泊简说道:“还需严格控制军费开支,避免浪费。”
    吏部尚书候岩昌最后说道:“战争期间,要确保后方官员的廉政,防止有人趁机贪腐,影响战局。”
    太尉韩风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众人,开口便说到:“谢启之,兵部可否能抽调三千万精锐大军?姜伟,户部可否征集供大军所需粮草?候岩昌,吏部可有精干吏员在拿下两国之后抚民?”
    韩风的声音在议事厅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对胜利的急切渴望。他身姿挺拔,双手背在身后,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被点名的几名尚书闻此,顿时陷入沉思。谢启之眉头紧皱,与兵部左司侍郎沈博、兵部右司侍郎安江顺悄悄商量起来。他们三人交头接耳,声音低沉而急切,神情严肃而专注。
    片刻之后,谢启之向前一步,抱拳行礼,说道:“王爷,如果可以给三年的时间,兵部确保会有五千万大军供之调动。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经过我们仔细商讨和推算得出的结论。三年时间,足以让我们从各地军队中选拔精锐,进行严格训练,配备精良装备。同时,也能够扩充兵员,确保大军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足以应对这场大规模征战的要求。”
    姜伟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若要征集供大军所需粮草,实非易事。但倘若给予三年时间,户部定当全力以赴。我们会在这三年内,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鼓励百姓耕种,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合理调配各地粮仓储备,开辟新的粮源渠道。此外,还会加强对粮草运输和储存的管理,确保粮草在征战期间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前线大军,绝不延误战机。”
    侯岩昌也紧接着说道:“王爷,吏部会在这三年内,精心选拔和培养一批精干吏员。他们将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具备出色的治理才能和安抚民心的智慧。一旦拿下两国,这些吏员能够迅速到位,稳定局势,推行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使新纳入版图的土地真正成为我国的稳定疆域。”
    韩风听着他们的回答,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稍显缓和,但目光依然坚定:“三年时间,不短不长。但这期间,诸位务必尽心尽力,不得有丝毫懈怠。我们要为这场大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确保一举成功,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谢启之等人齐声应道:“王爷放心,我等定当不辱使命!”
    议事厅内的气氛紧张而庄重,每个人都深知肩负的重任,也都怀着坚定的决心,为即将到来的大战默默筹备着。
    韩风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道:“此次征战,乃是我韩国之大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福祉。诸位不仅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到尽善尽美,更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兵部在筹备大军之时,要注重兵员的素质和训练效果,不可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同时,要密切关注兵器制造和装备更新,确保我军在装备上不逊于敌。”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韩风继续说道:“户部在征集粮草的过程中,要确保公平公正,不可加重百姓负担。还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保障粮草安全运输。吏部选拔的吏员,不仅要有才能,更要有品德,切不可让贪污腐败之风在新的领土滋生。”
    韩星烨也发言道:“除了军事和后勤方面,情报工作也至关重要。我们需派遣精锐探子深入北喻和南梁,了解其军事部署、将领动态以及国内的政治局势,为我们的战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定国公韩林附和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战争可能带来的民生问题。一旦开战,国内的生产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我们需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建威侯上官岩说道:“在战争期间,我们也要防范国内可能出现的叛乱和奸细。必须加强国内的治安管理,确保后方的稳定。”
    韩风点了点头,说道:“上官将军所言甚是。我们必须做到内外兼顾,万无一失。”
    当军机处几位重臣围坐在一起,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后,他们将各自的意见精心汇总。随后,由太尉韩风、太子韩星烨与兵部尚书谢启之一同前往面见韩盛帝。
    韩盛帝端坐在御座之上,神色威严,目光锐利地注视着前来的三人。当他看到呈上来的奏章上六部官员所写的详细建议时,微微皱起了眉头,沉默片刻后,韩帝终于开口道:“三年!真的可以拿下北喻与南梁帝国?”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虑和审慎,仿佛在仔细斟酌着这个看似雄心勃勃的计划的可行性。
    韩风则开口道:“陛下,臣等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权衡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和局势。如今我朝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将领们也都士气高昂。且北喻与南梁帝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存在诸多矛盾和弱点。北喻近年来,朝政腐败,官员贪墨成风,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其军队士气低落,军备松弛。南梁帝国则因皇位之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人心惶惶,内部纷争不断,无暇他顾。
    而我朝近年来,陛下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力蒸蒸日上。军事上,我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略战术不断创新。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时机,制定出精准的战略,巧妙地运用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同时,充分发挥我朝的经济和资源优势,保障后勤供应,稳定国内局势,三年拿下并非空谈。但战争之事,变幻莫测,臣等也会做好万全准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望陛下明断。”
    韩帝则开口说道:“不,三年之期远远不够。朕深知此番征战意义重大,关乎我大韩国的千秋伟业。朕决定再行征兵之事,再行征兵二千万。五年内发大军三千万荡平北喻与南梁帝国,实行大一统。朕要让天下尽归我韩国,让我大韩之名永载史册。”
    韩帝站起身来,双手背后,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继续说道:“荡平北喻与南梁帝国后,朕要筑固边境线,加强城防,修缮城墙。让我大韩的边境坚如磐石,不容任何外敌侵犯。再行征发劳役,将我韩国长城防线与北喻、南梁帝国长城连成一线。如此一来,便可阻挡犬戎、匈牙人等游牧民族的骚扰,确保我大韩百姓永享太平。”
    韩帝踱步回到御座前,缓缓坐下,说道:“朕要大力发展骑兵与战车营等军队。骑兵要训练有素,冲锋陷阵,如疾风骤雨,让敌人闻风丧胆。战车营要装备精良,战术高超,成为战场上的攻坚利器。此外,还要加强弓弩手的训练,提高其射击精度和射程,使其成为远程打击的重要力量。”
    “朕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的将领,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对于有战功的将士,要重重赏赐,激励他们为国立功。同时,要加强军队的后勤保障,确保粮草、兵器供应充足。还要制定严格的军纪,令行禁止,使我军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
    韩帝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此事关系到我大韩国的未来,务必全力以赴。朕相信,在朕与诸位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让我大韩国成为天下霸主,永享昌盛!”
    太尉韩风微微躬身,拱手说道:“陛下,您的宏图大志犹如璀璨星辰,光芒万丈,令微臣等深感敬佩不已。然而,此次征兵二千万之巨,实非轻而易举之事啊!这其中所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可谓是极为繁杂众多。暂且不提征集这般规模庞大的兵员所需投入的巨额人力与物力资源,光是这个数字就已经令人咋舌,难以估量了。单单只是后续对于兵员们的训练工作、精良装备的配备安排以及充足粮草的源源不断供应问题,每一项都是极为艰巨的重大挑战呐!
    要想让这些新征入伍的士兵成为能够上阵杀敌的铁血勇士,那就必须得有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教头来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而且,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和充沛精力才行。至于那些精良装备的打造制作,则需要召集众多手艺高超的工匠师傅们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方可实现。不仅如此,制造装备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采集与运输也是困难重重,绝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再者,粮草的筹备更是整个计划中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确保粮食草料的充足供应,那么咱们的军队必将陷入进退两难的艰难困境之中。”
    而且,大规模地征兵这种举动,必定会致使数量众多的劳动力从原本的农田劳作之中抽身出来,转而奔赴战场。要知道,农民们可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一旦离开农田,那国内的农业生产就如同失去了主心骨一般,极有可能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给整个国家的农业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农田缺少了人力的耕耘,粮食的产量势必会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而粮食乃是民生之本,其产量减少意味着百姓们所能获取的食物也将相应减少。这样一来,百姓们身上所背负的生活压力和负担自然也就会不断加重。
    长此以往,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这种状况,那么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届时,民心惶惶、人心浮动,国家的稳定与繁荣都将受到巨大的威胁。所以,还恳请陛下能够审慎地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务必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决定啊!
    只见韩帝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听旨!今次朕特命兵部尚书谢启之、户部尚书姜伟、吏部尚书侯岩昌以及刑部尚书赵达四位爱卿共同负责一切相关事宜。谢启之爱卿,兵员征集与军队训练一事至关重要,此乃战争胜负之关键所在。你务必精心统筹规划,广泛搜罗优质兵源,并制定严谨科学的训练计划,严格要求士兵们刻苦训练,务必使其成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精锐之师,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大军出征奠定坚实的基础。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姜伟爱卿,粮草物资的筹备供应乃是保障军队战斗力的根本。这一重任就交予你了,万不可有半分懈怠之心。你当全力以赴,确保前线将士们衣食无忧、兵器充足,让他们能够毫无顾虑地奋勇杀敌。若是因为粮草物资供应不足而影响战事进展,朕唯你是问!
    侯岩昌爱卿,官员的合理调配对于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你要审慎行事,仔细挑选那些德才兼备、能力出众之人参与到此次重大事务中来,为我们的行动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同时,也要注重对各级官员的考核监督,激励他们尽职尽责,勇于担当。
    赵达爱卿,军纪如山,不容侵犯。你须从严整治军中纪律,坚决打击任何违法乱纪、贪污舞弊之行径。一旦发现此类行为,不论其职位高低、身份贵贱,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迁就。唯有如此,方能树立起良好的军风,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朕将此事郑重托付给你们四人,希望你们能够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不负朕之所望。倘若此番能够圆满完成任务,朕定当重重赏赐;但若有人玩忽职守、敷衍塞责,导致局势不利,朕也决不轻饶!”
    韩帝微微眯起双眸,目光锐利如鹰隼,他缓缓开口道:“皇叔啊,你所说的这些话,朕又何尝没有深思熟虑过呢?只是当下的局势着实万分紧迫,若是我们不能趁着这个大好时机,一鼓作气将北喻和南梁彻底剿灭平定,那么等到以后他们恢复了元气,必定会成为我大韩国的心腹大患呐!虽说征兵这件事情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地调度安排,也未必就办不成此事。关于人力和物力的调配问题,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进行统筹规划嘛。对于农业生产这一块,朕自然会下达命令,制定并推出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以此来确保农耕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所需物资的充足供应。而有关社会的稳定情况,朕同样也会责令各级官员们加大安抚民众的力度,对于那些胆敢趁着混乱局面滋事捣乱之人,一定要严加惩处,绝不姑息纵容。朕心意已定,诸位爱卿应当齐心协力、竭尽全力,共同成就这番伟大的事业!”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韩国都围绕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紧张而有序地运转起来。兵部在全国各地选拔优秀的兵员,组织严格的训练。军营中,士兵们日夜操练,喊杀声震天。兵器工坊里,工匠们加班加点,打造着锋利的刀剑和坚固的盔甲。
    户部的官员们深入田间地头,鼓励百姓耕种,同时组织大规模的粮食征集和运输。粮仓里堆满了金黄的稻谷和各种物资,运输队伍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吏部则在各地选拔有才能的官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为战后的治理工作做准备。
    与此同时,情报人员穿梭于各国之间,收集着各种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