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整天,王海霞和李海鸥都战战兢兢的。
可爹娘脸色没有异常,老四和老五看着他们的眼神有点怪。
既然两个儿媳妇都想分家,崔琴也是个干脆的。
分就分吧!
他们也没说错,分了也是一家人。
俩儿媳妇她不敢说,两个儿子她是指使的动的。
钱,别想美事了。
一分也没有你们的。
晚饭吃的饺子,葫芦鸡蛋馅的,没有肉的香也好吃。
可王海鲜这顿饭吃的没滋没味的,上次在老三家里吃了一顿饺子之后发生了啥,她还记得。
看来娘已经做了决定了。
饭后一家人重新坐在屋里,姜老汉看了一圈孩子们,“我再问你们一遍,分家的事情你们想好了?”
几人低着头不说话,那就是想好了。
“行,你们想分,我和你娘商量好了,那就分。分了家,也是一家人。”
村里分家,都是先自己家商量好了,再找村里辈分高的来做个见证。
极个别的口头定下,大部分都是白纸黑字,摁上手印有个书面凭证。
“你们一家两间房子,老四和老五跟着我们,中间把墙垒上,各过各的日子,分家也有个分家的样子。”
姜土的胳膊被媳妇拧了一下,“爹,垒墙还要花钱啊。”
媳妇还指望着一个院子里,娘给他们看孩子呢。
“不花钱,咱们自己干,用土坯子就行。”
“粮食咱按八口人分,零头搭给你们算孩子们的。”
“爹,两间屋的院子太小了,种的菜都不够吃。还有俩孩子一天天长大,饭量也是见长,那点零头不够吃。”
“大嫂,那你是想大娃也算一个人头啊!”
“四弟,大娃是算不了一个人头,可零头就是不够。”
李海鸥摆摆手,“行了,先让爹都说完,咱再一起商量啊!”
她着急听钱是怎么分的,这是最重要的。
“菜呢,不够吃就过来摘,都是一家人。”
……
家里的东西基本上用上的都是平分的,尽量做到公平。
最后才说到钱。
姜老汉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这四个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家里是有点钱,可老四和老五还小呢,以后用钱的地方多。我和你们娘年纪也大了,挣不到钱了。你们一家分三十块钱,钱拿在手里也别乱花。”
这四个人都傻了,前面都是平分的,他们以为钱也平分呢!
三十?!家里那么多钱,只给他们三十块!
“爹,家里到底有多少钱啊?”
王海霞特别想知道,不光她,其他人也想知道。
姜老汉指了指老婆子,“我也不知道,老婆子,咱家有多少钱啊?”
“没几个钱。”
崔琴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儿媳妇,“咱家真没多少钱,要是有钱上次老四的工作就定下来了,也不用急着联系老三了。”
李海鸥可不这么想,娘你联系老三是不想花自己的钱,可现在婆婆竟然要把这些钱都捏在自己手里,这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啊!
“娘,咱要分家,那是不是家里的钱都拿出来,咱一起点个数?”
“二嫂,分给你们的肯定点数,不多也不少。不分的就没有必要了。”
“不是,梅子,你这是什么意思?钱是在娘手里放着,可这钱是咱家的啊!”
崔琴可不怕这俩儿媳妇胡搅蛮缠,非常坚决,不服?可以算账,这笔钱就是老三给的。
家里这些年的花销,盖房子,孩子们结婚,平时的吃吃喝喝各种的,怎么算这笔钱都跟他们没关系。
“这笔钱是老三给的,才存下的,跟你们可没关系。”
王海霞和李海鸥傻眼了,娘这是耍赖啊。
“娘,我们为了这个家,辛辛苦苦这些年,合着是一分钱没攒下?”
“手里的钱,是我们老两口的养老钱,就算将来给老四和老五花了,他们也得一分不少还给我们。老三给的钱存下的,我们当爹娘的花是正理,你们当兄弟的,花不着。”
“娘,您这也太不讲理了吧!”
“二嫂,你怎么说话呢,娘怎么不讲理了?你说清楚。”
“这还不讲理,谁家分家是这样分的!”
“最起码按人头分啊,直接把钱都扣下算养老钱是怎么回事啊?我们又不是不给爹娘养老。”
王海霞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有水平,说到了点子上。
崔琴斜了一眼大儿媳妇,“老大家的,养老的事还没说呢,一年给多少斤粮食啊,钱呢?”
不仅不分钱,养老的还不能少。
“这个我们也不跟你们多要,你们自己出去问问,别人家给多少你们也给多少。”
“娘,这个没问题,养老肯定是不会少的。可钱咱得平分吧?”
……
什么都没有商量的余地,你们要想分家,就按我说的办,不愿意就不分。
钱平分那是不可能的。分了之后,每年还要给养老的粮食和钱。
崔琴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两个儿媳妇顶天嚷嚷两句,也拿她没办法。
·
王海霞和李海鸥都不知道该不该分了,好像分与不分他们都不合适。
娘还明说了,不给看孩子,要让她看孩子,要么给粮食要么给钱。
妯娌两个从来没有这么齐心过。
“大嫂,你想好了吗?大哥怎么说的?”
“我有点乱,他啥也不知道,就说听我的。”
她们俩都回娘家去讨主意了,家里人说了一堆。
她们听的乱哄哄的。
要是不分家,就是维持现状,家里的钱都在娘手里,没了老三日子还是苦逼逼的过。
都是给老四和老五做嫁衣。
王海霞有点想通了,“海鸥啊,我就是有点不甘心。你说要是一嫁进来就分家,这些年我手里头只攒下几十块钱?”
“是啊,娘这意思就是不想咱们分家。”
“就算不分家,娘手里的钱也花不到咱们头上,还是老四老五的。”
……
妯娌俩聊聊,也就说通了,最后还是决定分家。
分了家,多干点还能拿到自己手里。
老姜家分家的事情,村里人都看出苗头来了。
天天晚饭后,就插上门不出来了,有时候说话声音大,也能听到一两句。
远在部队的姜山也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让他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