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名誉和别人口中的评价,那些都是虚的。只有知识才是自己的。
国家现在进入新的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的人,才能在以后的社会中大发光彩。”
陈教授说着目光微变,
“明春凭我对你的了解,你不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也不是一个没有长远目标的人。你在问我的时候,其实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吧?”
蒋明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还是瞒不过教授啊!我打算拒绝担任作协主要领导,如果实在难以推辞,那就挂个名。”
梁玉萍望着蒋明春投来的目光,心里大致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想法。
在自家男人的心里,家乡的地位还是很重的。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还是愿意为家乡做点什么。
陈教授微微点了点头:
“你这个选择也算是折中了。既然如此,有几句话你要时刻牢记。”
蒋明春认真道:
“还请教授赐教。”
“挂了名,就避不开一些关键性的表态。
而且以你现在,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你的表态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国家在探索,我们的文学之路,在风雨飘摇中算是刚刚站稳脚跟。
看似繁荣,却仍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眼下不断冒出的新鲜事物,切勿贸然的表态!
对待新的变革,我们的思想可以先进,但行动上一定要谨慎。
纵观历史,任何一场变革的思想,都是由高知们提出,可付诸实践的却是群盲。
我们可以当思想者,却不一定要做第一个行动者。
这是历朝历代的教训,也是诸多实践者警示后人的真理!明春这些话你可要记住啊!”
蒋明春心中一沉,此刻也顾不上看干娘的脸色,就自作主张的给爷俩倒了一杯酒:
“教授,您的一席话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一定时刻谨记您的教诲!”
苏梅也没有去阻拦爷俩喝酒,顺手给两人盛了汤:
“都是一家人,干嘛搞的这么严肃。觉得老陈说的对,就听听,不对就别搭理他。”
陈教授也笑了,难得能当着老婆的面喝一杯:
“你们干娘说的对,听她的,听她的。来明春,走一个。”
“哈哈哈哈!”
......
宁市的文化交流会,在六月中旬。蒋明春不得不提早和学校请假。
现在学校对蒋明春可以说是宠的厉害,只要想请,就没有请不下来的假期。
走的时候刘主任还询问了一嘴:
“明春,最近你在研究上有没有什么问题?”
蒋明春摇了摇头:“还行!有韩教授和洪老师他们帮忙,目前挺顺利的。”
“嗯。那就好!”刘主任点头道,“这次研究报告要是出来,一定要优先在燕大讲讲啊!”
蒋明春眼睛瞪的夸张:
“还来?我的大主任啊!您就不能让我消停消停吗?”
刘主任笑的和蔼:
“能者多劳吗!让别人讲他们也不会啊!”
“我不听,我不听!”
蒋明春堵着自己的耳朵,掉头就跑。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接主任的茬了。
几个路过的老师和学生看到这一幕,被逗的忍俊不禁。
刘主任属实是没料到这小子会用这种,小学生耍赖皮的手段逃避问题。
看着对方远去的身影,最终也是无奈的笑了:
“这小子没良心啊!刚刚才给他批了假!”
从刘主任那里刚出来,蒋明春就直奔韩教授家。
路上刚好遇到了荀教授。
“你也去老韩那里?”
荀教授依旧是那副嘲讽的表情。
“对啊!过几天不是要走了嘛,有几个问题想来请教韩教授。”
荀教授弯了弯嘴角:
“去小地方耀武扬威?”
这老头的话依旧是那么损。可损归损,细细一品还形容得挺到位的。
“这话有些过了啊!对了,您怎么知道我要回宁市的?”
“呵!”荀老头不屑一笑:“就你们陈教授那个爱显摆的性格,早就把你的事儿说出去了。”
蒋明春突然有种想捂脸的冲动,干娘说的一点也没错,陈教授每天唯一的乐子就是跟别人炫耀自己的学生,亏他还教导自己不要在意虚名。
不过这一点也没错,陈教授除了拿自己的事情炫耀,倒是很少说起本人的辉煌事迹。
“不是我说你,去小地方当官也得当个大的呀?什么副的,名誉上的,管屁用!”
蒋明春搬出陈教授做挡箭牌:
“陈教授教导我,要谨慎,不要出头。我挂个虚职就成。”
荀教授停下脚步,毫不掩饰眼中的嘲讽:
“呵呵!你以为‘枪打出头鸟’,只是因为那只鸟出头了吗?
我告诉你大错特错!
你要是只老虎狮子,那只枪还敢打吗?”
蒋明春被荀老头的一番话给说愣住了。
陈教授和荀教授都是教授,可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
“那自己现在到底算是只鸟?还是狮子老虎呢?”
[美国·纽约·nyu(纽约大学)]
美国的夏季比国内来的晚一些,学校里的绿植已经盛开一片。
学校公园里,一帮学生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派,似乎正在激烈的辩论着什么。
仔细看去,这些学生的手里都拿着一本类似漫画册的薄薄的书籍,上面用英文标注着《雪国列车》四个大字。
没错!
《雪国列车》在美国被重新出版了。
和蒋明春预料的不同,在京都的那次见面之后,雷蒙回到美国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正式把《雪国列车》从先前的故事集当中独立出来。
重新排版印刷成薄薄的一个小册子。
最初雷蒙通过订购旗下报纸和刊物,赠送的方式,将《雪国列车》和其它短故事,短篇小说,包装成订阅礼物。
想通过这种方式,压制《雪国列车》的发行数量,从而赢下与蒋明春的赌约。
可万万没想到,这本被当做礼物赠送出去的小册子却是受到了众多订阅者的喜爱。
由于常年订阅报纸的大多都是一些上层精英人士,在这些人的推动下《雪国列车》以难以形容的速度,在美国多地火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