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筝让丫鬟把孩子抱到隔壁去,才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小姑子,心里五味杂陈。
“茹妹妹,你可还记得王府里的罗侧妃?”余元筝慢慢开始引导。
“记得,我小时候生病,母亲送我到庄子上养,她和母亲经常一起来看我。后来我随父亲去任上后就再没见过她。她对我很好,还给我买过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零嘴,还送过我首饰。”上官茹回忆起过去。
“那你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余元筝再问。
“她每次来看我都戴着面纱。只有很小的时候见过她没戴面纱,所以已经记不清了。大嫂为何问起她?”上官茹现在想来才觉得奇怪。
为什么罗侧妃总是戴着面纱和母亲一起来?
她还曾经问过,那时她只有八岁。
罗侧妃好像说她得了风寒,怕过了病气给她,用面纱挡一挡。
可是每次都是,现在想来才觉得奇怪,那时她小不懂想这些。
“因为你长得和她非常像。”余元筝还是说出最关键的一点。
“什么?”上官茹吃惊。
然后开始细思,她不是傻子。这句话的意思她一听就懂了。
她长得和罗侧妃很像,只有母女才会长得很像。
“大嫂,你......,你,你是说我是罗侧妃所生?”上官茹颤着声音求肯定。
“昨天晚上,我和你大哥见到你真容的那一刻就是这么想的。
也就是在你出生的那一天,就和三婶生的子书二弟交换了。
你们两个是同一天出生,这个你应该知道。
而据你刚才所说,罗侧妃应该是同意的,不然她不会去看你。
也就是她们商量好换的孩子。
而三叔一家知道你的存在始终是个隐患,万一哪天暴露,他们换子的目的就成了泡影。
所以让林家人虐待你,直到把你虐死为止,三房也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也能向罗侧妃交代。
而要让一个女人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的名洁有损。”
余元筝认真分析给她听。
上官茹听后,久久无法回神。
她是王爷大伯的孩子!
她是子棋大哥的亲妹妹,而不是堂妹妹。
“呜呜......”再也忍不住,她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回真的伤心到了骨子里。
她悲惨的命运居然是她亲生母亲一手造成的。
是孕育她,生她的人。
她情何以堪!?
她叫了多年的父母却不是她的父母,还编出一个仇人的女儿这样的借口。
“哈哈哈......”哭到最后,她又大笑起来。
笑她的人生,就是一场阴谋下的牺牲品。
她是被牺牲的那一个,来成就另一个。
现在的世子可不就是被换的另一个主角吗?
悲哀!
她所受的教养就是让她柔顺,不争不抢,家里的两个弟妹,她一直让着,她是姐姐,她要大肚。
每次母亲分东西时,她都是妹妹挑剩下的。
哪怕只是个吃食也是等弟弟妹妹们吃得不想吃了才会给她。
何其可悲!
余元筝只得一手抓着她的手,一手轻轻拍着她的背。
这个痛只能她自己挺过去,只要过了这一关,她就坚不可摧。
最终上官茹又哭又笑到晕过去。
睡着了好,睡一觉就好了。
一切都过去了。
只要孩子好好的,她就会勇敢活下去。
余元筝把她放到床上躺好,盖好被子才到隔壁看孩子。
小玥儿只有两岁半,非常可爱甜美的小姑娘。
只是才刚退热,精神还比较差。
芷若正端着一碗粥在喂她。
看到余元筝进来,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带着几分防备地看着余元筝。
“玥玥,我是你大舅母,以后大舅母陪你玩,大舅母家还有三个弟弟妹妹,以后也陪你玩,好不好?”余元筝笑得很温柔,轻声哄着。
可是小家伙还是很防备她。
看来这小家伙不太好哄,大概和她娘一起受的委屈太多,这么小就草木皆兵了。
余元筝从怀里掏出帕子,叠了个小老鼠,做出各种好玩的动作才引得小玥儿脸上有了笑。
就在这种玩乐中,她一口一口把一小碗粥吃完。
“大舅母。”小玥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终于开口叫人。
乐的余元筝很开心。
而就在这时上官子棋回来了。
“怎么样?”余元筝很想知道林家人的结果。
“放心,不会有好下场。林家这些年和三叔合作,赚了不少黑心钱。而那些钱,很大一部分都进了三叔的口袋。”
“那就好。茹妹妹回来又大哭了一场,现在正睡着。”
“嗯。”
“我把她的可能的身世都告诉她了。”
“好,现在知道更好,不然等回到京,她看到罗侧妃刺激会更大。早点有心理准备,我们也好安排。”
“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先写封信给父王,让他带着子书回京。
瑾瑜把铁箱子已经送回京城。铁箱子已经找到的消息早已传开。
边关的战争已经暂停,处于胶着状态,只是偶尔相互试探一下。
沧澜军在观察,看我们大魏能不能在短期内打开铁箱子。
所以父王和子书回京应该没问题。”
当晚上官子棋就写了信,让近水和远山亲自送去边关,走驿站怕有个万一。
他们又在客栈住了两天,等孩子病情好转了才起程。
起程前,上官子棋给上官茹十万两银子的银票。
“大哥,你这是做什么?我不要,我能养活我们母女,我的绣艺很好,我就是靠绣花卖也能养活我们母女。”
上官茹哪里好意思收下,这可是十万两,足够她们母女花用一辈子的钱。
”茹妹妹,这钱你收下,不是大哥给你的,是知府大人送来给我的。从林家抄出来的。你拿着再合适不过。以后你们省着点花,也够你把玥儿养到她出嫁,还能准备一些嫁妆。”上官子棋解释。
他知道,茹妹妹就算回到京城也不会愿意住在王府。
一个和离的女子,对整个上官家族都有一定的影响。
这么多年,上官家族从没有哪个出嫁的姑娘被休或者和离,他能想像得到未来,茹妹妹的日子有多难过。
所以他在银钱上就多帮衬些。
而且这钱还是从林家得来的。
人们的流言蜚语就得靠她自己挺过去了。
时间长了,也就不会有人故意再谈论。
上官茹经此一事,果然坚强了很多,每天虽没有笑脸,但很亲切地逗着孩子,时时都把孩子看得很紧。
孩子成了她的全部。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路回京还有更大的危险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