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扩大规模
作者:黄鹂66   雨氲初歇最新章节     
    卫雨氲和林竹晓开始考虑扩大项目的规模。他们重新规划了农村项目的布局,计划在周边的几个村庄建立连锁的美容培训中心、乡村图书馆和科技服务站。
    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他们向一些投资公司和慈善机构介绍了项目的前景和社会意义。经过多次的洽谈和展示,终于有几家投资公司对他们的项目产生了兴趣。
    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对卫雨氲和林竹晓说:“你们的项目很有创新性,既具有商业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我们愿意投资,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更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和盈利模式。”
    卫雨氲和林竹晓回到公司后,立刻组织团队完善商业计划书。他们详细分析了每个项目的成本、收益和市场潜力,制定了合理的盈利模式。
    在商业计划书里,他们指出美容培训中心的盈利将来自于学员的学费、与美容产品供应商的合作推广费用以及可能衍生出的自有美容产品销售利润。乡村图书馆一方面会争取政府文化建设项目的补贴,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举办读书活动、文化讲座等收取一定的费用,同时还能吸引企业赞助来维持运营。科技服务站的盈利方向则重点在于为企业提供农村市场推广渠道的服务费用、网络设备使用的收费以及与电商平台合作的分成。
    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他们再次向投资公司展示了商业计划书。投资公司对这份计划书表示满意,并决定进行投资。有了资金的支持,卫雨氲和林竹晓的农村项目扩张计划迅速展开。
    他们首先在周边村庄挑选了合适的场地来建设新的美容培训中心、乡村图书馆和科技服务站。这个过程需要与各个村庄的村委会进行深入的沟通协调。
    在一个叫清水村的地方,村长对于建立这些项目非常积极。卫雨氲和林竹晓前去考察场地时,村长热情地带着他们到处看。“这一处老房子地方宽敞,用来做美容培训中心再合适不过了。而且旁边那间屋子空着,收拾出来做图书馆,孩子们肯定高兴。”村长指着那几间屋子说道。
    林竹晓查看了房子的结构后说:“村长,这些房子虽然旧了点,但改造的潜力很大。不过我们需要确保改造后的场地符合我们的运营标准,比如水电设施、消防安全等方面。”
    卫雨氲则考虑得更多:“村长,我们的项目要开展起来,还需要村民们的积极支持。您看能不能先在村里做一些宣传工作,让大家了解这些项目的意义和好处?”
    “这没问题啊,我们马上就组织宣传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村长爽朗地笑道。
    随着项目在周边村庄的陆续建设,人员招聘又成了一个关键问题。他们改变了之前单纯在本村招聘的模式,开始在周边几个村庄进行统一招聘。
    在一次招聘会上,来了很多不同身份和年龄段的村民。一位中年大叔有些犹豫地说:“我一直在家种地,没什么文化,不知道能不能在这科技服务站做点事呢?”
    卫雨氲耐心地解释:“大叔,我们科技服务站有很多岗位,像维护服务站的卫生、协助组织村民参加远程教育课程等,不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只要您有热情,愿意学习,我们就欢迎。”
    还有一位年轻女孩对美容培训中心的招聘很感兴趣:“我平常就爱美,喜欢自己捣鼓一些美容小技巧。我想在这里系统地学习一下,以后也能像那些城里的美容师一样有自己的事业。”
    新入职的员工都要经过统一的培训。在美容培训中心的培训课堂上,讲师正在讲解最新的美容科技产品应用:“这款美容仪大家要注意使用的手法和频率,不同的皮肤类型操作是有区别的。”学员们认真地做着笔记,还不时提出问题。
    而在乡村图书馆员工培训时,林竹晓亲自给大家讲解图书馆的管理知识:“我们的图书馆不仅仅是借书还书的地方,还要定期举办一些读书分享会、儿童故事会,大家要学会如何组织这些活动。”
    科技服务站的员工则在接受关于网络技术和设备维护的培训,工程师在台上讲解着:“如果网络出现故障,首先要检查的是路由器的连接情况,然后再看软件设置。”
    就在项目扩张进展顺利的时候,意想不到的竞争出现了。一家大型连锁企业也看中了农村市场的潜力,开始在周边农村开展类似的项目,并且凭借着品牌知名度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卫雨氲和林竹晓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的新培训中心刚刚开业,原本预计的学员人数大打折扣;乡村图书馆的一些赞助也被对方抢走;科技服务站的网络推广业务也受到了影响。
    在办公室里,卫雨氲紧锁眉头:“竹晓,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的项目才刚刚起步,资金和品牌都没有他们有优势,我们得想想办法。”
    林竹晓思考片刻后说:“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从本地发展起来的,更了解农村和村民的需求。我们要在服务质量和项目特色上下功夫。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村庄的特色农产品来定制科技服务站的网络销售方案;美容培训中心可以增加一些农村特色的美容项目,像针对户外劳作皮肤护理的课程;乡村图书馆可以融入更多地方文化元素,举办一些民俗文化传承的讲座。”
    卫雨氲听后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们还可以加强与村民的合作,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运营中来。比如在乡村图书馆成立村民志愿者服务队伍,在科技服务站设立村民意见箱,收集大家的想法和建议。”
    于是,他们迅速调整策略。美容培训中心推出了“农田肌肤护理”课程,专门针对在田间劳作后皮肤受损的护理方法,这个课程一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农村女性的欢迎。乡村图书馆举办了“民俗文化之美”系列讲座,邀请村里的老人讲述本地的民俗故事、传统手工艺等,吸引了很多村民和游客前来听讲。科技服务站根据每个村庄的特色农产品制定个性化的网络销售方案,帮助村民们将自家的农产品卖出了更好的价钱。
    这些特色项目逐渐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和外界的关注。一些村民开始自发地为他们的项目做宣传。一位老村民对慕名而来的游客说:“我们村这个美容培训中心可好了,教的东西都很实用,都是考虑我们农村人的情况。图书馆也特别有意思,能了解到我们自己的文化。”
    随着口碑的传播,卫雨氲和林竹晓的项目又重新焕发生机。不仅保住了原有的市场份额,还逐渐向更偏远的农村地区扩展。
    然而,管理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项目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不同村庄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基础设施差异等因素,这给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带来了困难。
    在一个山路崎岖的村庄建立科技服务站时,因为交通不便,设备运输和人员派遣都成了问题。卫雨氲和林竹晓不得不协调当地的骡马队来运输设备,并且培养当地村民成为兼职的技术支持人员。
    在管理员工方面,各个村庄的员工有着不同的工作习惯和观念。有的村庄员工比较守时,工作效率较高;而有的村庄员工则相对散漫,需要更多的管理和激励措施。
    卫雨氲和林竹晓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了灵活的管理策略。他们将员工培训内容进行本地化调整,以适应不同村庄的文化习俗;对于工作习惯的差异,设立了个性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奖励优秀员工,同时加强对工作态度不积极的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同时,公司城市业务这边也不能忽视。随着农村项目的扩张,公司内部开始出现一些矛盾。部分城市业务的员工觉得资源向农村项目倾斜,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奖金收益。
    在公司的例会上,一位负责城市美容院市场推广的经理抱怨道:“我们在城市里辛辛苦苦拓展市场,现在公司把大部分的资源都投到农村去了,我们的推广预算被削减,员工的奖金也减少了,这对我们不公平。”
    卫雨氲解释道:“我们发展农村项目并不是要放弃城市业务。农村项目的成功其实也可以带动城市业务的发展。比如,农村美容培训中心培养的优秀学员可以充实到城市美容院来;农村的科技服务站可以为城市的科技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渠道。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策略。”
    林竹晓接着说:“我们会重新审视资源分配的问题,确保城市业务的稳定发展。同时,我们也欢迎城市业务的同事积极参与到农村项目中来,我们可以互相学习经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制定了新的资源分配方案。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来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等资源。同时,设立了跨业务部门的合作项目,鼓励城市业务和农村项目的员工相互协作。
    随着农村项目的不断发展壮大,卫雨氲和林竹晓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希望能够将农村的文化和特色产品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
    在一次与当地旅游部门的会议上,卫雨氲提出了这个想法:“我们的乡村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美容培训中心可以培训村民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播者,科技服务站可以推广这些文化旅游线路。我们可以把各个村庄的特色农产品、民俗文化活动、美丽的田园风光串联起来,打造独一无二的农村文化旅游体验。”
    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能够实施得好,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进一步提升农村的文化知名度。”
    于是,他们开始着手规划这条文化旅游线路。首先是对各个村庄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整理。
    在一个有着古老手工艺品传统的村庄里,卫雨氲和林竹晓跟着一位老手艺人参观他的工作室。老手艺人自豪地展示着他的作品:“这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现在会的人已经不多了。”
    卫雨氲说:“这就是我们的宝贝啊,我们可以把这些手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林竹晓则在一旁记录着村庄的旅游资源:“这个村庄还有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民俗节日,这些都可以纳入到旅游线路当中。”
    在打造文化旅游线路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又成了一个关键。要吸引游客前来,必须保证交通的便利性、住宿的舒适性以及旅游服务的全面性。
    卫雨氲和林竹晓与当地政府合作,争取到了一部分道路修缮和改善公共交通的资金。原本狭窄泥泞的乡间小道逐渐被拓宽铺整,公交线路也延伸到了更多的村庄。路边竖起了崭新的指示牌,指引着游客前往各个景点。
    在住宿方面,他们鼓励村民将自家闲置的房屋改造成乡村民宿。林竹晓亲自到村民家里,指导他们进行房间的布置和设施的配备。“王大哥,客房的床品要选择舒适干净的,房间里可以摆放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小物件,这样能让游客感受到咱们农村的独特风情。”林竹晓对一位正准备改造民宿的村民说道。
    同时,他们还培训村民成为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在培训课上,卫雨氲向村民们讲解导游的基本知识:“大家要熟悉村里的每一个景点、每一个民俗故事,游客问起来才能对答如流。还要注意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是我们吸引回头客的关键。”
    随着文化旅游线路的筹备逐渐完善,宣传推广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手册和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旅游网站上大力推广。
    “看这个视频,这些农村的景色真美啊,还有这么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一位网友在看到宣传视频后在评论区留言。
    然而,就在离正式推出文化旅游线路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袭击了这些村庄。暴雨引发的洪水淹没了部分道路和农田,一些村庄的房屋也受到了损害。
    卫雨氲和林竹晓心急如焚地赶到村庄查看受灾情况。看到被洪水浸泡的美容培训中心、图书馆和科技服务站,卫雨氲的眼眶湿润了。“我们这么长时间的努力,难道就要这样被毁掉吗?”
    林竹晓虽然也很痛心,但她还是安慰卫雨氲说:“我们不能放弃,现在大家都很困难,我们要想办法让这些地方尽快恢复。”
    他们立即组织村民开展自救工作,同时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寻求援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抢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洪水退去后,满目疮痍的村庄需要重新建设。卫雨氲和林竹晓调整了文化旅游线路的推出计划,决定先将旅游线路中的重建工作融入旅游项目的体验中。
    “游客们可以看到我们村庄如何从受灾中一步步重建起来,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卫雨氲在与旅游部门沟通时说道。
    他们把重建中的乡村图书馆作为一个展示灾区人民坚韧精神的景点,在这里举办一些关于灾后重建的摄影展和故事分享会。美容培训中心为参与灾后重建的女性志愿者们提供免费的皮肤护理课程,感谢她们的付出。科技服务站则展示一些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成果,让游客了解农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村庄终于重新焕发出生机。文化旅游线路也正式推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们在体验乡村美景和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为灾区的重建贡献了一份力量。
    随着文化旅游线路的成功运营,卫雨氲和林竹晓的公司农村项目不仅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也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