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市后,她又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看着那些行色匆匆的白领们。在一家拥挤的咖啡店里,她注意到一个年轻女孩。女孩独自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放着一杯已经凉掉的咖啡,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与迷茫。女孩不停地在手机上滑动着屏幕,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只是在无意识地消磨时间。
卫念晓轻轻地走过去,问道:“你好,我可以坐这儿吗?”
女孩抬起头,有些惊讶,但还是点了点头。
“你看起来有些心事,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吗?”卫念晓试探性地问。
女孩苦笑着说:“也不全是工作的事。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忙忙碌碌,却感觉自己很孤独,好像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卫念晓感同身受地说:“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有时候我们身处人群之中,却比独自一人时更加孤独。”
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对话不断充实着卫念晓的创作素材库,她开始闭关创作。房间里堆满了资料和草稿纸,她每天坐在书桌前,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
她塑造了一个男主角叫林宇,林宇是一个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年,过着看似充实却内心空虚孤独的生活。在他的世界里,工作是无尽的忙碌,社交是表面的应酬,他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每天都在做什么呢?这些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林宇在日记中写道,他的字迹有些潦草,反映出他内心的迷茫。
卫念晓精心构建着故事的情节,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融入其中。例如,林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问他:“你是否真正思考过自己的存在?是按照别人的期待而活,还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
而在描绘乡村老人的部分,她将老人的孤独与对亲情的渴望和存在主义中的自由与选择相联系。老人虽然孤独,但他选择坚守在故乡,等待孩子归来,这是他对亲情的独特坚守,也是他在自己的存在中找到的一种意义。
在创作过程中,卫念晓又陷入了和之前一样的沉思与挣扎。有时候她觉得某个情节的哲学表达不够深刻,便会推翻重写;有时候她又担心故事性被哲学思想淹没,从而反复调整两者的平衡。
稿子逐渐成型,但卫念晓还不满意。她再次找到之前给她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们,请他们提前阅读并提出批评。
老师们惊讶于她的进步,同时也给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念晓啊,在哲学思想的深度上,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在人物的发展轨迹上,还可以再曲折一些。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物在寻找存在意义过程中的挣扎。”一位老师说道。
卫念晓虚心接受了这些意见,又埋头修改起来。
与此同时,外界对她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之前的读者们在各个平台上询问她新作的情况,出版社更是早早地就和她预约好了出版事宜,只等她的完稿。
终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新作品完稿了。当她把稿子交给苏樱桃时,苏樱桃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
“晓儿,这一部比之前的更加震撼人心。你真的又进步了。”苏樱桃激动地说。
卫念晓笑着说:“苏姐,还得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
随着新作品的即将出版,宣传工作再次启动。这次,由于卫念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宣传规模比之前要大得多。
他们不仅在国内的各论坛、社交媒体平台进行预热,还与国外的合作方一起联动宣传。各种精彩片段的发布、作家访谈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再次出现。
“卫念晓这次是不是玩得太大了?存在主义哲学这么复杂,她能融合好吗?”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质疑道。
“感觉她只是在卖弄哲学概念,故事肯定会很枯燥。”另一个网友附和着。
卫念晓看到这些评论,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她已经不像上次那样慌张了。她平静地在社交媒体上回应:“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冒险,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但也希望大家在作品出版后再做出评价。”
作品正式出版后,书店里排起了长队,很多读者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为快。
那位之前给她写信的年轻作家也买了一本,读完后他再次给卫念晓写信:“卫老师,您这次的作品简直是一部杰作。您让我看到了哲学与文学融合的无限可能。我为之前的担忧感到惭愧,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用心创作,就能打破一切质疑。”
很多读者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卫念晓的新书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思考。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独,但从来没有像书中人物那样深入地去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一位读者写道。
“原本以为存在主义哲学很难懂,但卫念晓通过故事的讲述,让我像是学习了一堂生动的哲学课。”另一个读者评价道。
国外的读者也对这部作品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卫念晓再次用她独特的写作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对西方哲学的独特诠释。”一个外国读者说道。
随着作品的大卖,卫念晓的名字彻底在国内外文学界站稳了脚跟。她开始收到各种各样的邀请,参加文学节、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
在一次国际文学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卫念晓站在舞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
“我从一个想要尝试探索哲学与文学融合的创作者,到今天站在这里,经历了很多的挑战与质疑。但我始终相信,文学和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都在探索人类内心深处的奥秘。”她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台下的听众们都静静地听着,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在这些活动中,卫念晓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一位来自法国的作家皮埃尔,他对卫念晓的作品非常欣赏,两人经常交流创作心得。
“卫,你的作品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东方文化和西方哲学。我在你的作品中看到了许多新的创作灵感。”皮埃尔说道。
“皮埃尔,你的作品也有着独特的魅力。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探索新的创作领域。”卫念晓笑着说。
在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中,卫念晓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她开始思考如何将更多的东西方哲学思想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以及如何让作品更好地在全球传播。
她的下一个计划是创作一部以爱与救赎为主题的作品,将佛教的慈悲思想、基督教的救赎概念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仁爱思想融入其中。
为了创作这部作品,她开始了一次环球文化之旅。她走访了许多佛教寺庙,感受那里宁静祥和的氛围,与僧人交流佛教教义中的慈悲与宽容。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里,她看到僧人们默默地诵经,为众生祈福。她坐在寺庙的角落里,静心聆听,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
然后她又来到欧洲的一些古老教堂,参加弥撒。教堂里的唱诗班歌声悠扬,教徒们虔诚祈祷的样子让她深受触动。
她与神职人员探讨基督教的救赎思想,了解它是如何影响西方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她深入到中国的古籍研究机构,查阅古代典籍,与国学大师们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仁爱思想。
所有这些调研和体验都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再次开始创作。
这一次,她笔下的故事围绕着一个经历了战争创伤的世界展开。主角是一个名叫艾丽的女孩,她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从此陷入了仇恨和绝望之中。
故事中,艾丽遇到了一位神秘的东方智者,智者用佛教的慈悲思想开导她,让她学会宽容和放下仇恨。同时,她也结识了一位西方传教士,传教士传达给她基督教的救赎概念,让她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自我救赎重新获得新生。
而在中国传统哲学的仁爱思想影响下,艾丽开始关注身边的人,用爱去温暖这个被战争破坏的世界。
在创作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卫念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三种哲学思想的融合需要更加精准的把握,同时故事的情节也要更加紧凑和感人。
她经常为了一个情节的设计而绞尽脑汁,为了一个哲学概念的准确表达而反复推敲。
稿子完成后,她先拿给身边的一些朋友和专家看。大家都被这个宏大而独特的故事所震撼,但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念晓,在三种哲学思想的过渡上,有时候会显得有些生硬。你需要再调整一下。”一位专家指出。
卫念晓仔细思考后,意识到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这些过渡部分进行润色和修改。
当这部作品终于准备出版时,已经距离她上次出版作品过去了两年。
出版社对这部作品寄予了厚望,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宣传。海报贴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线上的宣传广告也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