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汐在被含韵姐一番强行索要讲解报酬之后,衣衫凌乱、小脸发烫的回到小楼。
含韵舔了舔嘴角,“又是调戏成功的一天呢。”
……
回到生存基地。
李玄汐就着手准备起了接下来的规划。
福泽一方,李玄汐的目标自然不可能是修士。
东域修士人数才多大一点?
他们可没什么需要福泽的。
最佳选择只有凡俗城市。
当初前往宿昌城招收弟子之时,就曾听闻凡俗大旱蝗灾不断,灾民食不果腹。
像是黄玥师妹与王大龙兄弟二人,就是因为宿昌春夏大旱,粮食减产严重,又碰上冬天大雪,才不得不让他们拜入三元门。
当初也幸亏没遇上蝗灾,否则凡俗百姓日子又要难过几分!
若是能将这些问题解决,这不叫福泽一方是什么?
而且达成这一方法,难度并不高。
mc的水方块虽然只能在半径八格范围内呈方块形扩散,但胜在水源可以使用容器无限量获取啊!
虽解不了大旱,却能用于灌溉村中土地,也能避免百姓渴死不是?
而有了水源,接下来的食物就简单了。
只需围绕水源,再覆盖些耕地,按照mc耕地二三十倍速生长。
看似不多,但别忘了,这片土地全年无休,可以不间断的播种,只要中间不夭折,产出永远都是种子产量的极限!
葛师伯之前还惊喜告知,说是他尝试种植各种作物,产量都是普通作物的三到五倍呢!
李玄汐表示正常。
mc土地一平米160斤小麦了解一下?
正常耕地一平米连带秸秆能收获两斤就了不得了。
这才哪到哪?
天灾,无非就是口渴与饥饿罢了。
只要善加利用,什么天灾渡不过?
要是李玄汐没记错的话,现在这时间段,距离凡俗闹旱灾时间也不远了。
完全可以进行准备了。
至于李玄汐的首个试点区域,自然就是师弟师妹们的家乡——宿昌城!
原因无他,他在宿昌城早就留有[传输末影箱回家机]。
这不就可以把跑路时间省了?
……
李玄汐一路回到生存基地,之后就是搭建建造模板,用建筑魔杖进行复制。
到时带上材料,选好位置随手放置即可。
最终成品,李玄汐并没纠结太久。
整个[功德回收农场]只是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建造。
结构十分简单,总体材料就是[石砖12]、[雕文石砖4]、[石砖楼梯40]、[石砖围墙26]、[水1]、[耕地36]、[萤石2]、[避雷针1]构成。 耕地数量李玄汐并没有布置太多,三十六块耕地不多不少。
在超过二三十倍速的加持下,这三十六平耕地,完全可以当做九百平用。
再加上东域凡俗作物基本一年一熟,mc耕地站在全年无休的情况下,九百平耕地应该有普通两千七百平耕地的产量!
同时,再算上粮种三到五倍增幅,最少也是凭空给各个村子增加超十亩不会受到天灾影响的土地!
而且又不是每年都是灾年,它的主要用途还是预防蝗灾造成颗粒无收的情况。
正常年景用这片土地屯粮,到了蝗灾之时拿出应急还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李玄汐也想直接解决凡俗百姓温饱问题,奈何他如今材料不允许。
自当是以尽量少的材料帮助更多人。
李玄汐能做的极限,也就是让他们能在灾年过的好些。
不劳而获只能助长贪念,人性可经不起考验。
不过说到材料,他一时间又有些头疼。
主要还是耕地和水。
李玄汐考虑许久,还是决定将耕地事先挖好,然后用精准采集加连锁一次收取。
至于水,建筑魔杖可无法放置水源,所以他决定用冰块替代。
冰块在十二格亮度时就会融化成水源。
“完美,接下来就是材料收集了!”
耕地倒是简单,直接将泥土同化,锄头挖完铲子收集即可。
就是冰块麻烦了些。
直接用灵力召唤出来的冰块虽然属性与正常冰块大致相同,但这些冰块融化后直接就化作灵气消失了。
所以还是需要他手动刷冰才是。
李玄汐考虑片刻,在场地内制作出了一台半自动刷冰机。 之所以是半自动,主要还是冰块只有精准采集才能挖掘。
好在他还有连锁采集,加三十二倍速火把,倒不费什么事情。
李玄汐的材料准备时间用去了大半月。
除了那些石砖围墙,比较麻烦的他都准备了不少,放在魔法口袋存着。
[冰块4773]
[耕地]
[避雷针2179]
而这些避雷针的作用,主要还是起到震慑宵小之用。
再有就是酷炫。
避雷针需要的铜矿还是他专门去了一趟玄薇城买来的。
不得不说,玄薇城之人就是热情,只是说出需求不过半天,就给他凑了两个仓库的铜矿原石。
“出发!”
如今时节也到了仲夏(五月)。
正是每个夏季最热的时期。
如此也能最直观的看到哪片区域受灾。
将手中改名“宿昌城”的下界之星丢入[传输末影箱]中。
李玄汐身形瞬息出现在了宿昌城郊外一处山壁内。
熟练的补上末影珍珠,这才挖开石壁来到山体之外。
只是一出石壁,他就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连空气都有些扭曲。
周围光秃秃山包上,本就不多的绿植也都蔫了吧唧半死不活的样子。
至于地上零星植被,基本都是耷拉在地上枯黄大半。
虽然温度对他来说,和正常没什么两样,但他明显能感觉到,还是位于山巅的三元门更加舒适。
李玄汐踏云而起……
飞上高空后,他身形极速拔高,将这片区域一览无余。
李玄汐发现情况比想象中的好。
如今宿昌城外并没有流民出现。
宿昌城周围的几条水源并未枯竭,不过看那已经用宽敞河流变成溪水潺潺的样子,显然也撑不了太久。
还能看到源源不断的百姓或是提桶挑担,或是牛车驴车打水返回自己的村子灌溉土地。
他来之前问过杨寻。
从杨寻口中得知,宿昌城作为旱灾蝗灾的重灾区,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基本就是常态。
周围村子依水源而建。
小旱的情况下,仲夏时节有一半村镇河流都会干枯。
大旱更是除了河流主干,尽数枯竭!
显然如今就是杨寻师弟口中的“小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