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纤纤素手轻轻抚过面前的蓝宝石,她语气徐徐的对身边侍奉的白露道:“过些日子就是父亲五十整寿了,虽说大郎去了还不到一年,可父亲的五十整寿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我新做的冠子就差一颗瞧着顺眼的宝石呢,这蓝宝石的水头真不赖。”
白露赶忙迎合自家主子:“这蓝宝石若镶嵌在太子妃那顶新冠子,妥妥的点睛之笔啊。”
“好一个点睛之笔,我们白露口才越发的好了。”太子妃的话里既有夸赞,当然也有主仆之间的调侃之意。
大燕朝从太祖开国便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未能完全落实,太祖皇帝是行伍出身的,他奉行的政策虽注重文治,士大夫同天子共治天下,但武人却不是完全没有地位的。
太祖皇帝不放心跟随自己打天下的那些武将兄弟们,他用杯酒释兵权这相对温和的手段收回兵权,当需要这些武将们的时候他还是能够放权给他们,他们也算做到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多咱等文弱书生出身的太宗皇帝篡位后,太宗唯恐追随太祖打天下的那些武将们有反叛歹心,加上他确实不擅武,故而利用各种措施狠狠打压武人,提高文人的地位,自太宗开始重文轻武彻底得到了落实。
太宗不放心武将,武将在外打仗都不能按照战场的瞬息万变自由调账作战方略,而是得按照皇帝给画的作战图纸来进行作战,皇帝又没亲临战场,他又怎知这仗该咋打呢?就算皇帝御驾亲征,他若不懂作战的话胡乱指挥的结果不言而喻。
大燕国力并不弱,之所以一直受蛮族的鸟气,不光是因为蛮子太能打,更不是因为养马的区域被蛮人所控制,根本的原因还是大燕朝制定的一系列对武将的各种打压政策,让会打仗的武将也有劲没处使,不懂打仗的书生皇帝各种瞎指挥,以及不能做到知人善任,对武将的过分猜忌。
从而导致自太宗篡位一直到今上上位这一百来年里朝廷在蛮子手底下吃了多少败仗啊?遇到强大的北蛮打不过,最憋屈的就连盘踞西北的小股势力党项人都层让大燕自太宗至仁宗这三朝皇帝头疼不已,朝廷在西北损失惨重。
真宗皇帝更是写了一首《劝学》诗,不光督促年轻人读书上进,更是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用到了极致。朝廷的风气使然,哪怕是商户家的奴仆也都不是睁眼瞎,能识文断字,更别说官宦门第了。
太子妃身边的侍女们虽不是都满腹诗书,但是《女训》《女戒》等女子所读的书,以及《千字文》《百家姓》也都通的。
虽说将门出身的胡佩瑶不喜读书,但她肚子里的墨水也是不少的,只是跟梅蕊这种博闻广记的比的话显得有些才疏学浅罢了。
大郎的腮腺炎没几日就痊愈了,宋嘉佑看到小家伙又能蹦能调,生龙活虎了,他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殿下,大郎已经好了,往后您是不是又不爱来妾这里了?”胡佩瑶半是娇嗔半是促狭的问着。
宋嘉佑从容的同胡佩瑶四目相对:“怎会呢?瑶儿越发的稳重成熟了,可见是长大了。长大了是不是就不该跟小孩子似得总拈酸吃醋了?”
胡佩瑶骄横一声,头微微一晃,玉簪上垂下的流苏左右摇摆:“殿下就是不喜欢妾了,梅蕊也不是孩子了,殿下这大半年总朝她那里钻。也不知道梅妹妹的落梅居到底有什么吸引殿下的,殿下怎就去上瘾了呢?”
宋嘉佑继续迎着胡佩瑶变得微微哀怨的美眸坦然道:“梅蕊很有趣,瑶儿若是多读几本书的话,你也会有趣的。马上端午节了,瑶儿若是想家的话就回去省亲,悄悄的去,别兴师动众的。回头我同太子妃商量一下,让你们这些娘家在汴京的都回去瞧瞧。”
一听能回娘家省亲,胡佩瑶瞬间眉开眼笑:“妾已经几年没回娘家了,妾就知道殿下最是体贴。殿下,妾听说太子妃新做了一顶冠子,妾也想要。”
“回头让苏木给你送一斛珍珠跟两颗宝石。”宋嘉佑还是乐意适当的满足身边女人一些不太过分的要求的。
他还想利用胡佩瑶来削弱大家投在梅蕊身上的目光呢,他自是能尽可能的对胡佩瑶有求必应的。
次日,宋嘉佑去锦华阁用膳就同太子妃商端午之前许娘家在开封的几位娘子省亲,这些里也包括太子妃:“我记得坠云轩的许氏是桂枝姑姑的养女,她也算娘家在开封了,赏赐她两匹料子让她做衣裳,具体的琼娘做主即刻。”
“妾都听殿下安排。”太子妃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昨晚太子宿在胡佩瑶那,今天就提省亲的事,她觉得八成是胡佩瑶吹的枕头风。
上午苏木给胡佩瑶送去了一斛珠,两颗猫眼石的消息自然没瞒过太子妃。
加之太子这会儿又着重表达了对许姑娘的关照,太子妃心里头就更加的不痛快了。
“殿下,坠云轩两位妹妹入东宫的时日不短了,她们的规矩也都学的差不离了,妾瞧着她们能侍寝了。”太子妃话中的试探太过明显。
等漱罢了口,宋嘉佑才咸咸的回应太子妃的试探:“既然琼娘觉得她们的规矩还不错,等过了端午再安排。”
虽然宋嘉佑没说安排什么,不用猜也知道太子的意思是安排两个新人侍寝啊,她们一旦侍寝了,就能给于相应的位份了。
等太子离开后,太子妃由白露扶着去里头歇息,她嘴里轻轻您按着:“都说太子不好女色,若真的不好女色又怎会这般急不可耐的想要两个新人侍寝呢?她们不过是太后赏赐的宫女罢了,未必就非得侍寝啊。”
虽然太子妃已经不执着跟太子的情情爱爱了,但她却不希望后院里被太子染指过的女人太多,无关风月,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三郎再多几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