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四皇子倒霉
作者:蜀中说书人   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最新章节     
    两边互不相让,这要是退了,就要承担上不义之名。
    中原这边,怕师出无名。
    吐蕃那边,怕中原借此出兵。
    吵了许久,中原这边的证据确凿,吐蕃那边却找不出有利的证据反击。
    特别是,中原朝廷给出了吐蕃侍女的罪词,吐蕃公主之死,其实是死于吐蕃王的命令,目的就是为了要挟中原朝廷。
    吐蕃使臣不敢相信,要求将吐蕃侍女带回去审问。
    大理寺这边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但同意他们去天牢那边,一同审问吐蕃侍女,是真是假,一问便知。
    此事,确实是从吐蕃侍女审问出来的,大理寺这边不惧,就让吐蕃的使臣,死个明白。
    吐蕃的使臣去了天牢,亲口从吐蕃的侍女口中,问出了吐蕃公主死亡的原因。
    “公主出嫁前,王向我们下了命令,公主不能嫁给中原的皇子,要让公主为吐蕃奉献,公主便选择了自缢,这样我们才能跟中原朝廷要盐、要茶,要丝绸跟瓷器,还要跟中原人签下互不犯边的协议……”
    这些话,吐蕃侍女已经说过无数次了,因此在吐蕃使臣询问的时候,她便全说出来了,只求不再受折磨,能及早结束这痛苦的人生。
    吐蕃使臣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也不敢接受。
    双方经此事拉扯,吐蕃使臣也看出来了,中原这边已经起了出兵的念头。
    吐蕃派来的使臣,是吐蕃王的心腹,知晓吐蕃王并没有开战的意思,更准确的说,是不敢开战,吐蕃使臣的想法就是拖下去,拖到秋日,吐蕃那边天气恶劣,秋后就开始变天,寒风呼啸,不适宜用兵。
    吐蕃使臣不肯正面回应,采用拖字诀,鸿胪寺这边,被勋贵朝臣施压,不停的跟吐蕃使臣拉扯。
    朝会之上,武将也不停的叫嚣出兵。
    皇帝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勤政殿内,皇帝翻看着一本本上书出兵的奏折,脸色越来越黑。
    夏守忠看看兕姐儿,兕姐儿轻轻摇头。
    夏守忠从腰间拿起机械表看了看,已经到了申时,陛下还没有用午膳,再等下去,都快到晚膳的时间了。
    “陛下。”夏守忠出列,硬着头皮道:“已经申时了,陛下还未用午膳,御膳房那边准备了一些爽口小菜,陛下可要用些。”
    皇帝这几日心情不好,影响了胃口,时常错过膳时,夏守忠作为御前总管,管理皇帝衣食起居,只能冒着圣威劝谏。
    皇帝没有言语。
    夏守忠再看看兕姐儿,兕姐儿便上前道:“陛下胃口不佳,想来是苦夏,不如用些小米粥,咗以爽口小菜,想来是能入口的?陛下勤政,也当以身子为重,江山社稷可离不开陛下。”
    兕姐儿知晓皇帝吃不下,是因为朝廷逼着陛下出兵,但她贴心的为皇帝找了个苦夏的借口,又以江山社稷劝皇帝,刚好搔到皇帝的痒处。
    皇帝“嗯”了一声,夏守忠听见了,就欢喜的叫人传膳。
    兕姐儿便退后,默默的处理事务。
    夏守忠瞧见她如此稳重,心中不住的感叹,这丫头,是个干大事的。
    要知道,不是谁都敢冒着圣怒,出口劝谏的,更重要的是,也不是谁都劝到心坎的。
    这丫头,不仅敢,还把准了陛下的脉搏,难怪陛下会将后宫的部分权柄分给她,显然是极为宠信的。
    御膳房端来膳食,虽然说只叫了小米粥跟爽口小菜,御膳房那边也不敢疏忽,备了七八样小菜,小米粥也分甜口跟淡口的。
    宫娥端着膳食,夏日炎热,宫娥穿得清凉,裙摆似莲花一般散开,抬步,依次迈入殿中。
    火红的裙摆飞扬,木棉风风火火的进了正屋。
    “奶奶,三皇子府那边传信,三皇子的身子,亏空太过,怕是撑不了多久了。”木棉焦急道。
    徐乐闻言,便道:“三皇子自己可有察觉?”
    木棉摇头:“我们的人一直用虎狼之药吊着三皇子的气机,三皇子每日里精神翼翼,精神比往日里更好,还以为自己的身子好了不少。但……七巧那边说,三皇子在床上已经……”说着摇摇头,这种床笫之事,她说不出口。
    徐乐道:“既然已经吊不住他的命了,那便断了三皇子的药,不过……不能让他白死,太子、四皇子、五皇子,总得带一个走。”一个将死之人,因着不甘,能做出许多疯狂的事情。
    木棉小声道:“三皇子府的医师,跟五皇子府沾点关系。要不要……”将锅甩到五皇子头上。
    不管是真是假,像三皇子这种情况,眼见着身子骨好起来了,突然就要死了,换谁也想不通,到时候发起疯来,带走一两个人也正常。
    “嗯,就这样办吧,再将四皇子府的人跟吐蕃那边勾连的消息传出去。本来是想着借着吐蕃公主,让三皇子算计一把吐蕃公主,除去五皇子、四皇子,再挑起两国争端。现如今吐蕃公主死了,但兜兜转转,计划还是回到了原位。”不仅回到了原位,还出乎徐乐意料的,死了一个六皇子。
    木棉应下,四皇子府的人跟吐蕃勾连,还是底下人意外查到的。
    四皇子与白家关系紧密,吐蕃当初策反白家军的时候,倒是买通了两个书吏。
    这书吏倒是有些造化,能力也不错,后来四皇子被封为郡王,为了跟白家拉近关系,请白家为他推荐两个典簿。那个被吐蕃买通的书吏,因着在边疆立过不少功,就被白家推荐到了四皇子府上。
    徐乐觉得,四皇子死得倒也不冤,这样重要的掌事典簿也不查一查,是特别信任白家,还是觉得白家不敢对自己有异心?
    本来还想着,四皇子这人德行无甚大错,又没有担当什么重任,不好解决,不想在算计吐蕃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枚钉子。
    这朝局已经这般乱了,那就让它更乱一点,六皇子之死,陛下没有找到发泄口,四皇子府典簿私通外敌,正好撞在枪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