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刚刚苏醒,并不能过于劳累。
他处置了主谋后,又点了几个官员的名字,他们向来与朱允炆亲近,这几日上蹿下跳的,朱元璋便把他们流放到边关。
做完这些事情后,便挥挥手,命群臣尽皆退下。
朱权默然,昨夜事发突然,他昏迷后,并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只知道醒来后,有几个太医在为自己包扎伤口。
后来,朱权从郭宁妃的口中得知,是蒋瓛率领锦衣卫前来,迅速扑灭了这一场叛乱。
御马监中的所有蒙古人,均已处死。
问起朱允炆的下落,郭宁妃犹豫再三,声称朱允炆深知罪孽深重,不愿苟活,便挥刀自杀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权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不相信朱允炆有这样的勇气,最大的可能,就是蒋瓛抓住了朱允炆,然后交给朱元璋处置……
而朱元璋这位心狠的帝王,真的能下定决心,对自己的亲孙子下手吗?
朱权深呼一口气,或许朱允炆自杀身亡,是最好的结局。
他也相信,朱元璋会让朱允炆彻底消失的,看着这位步履蹒跚的帝王,朱权抿了抿嘴,最终也没有问朱允炆的结局。
回到府邸,姚广孝立马凑了上来。
从朱权口中,得知了这两日发生的事情,姚广孝捶胸顿足,感慨道:“殿下啊,您为何没带臣一起去呢?”
“带你做什么?你很能打吗?”
姚广孝叹道:“臣想瞧一瞧,那些大臣狼狈的模样……殿下君临天下,气度非凡,那样的场景,群臣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吧。”
“姚广孝,如今殿下只是太子,并非皇帝,不能称呼为君!”
王艮立马纠正了错误。
姚广孝轻咦一声,不屑的笑道:“殿下在我心中,就是当之无愧的皇帝……若非殿下之智,恐怕太上皇早就被乱刀砍死了!”
姚广孝如今愈发嚣张,开口已经称呼朱元璋为太上皇了。
王艮气急败坏,在朱权身旁说着话,大意是列举姚广孝的罪状。
那些被朱权筛查一遍,忠心耿耿的属官们,得知朱权回来的消息后,也纷纷赶了过来。
方孝孺、杨士奇、解缙等人,围在了朱权身旁,此时的朱权十分疲乏,脱着身上的盔甲,露出那缠满臂膀的绷带,惊诧了一众属官。
只看这身上的伤势,也能明白昨夜有多危险。
朱权摆摆手,笑着说道:“无碍的,这些都是小伤,当初本王刚就藩时,十来岁的年龄就上阵拼杀了,什么阵仗没见过?本王说得对吧,道衍?”
轮到姚广孝吹嘘了,他却一反常态的点点头,颇为心疼的看了朱权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这几日来,虽然发生了大事,但是对咱们也是好事。本王能看清朝中的这些官员,哪些是向着本王的,哪些是有异心的。”
“之后,朝中会空出许多官职……本王打算将你们安排进去,方卿啊,你资历深厚,又知晓礼法,如果任命你为礼部尚书,不知如何?”
方孝孺一愣,旋即平静的应了下来。
“王艮啊,你去户部吧,户部是大明的钱袋子,你做事稳妥,去辅佐尚书卓敬,本王信得过你。”
朱权再度开口,王艮点头称是。
“还有杨士奇……”朱权看了他一眼,笑道:“诸多属官之中,本王最看重的就是你,擅长谋划,要不去刑部吧,担任侍郎之位,历练历练。”
杨士奇很惊诧,不知道朱权看重了他哪一点。
“是。”
解缙疯狂向朱权使眼色,示意自己也想进步。
朱权倒不是看不起解缙,主要是解缙治书还行,可要是当官,恐怕会捅大篓子。
以朱权的想法,今后等自己继位后,便让解缙主持编纂一本百家之书,容纳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
名字就叫做朱权大典。
“谢学士啊,本王记得你在翰林院吧?好好教书治学,以后还有大用。”
解缙立马急了,开口道:“当然了,这教书育人也没什么不好,但政坛对于我来说,可以更加的海阔天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