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那个皇室神童又出现了
作者:骐翼   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最新章节     
    朱勔被弹劾之后,朝廷动作很快,开始查抄朱家在京城的财产。
    好多朝内官员都暗自猜测:官家大费周章,绕着圈子把陈瓘召回,这是动了心思要惩治朱勔。
    前段时间官家在宴会上握住朱勔的手,说他是忠臣,当众以示恩宠,这是为了稳住他,麻痹他。
    朱勔在江南胡作非为,激发方腊造反,出事之后,他在京城广撒银子,动用各种关系帮助遮掩。
    后来遮掩不住,他的同党们竟然胡编,说方腊是在水边看到自己倒映的影子穿龙袍,戴冲天冠,才起造反之意的。
    这造反理由也太可笑了。
    要是没有朱勔在江南横征暴敛,江南百姓谁会支持方腊造反?方腊那十几万大军是怎么来的?
    还不都是朱勔逼出来的。
    如果动朱勔,朱勔身后的宰相王黼和太尉梁师成一定会保他。
    看在朱勔身后两位高官的面上,也没人敢动朱勔这个“江南王”。
    但是最近风向有变。
    王黼和梁师成突然被官家赵佶冷落了。
    受冷落之后,世态炎凉,高太尉、蔡太师、童大帅都在努力撇清和这二人的关系。
    那就是说,连朱勔背后的王黼和梁师成,都要地位不保了……
    想通其中的道理,官员们纷纷上书,参奏朱勔的不法行为。
    在这个揣测圣意的时候,既然有人觉得已经找到答案,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下手比陈瓘还狠,出手比陈瓘还重,甚至参奏朱勔是要和方腊里应外合,联合谋反。
    上书的人一多,连高太尉、蔡太师、童大帅手下的人,也都落井下石,跟着狠踹上一脚。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朱勔的同党,刘豫、赵霆等人,也都被一一弹劾。
    好多弹劾的罪状,连陈瓘都感到荒唐。
    面对铺天盖地的讨伐,王黼和梁师成只好选择低调,免得这把火被烧到自己身上。
    就在这个特殊的时节,身穿道袍、手拿拂尘,一身道士打扮的赵子俞,神奇地出现在东京汴梁城街上。
    和他一起走在街上的,还有他的哥哥赵子崧。
    他们一起前往皇宫的路上。十来个武艺高强的卫士,分散在周围,悄悄的护卫着。
    “你这样突然道士打扮出现,还跟我一起进宫去见官家,会不会有点突兀?”赵子崧问他弟弟。
    赵子俞笑道:“现在朱勔全面倒台,我突然出现,正好也可以给朱勔再加上一条罪状。
    他勾结方京,想在润州害死我,只有物证还不够,现在他被朝廷查处,受害人亲自站出来指证他,谋害皇室的罪名坐实,我亲自给他最致命的一击,送他归西。”
    赵子崧:“你不怕别人追究你弃官逃离之罪?”
    赵子俞笑的一脸无赖:“我是被朱勔追杀手段逼的啊!不得以弃官出家,当了道士躲藏起来,不然就要被他灭口了。
    把皇室人员都逼成这样,这罪名——足以判他凌迟了。”
    说到最后一句时,赵子俞脸上掠过一丝狠辣。
    从穿越过来就被追杀,现在终于可以报了当初的谋害之仇。
    “要是官家背后还袒护朱勔,重抓轻放呢?”
    “那我就大闹,说是官家背后指使朱勔杀我,想再来一次烛影斧声。”赵子俞一脸坏笑。
    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一定要弄死朱勔这混蛋。
    “你不怕别人用其他理由弹劾你?”赵子崧还是有点不放心,大宋的官员喜欢互相攻讦,还特别会无中生有的编织罪名。
    “谁现在敢弹劾我?谁在朝堂上攻击我,谁就是朱勔的同党。我不介意别人攻击我,这个时候还敢跳出来的,正好找机会一并除掉,免得影响我做大事。”赵子俞说得轻描淡写。
    吴用、柴进。刘慧娘等人,经过反复商讨,都认为现在是赵子俞露面的最佳时机。
    公开出来露面,指证朱勔罪状,借大宋朝廷的手弄死朱勔,除了震慑对手,还能收获江南的民心,甚至方腊的余党,都会因此更加归心。
    在江南群山中打游击的方七佛就公然放话:谁能弄死朱勔,谁奉谁做他们的新主。
    赵子崧又说道:“你们给我的上书内容,只有镇江的局部经济建设,我看过你们的江南开发计划,很宏大的内容,为什么只给我镇江一地的,是因为我只出任镇江府吗?”
    赵子俞道:“还有一部分杭州的,我们找了个渠道,给了陈瓘的儿子陈正汇,陈正汇已经被任命到杭州去做官。
    我们在苏州、常州、还有部署,会有不同的地方官送上江南各地的开发计划。
    你们这些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计划,侧重点都不同,各地的拼起来,正好是完整的整体开发计划。”
    赵子崧:“整体事关太大,也是要有人从中协调的啊!”
    赵子俞又笑:“朝廷里的人也不都是傻子,他们看了各地的计划,受到启发,自然会把计划拼成一个整体的。
    你要相信王寅和娄敏中,他们有能力让朝廷中人认为:这计划是朝中人自己领悟的,和下面人无关。
    既然是朝中人自己总结出来的总体计划,朝廷中的人自己不用我们督促,就会督促我们执行的。
    这样一来,大哥你不会因为计划太全面,被官家猜忌本事太大。
    你们上书的计划刺激了朝廷的灵感,他们还会觉得你们这些地方官有能力,是个尽职的好手下,只是能力比上面人还差一点,无法威胁上面人的地位。你的地位就会更稳固。”
    赵子崧瞪大眼睛,像是不认识这个亲弟弟:“子崇,你这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赵子俞:“在江南战场上摸爬滚打,要是没点本事,我早就不知死多少回了。死人堆里打滚,总得学点生存的本事。对了,哥,进宫之后,在官家面前,你就不能叫我子崇了,要叫改过的名字——子俞。”
    赵子崧:“这个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接着他又说道:“其他事我现在都不担心,只担心你的筹钱计划。虽然你的江南赚钱计划也不错,但是要从京城找达官贵人、皇室亲戚筹钱,还要筹一百万两银子的巨额,然后每年还两倍的利息,这利息都还了,哪里还有什么盈利?”
    赵子俞:“哥,实不相瞒,我说的高利借贷,不是做生意用,是要对东边海外的一个岛国用兵。只要一年内打败东边的那个岛国,占据当世出产量最大的两个银矿,每年挖出一千万两银子,都是小意思。
    再说了,高利的借贷,如果每年还的及时,还会引得京城达官贵人们争相投资,投入更大的本钱供我去使用。我明年按时还上利息,这么容易的赚钱方式,他们会连本带利,更加倍疯狂投资我生意中的!”
    赵子崧:“我担心的就是这个,你那边要是出点差池,一时还不上,我们该怎么面对京城的众多达官贵人?”
    赵子俞笑得更深沉了:“哥,这些达官贵人太昏庸,天天在京城纸醉金迷,奢侈骄淫,即使他们不把钱借给我,也会被别的坏人抢走。与其财富集中在京城,最后便宜了其他坏人,不如当作借款,全给我使用。起码,我能保护这个大宋天下。
    还记得我让你把咱们家族亲戚朋友,全都迁出汴梁城避祸的事吗?再等几年,说不定京城会有什么变故发生。我们要为这个变故做好准备。”
    赵子俞此时心里在想:等到靖康之变来临,京城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都会被大金国押到北边五国城去喝凉风,这个借来的钱,根本不用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