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死海篇
作者:叶枫FiyHqy   社会万象最新章节     
    死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25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时期,当时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使得地壳发生了激烈的变动。在这个过程中,欧亚板块逐渐向东推进,使得东非大裂谷的破裂扩大,由此形成了死海盆地。
    死海盆地由东北部的阿拉伯板块和西南部的非洲板块的相互作用形成,其构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壳下降:死海盆地因为地质构造的影响而发生地壳下降,而沿着盆地的周围则出现了相对较高的山脉,这种地质构造的形成被称为“盆山构造”。
    2.地质构造复杂:死海盆地由于位于东非大裂谷的交汇处,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地震和地壳的运动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众多断层和裂谷。这些断层和裂谷不仅影响了死海盆地的地形和地貌,也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构造产生了影响。
    3.多层地质构造:死海盆地的地质构造非常多样化,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其中,地壳由岩石和沉积物组成,而地幔和地核则主要由高温高压的岩石组成。
    所以说死海盆地是由地质构造的复杂作用和多层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形成的。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也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地方。
    死海之所以被称为“死海”,是因为其极高的盐度使得大部分生物难以在其中生存。死海的盐度是普通海水的8.6倍,这导致了湖中几乎没有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岸边也几乎没有植物生长。此外,死海的名称也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它位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30.5米,其湖岸也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因此有“世界的肚脐”之称。
    死海流域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战争,其中最着名的是犹太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66年至70年,是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一次大规模起义。战争的起因是犹太人对罗马帝国的税收政策和宗教政策的不满,以及对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的反抗。
    在这场战争中,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和其他城市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与罗马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罗马军队在公元70年攻占了耶路撒冷,并摧毁了犹太人的圣殿。这场战争导致了犹太人的大规模流亡和散居,对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死海流域还发生过其他战争和冲突,例如在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和英国在该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最终导致了该地区的政治和领土变化。
    死海流域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地方,以下是一些着名的传说:
    索多玛与蛾摩拉的传说
    据古代经文记载,索多玛与蛾摩拉这两座城市曾位于死海附近,被描绘为罪恶滔天的堕落之地。居民以淫乱和道德败坏而闻名,上帝决定对其进行惩罚,两座城市被彻底毁灭,并在相对位置上形成了一个湖泊。这个故事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所共鸣,被看作是对道德败坏的警示。
    死海不死的传说
    公元70年,罗马军队在攻打耶路撒冷城时,统帅狄杜下令将战俘投到死海里淹死。不料这些俘虏投入死海后,竟自己浮了起来,并且被风浪推回岸上。狄杜大怒,以为是军官说谎,就亲自去海边监督行刑。当被镣铐捆绑了手脚的战俘再次被投入死海后,他们很快又浮出水面,有的还在水面上翻身坐起来。看到这情形,狄杜以为是神灵在保佑他们,便不敢再坚持处死战俘,而下令赦免并释放这些战俘,这就是死海不死的由来。
    死海的形成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告知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瞬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水喝,也没有水种庄稼。
    死海古卷的发现
    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库姆兰,当地牧民在放羊的时候不经意发现了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或称死海经卷、死海书卷、死海文书),是为目前最古老的希伯来圣经抄本(旧约)。这些古卷的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揭示了被遗忘的古老文明和圣经中的未知篇章。
    死海流域的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红海—死海管道
    以色列和约旦联合公布了红海—死海管道建设的招投标项目书。该项目旨在通过铺设四条管道将红海水引入死海,以拯救死海。首条管道全长200公里,全部铺设于约旦境内。该管道工期3年,并将在约旦亚喀巴市建设一家海水淡化厂,以色列阿拉瓦地区和埃拉特市将购买该工厂供水。作为交换,以色列从加利利湖向约旦北部地区供水。该海水淡化厂将采用(bot)方式建设。该工程耗资4亿美元,以色列方面希望资金来源为拯救死海的捐赠,目前包括法国和日本等几个国家政府已表示了愿意予以财政支持。
    2. 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建设了北水南调工程,将约旦河水引入西部和南部人口聚居区,以减少对约旦河水的利用,从而拯救死海。
    3. 治理对死海矿物质的开采
    死海不仅富含盐类,还富含很多矿物资,为了攫取利益,死海周边出现了很多工厂。一些工厂生产技术落后,采用了直接蒸发的方式获取矿物资,加剧了死海水位的下降。因此需要治理这些落后的工厂,即使继续开采矿物资,也应该改进工艺。
    4. 引水拯救死海
    死海南部靠近红海亚喀巴湾,为了拯救死海,一些学者提出了修建运河的构想,从红海引水进入死海,提高死海的水位。虽然死海是咸水湖,盐度比海水还要高,但仍然不能将海水直接引入死海。据科学研究,如果将红海的海水直接引入死海,会在死海之中生成石膏晶体,导致红藻类繁殖,进而会改变整个死海的生态。因此不能直接将海水引入死海,需要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将红海的水淡化之后,通过运河引入死海。这个工程无疑非常浩大,约旦和以色列无法达成一致,因此很难实现。
    以上是死海流域的主要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对于拯救死海具有重要意义。
    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其气候特点受到地理环境的显着影响。死海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而南部和东部地区则属于半干旱到极度干旱的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1.干燥舒适:湖泊境域内全年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舒适,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陆地气压。
    2.蒸发率高:年蒸发量为17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高达45%~50%。
    3.降雨量少:死海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50毫米,且大部分降水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之间。
    4.光照强度低:每年光照天数多达330天,并且太阳光线光路长度最长,导致空气分子、水蒸气和气溶胶的散射增强。
    5.气温变化:该地区冬季温暖无冰冻,平均气温在14c~17c,夏季炎热,平均气温是34c,最高可达51c。
    6.水温变化:表层(40米以上)水温为19c~37c,深层(40~100米)水温为22c。
    气候对死海的影响
    死海的高蒸发率和低降雨量导致其水位下降,同时也使其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之一。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也为死海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地理特征,如盐田和泥滩平原。
    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此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死海。
    死海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多样性
    死海的水位下降直接影响了其生态多样性。许多生物,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都依赖死海的水源。随着水位的下降,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正在被破坏,导致生物数量的减少。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物种,如当地特有的生物种群,这种影响可能是致命的。
    2. 土地盐碱化
    水位下降也导致了死海周围土地的盐碱化。由于水分的蒸发,盐分在死海周围的土壤中积累,使得这些地区的土地变得更加盐碱化。这不仅影响了土壤的质量,也影响了当地农业和植物的生长。
    3. 气候稳定
    死海位于地球的最低点,它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有助于稳定周边地区的气候。随着水位的下降,这种稳定效应可能会减弱,导致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更加剧烈。
    4. 人类生活和生计
    死海的水位下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计。许多社区依赖死海的水源进行农业和渔业活动。随着水位的下降,这些活动可能会受到限制,导致社区的经济状况恶化。
    5. 生态系统崩溃
    如果死海完全干涸,其独特生态系统中的细菌、藻类和其他生物将会失去栖息地,可能导致它们的灭绝。这将是一场生态系统崩溃的故事,对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产生巨大的冲击。
    6. 当地经济影响
    死海是该地区农业和经济的重要资源,它提供了灌溉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如果大海消失,当地经济将会崩溃,人们将失去重要的收入来源,这将对数以千计的家庭和社区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7. 环境问题
    作为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天然汇聚地,死海的存在阻止了这些化学物质进入周围环境。然而,如果死海消失,这些毒素可能会被释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这将是一个环境灾难的开始,将进一步威胁地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死海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态多样性、土地盐碱化、气候稳定、人类生活和生计、生态系统崩溃、当地经济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等。因此,保护死海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