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学前 第四节 你这是在询问吗?
作者:境由心转88zp   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最新章节     
    2021.8.23

    随着儿子的慢慢长大,我发现他在做事情的两个方面很让我抓狂:一个是做一件事情迟迟不做,总是拖呀,拖呀,拖到最后说忘记了;一个是不看时间,虽然有表,有闹钟,有手机,他就是不看时间,于是时间一点点流逝。也许这就是一个事情,就是时间与他的关系。

    当然这个关系对于儿子自己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本来做事比较着急的他的老妈---我来说,就是个大问题了。经过了这两年多的历练,我已经有了很“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是会容易和他急。

    自从他长大,他就会把自己的门关上,不让父母进入,即使他知道我们也不会翻他的东西,但是他就是要关上。于是关上门,我也不知道他在干啥,那么需要等待的事情就会因为我的“两眼一抹黑”就显得更加着急了。这次冲突就是这样而起!

    我们来广州才几天,从家里也快递一些东西来到住的地方,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收拾。

    所以这几天我就在紧锣密鼓地收拾,因为要吃饭,要睡觉,要先让自己住下来;然后要洗头,要清洁,再让家里干净起来。

    儿子呢?

    当然就是一如既往地慢悠悠地,慢腾腾地,听不到门里的声音,不知道他在做啥,但是可以听到音乐声不断,偶尔也有学习英语的声音,再就是静寂,什么声音也没有。

    下午的时候,儿子说“半个小时之后我收拾”,我回答“好”,心想,不错,还主动表示要收拾。

    过了半个小时,没有动静,我等了一会儿。

    还是没有动静,我告诉自己要有耐心,又过了一会儿。

    还是没有动静,于是我对自己说“再等等”,又等了一会儿。

    然后,我就没有耐心了。

    于是,我大声说“你是不是又在看手机了?”

    儿子回答说“没有啊,我在看书”,俨然一副口气不好的样子。

    我说,“我就是问一下?”

    儿子说:“你这是在询问吗?你说的是:你是不是又在看手机了?”

    我突然就捕捉到孩子的意思了。

    我说,“如果我说,你是在看手机吗?这就是询问。可我刚刚是说,你是不是又在看手机了?这是反问,不是在询问。”

    儿子没有回答,看来我说对了。

    我立即就明白了,我不是询问,我在反问,同样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情绪。

    询问是情绪比较平静地在问,而反问常常带有责备的意味。

    我这句话就是,其实是责备他,肯定就是在看手机,所以时间过了也不知道,都不收拾了。

    但是,我怎么能判断他一定在看手机呢?---不能。

    也许上上次是,上次是,但这次就不一定是。

    实际上我常常会猜错他正在做的事情。

    -----------------------------------------------------------------------------------------------

    成人与成人相处时常会进入这种模式,尤其夫妻相处,因为太熟悉了,知道对方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刚说出话来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甚至还没有说话就知道了。我们常常用老眼光去对待对方,所以夫妻之间的困难往往很多年都一样,因为我们都一直以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对方,自己没有变,即使对方变了,我们也看不到。

    但孩子的出生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每天都在变化着。小时候身体的变化比较多,大一些情感的变化比较多,而到了青春期,情感和思想的变化都很大。每天,每时,甚至每分孩子都在变化着。

    可我们还在用老观点看他,当然看不准了。

    所以孩子总在问我们“妈妈,你看到我了吗?”“爸爸,你理解我了吗?”

    我确实总也搞不懂他,但我愿意去搞一搞,就算最后也搞不清楚,但也要让我多理解他一些。

    谢谢儿子,你的成长让我看到了人事物的变化。

    也许,我也要用这种方式来重新看待我周围的人,而不是我以为的那样。

    ----------------------------------------------------------------------------------------------

    第二个点,是在我自己。

    我对我说话的方式太习惯了,都没有意识了。我喜欢用反问的口气,我以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直到孩子长大之后,儿子曾经给我提过几次;还有我和老公吵架的时候,听到老公说话,有的时候就是立刻腾得一下火冒三丈,为什么呢?我原来没有去深究过,也没有去找根源,直到后来我才发现他也喜欢用反问的语气说话,而且比我更甚。

    原来如此!我用反问的语气说话,给对方带来了责备,抱怨,和不舒服的感觉。

    原来我完全不知道。儿子曾经就说过,最不喜欢妈妈说他;我以前的学生也说过,最怕被我这个老师说。我还很奇怪,我没有觉得我在说他们呀,我明明在试图理解他们呀。所以这些无意识的习惯恰恰暴露了我的内心,无论我表面上要做到如何理解孩子们,但心里没有做到,那些心里的数落就通过无意识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所以,如果我的心性没有变,再用更多的表面上的,头脑上知道的东西来假装都是没有用的!即使参加了再多的培训,学习,得到专家的指导,但是自己的内心没有变化,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是没有用处的;不仅没有用处,而且常常会起反效果,迷惑住了自己的眼睛。)

    对自己的说话要有意识,这是昨天这件事情给我的最大的教训。

    在说话前,停一停,感觉一下,自己想表达什么,是不是自己有情绪,如果有,就更需要停下来,看到自己的感受。也许过几秒钟,再去说出自己的话。

    对于说话,我也有很多体会,因为我儿子最烦我啰嗦,我也确实啰嗦,连老公早就烦得不行。但这个话题,也许需要再体会多日,在合适的时候再进行吧。

    但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对于儿子,话要少,要“金玉良言”。

    否则就像现在,我的话就像破抹布一样,会被他扔掉。

    对别人说话,也应该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