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责怪(收藏900的加更)
作者:梅雨知时节   继后守则最新章节     
    慈安宫段太妃的含寿殿里。
    静安长公主看着已经哭累躺在床上睡着的小女儿,轻轻的拿起她的手看着她手上的两排牙印,气得不行的道:“林家那个小丫头是狗生的,将宁玉的手咬成这样。女儿家的皮肤多珍贵,要是留下了疤痕可怎么得了。”
    静安长公主又道:“不行,我一定要去皇上面前要回这个公道,不能让我的孩子白白受了委屈。”
    段太妃看着女儿道:“我说你还是省省吧,你以为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还是你亲爹。”
    异母的兄弟,还是她自小就瞧不上的异母兄弟,对她能有多大的情分。
    段太妃继续道:“你看看皇上对林家的恩宠眷隆,昨天诰封了一个‘贞仁夫人’,今天封了一个‘县主’,恨不得将所有好东西都给了林家。”
    静安长公主不满的道:“皇上也真是的,诰封个‘贞仁夫人’就算了,连宗室的爵位都给了林家那丫头,一个七岁的小孩,有什么功德,也不怕她承受不了这么大的福气。”
    段太妃道:“你也别嫉妒,谁让林家会当臣呢。国库空虚,宣国公掌户部,提出增加田赋税。皇上不想对农户课税过重,只想增收商税。可吴家就是天下最大的商贾,吴家私底下联合其他商贾反对这项政策,你以为吴家底下做的小动作皇上不知道?但你看看武国公府的亲家庄家,同样是商贾,却首先响应了皇帝的政策。我要是皇帝,我也喜欢林家。”
    静安长公主道:“你说吴家也真是的,何必非要与皇上对着干,他要课税就课呗,顺着皇帝是心意行事,今天也轮不到庄家和林家来捡这个功劳,他们家又不缺这点银子。”
    段太妃道:“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吴家家大业大,一增税就是几十上百万两银子的事情,吴家劝皇帝增加田赋税课别人的税说得挺容易,一到触及自己利益的时候,想从他那里拔出毛来给朝廷?难。何况这事情是会得罪其他商贾的事,庄家可是冒着得罪其他商贾的危险来讨好皇帝,到底值不值得,还未可知。”
    静安长公主叹了口气,道:“早知道如此,以前皇帝小的时候我就应该对他好一点。”
    但谁能知道呢,最后会是这个默默无闻的皇弟坐上了皇位,她从前看好讨好的太子、祁王、魏王反全都去了阴曹地府。从前太子和祁王欺负皇帝的时候,她只冷眼旁观,弄得现在皇帝看她这个皇姐也并不怎么顺眼。
    静安长公主又有些不满的抱怨段太妃道:“你还说你聪明,我看你还不如连太妃,看连太妃那个人眼睛多毒辣。”早早就抱好皇帝这根大腿。
    段太妃看着这个女儿,脸上冷了起来,怒道:“要怪就怪你没有生成男儿身,若不然你就自己可以去争这个皇位。”
    静安长公主被她一噎,说不出话来。
    小的时候她就清楚,段太妃是颇有些嫌弃她是女儿身的。一直想生个儿子,可惜没生出来。
    段太妃心里也有一股怨愤,她从前看戚贤妃不顺眼,是因为她占着先帝的心。后宫里面,有多少女人是因为这样,恨不得除她而后快的,只是可惜,失去两个孩子之后,她就被先帝护了起来,她们惧于皇威,也不敢先下这个手。
    但先帝对戚贤妃爱归爱,戚贤妃一无得力的娘家,皇帝既不占嫡也不占长,就算先帝将皇位传给他,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大家都不相信皇帝能继承皇位。
    可是结果靠着林、吴、崔三家,皇帝就是登上了皇位。
    她要是能猜到这个结局,她一定将皇帝当成亲儿子一样来对待。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静安长公主没有在慈安宫逗留太久,带着女儿回了自己的长公主府。
    另一边,武国公府。
    庄氏听到皇帝欲封林婠为县主的消息之后,有些忐忑的问李氏道:“母亲,你说这会不会太荣宠了些?”
    昨日才诰封了她的母亲,今日又封了她的女儿,弄得她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庄氏道:“我看还是将县主这个爵位请拒了吧。”她林家的女儿,就是没有县主的爵位,也能过得很好。
    李氏却比她要镇定,道:“既然是皇上封的,我们又有什么受不得的,又不是我们逼着皇上给的。”
    “可是……”
    李氏道:“没什么可是的。”
    庄氏叹了口气,对此没有再说什么。
    她又道:“幼玉住在宫里,我终归是不放心,还是让人将她接回来吧。”
    李氏又道:“宫里有她亲姐姐在,有什么不放心的。就是跟吴家五娘和宁玉争执了几句,不是也没事嘛。小孩子家,哪有不吵嘴的。”
    李氏想起来又道:“对了,听说宁玉已经随静安长公主回长公主府了,让人送些药材过去,再好好赔个礼道个歉。”
    林婠将宁玉咬伤了,她才不觉得有什么。这才像是她们林家出来的姑娘,将门虎女就该有将门虎女的样子,若她受了欺负连反击都不会,那她才要失望。
    不过面上的礼数还是要做足的。
    庄氏低声道了声是。
    李氏见她仍是担忧,扯开话题道:“你们的行礼打点好了吗?”
    庄氏道:“快了快了,有石氏帮我,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李氏又叮嘱她道:“多准备些小衣裳小鞋子小帽子,西北怕找不到什么好的布料。还有奶娘,找好了随你们一起过去,等你们到了西北,只怕过不了多少时候就该生了,这些准备好了,到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庄氏道:“是,多谢母亲提点。”
    李氏终归还是不放心,又道:“算了,我还是让福麽麽跟你们走这一趟吧。”
    庄氏却道:“这怎么行,福麽麽是你惯常使唤的人,她跟着我们去了,母亲怎么办。”
    李氏道:“我又不是离了她活不了,让她跟着你们去,服侍你到满月,再让她回来。她回来正好可以告诉我孩子长得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