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继续。
众人跟随着风味,人间的尽头看到故事从山珍里的青笋一下子讲到了太湖里的鱼。
就像解说词说的:东方对鲜味的追求,不仅局限在山珍,更贯通于海味。
这句解说词出现的一瞬间。
众多观众一下子就看到原本还出现青笋的竹林,一个转场就变成了太湖。
“这个转场厉害啊,简直恰到好处。”有导演感慨异常。
但接下来他就发现。
这个转场还只是小菜一碟。
解说词继续。
刚刚过去的夏季,异常炎热。
一种水中至先牵动着宋兴才的心。
“越是温度高,螃蟹吃的就越多。”
随着他富有江南特色的话语说出,很多来自南方的观众,仿佛在一瞬间回归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乡。
然后很多人就开始回忆起了,他们曾经吃蟹,吃海鲜的场景。
和北方相比。
在海味上南方确实要占优势。
尤其是太湖这边,还是国内顶级大闸蟹的主产区。
大闸蟹是什么东西?
那可是能送礼的硬通货。
不过对很多观众来说,他们只吃过大闸蟹,要说亲眼看到大闸蟹生长,那还真是第一次从风味人间里面了解到。
就这么看着这个小东西在水草里来回拨弄,很多人莫名的觉得大闸蟹有些小可爱。
然后就听解说词科普这东西是底栖动物。
水草既是它的科普也是食物来源。
很多人其实也不太了解这种东西。
听到科普之后,内心深处才慢慢有了了解。
但更厉害的还要属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贯通。
秋风渐凉。
一直藏在塘底的大闸蟹,纷纷爬上护栏。
生殖回游的本能驱使他们渴望回到出生地。
这段解说词一说,下一秒,观众就看到了在苏城的启东,靠近长江入海口的地方。
这里是长江系中华绒螯蟹的产卵场。
这个地方被解说词提出来之后。
转瞬间人群里就有人小声说:“这个地方我知道,曾经大半个华国的蟹苗都出自于这里。”
就像完成了转世重生,或轮回一样。
有时候螃蟹其实也代表着一种很特殊的人生。
而风味人间所展现出的这种特殊的力量,也确实有让观众感慨的部分。
小小的螃蟹在不断爬动。
这里的大闸蟹仅仅只是大眼幼体,特别的小,只能在网格上爬动。
然而就是这样的品种,才更被顾客喜欢。
因为它们天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就跟那些不愿意放弃想要一步步拼搏的人一样。
在东方有这么一群喜欢拼搏的人。
而在西方同样也有这么一群人。
一架渔船在海面上飘动,四周有海鸥不断飞动。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场景,而随着这个场景的不断转变,整个解说词,也开始发生了巧妙的变化。
上世纪初,顽强的野生蟹苗就开启了一场跨越半个蓝星的奇妙旅行。
每年的9月开始。
西蒙父子三人都会在艾瑟尔湖捕捞大闸蟹。
顺畅的镜头切换下,很多观众几乎特别自然的就从刚才的太湖一下子转移到了艾瑟尔湖。
在此期间,没有人感受到不顺畅的东西。
他们就很自然的承接了整个故事,继续往下看。
看着西蒙父子把大闸蟹扔到早就准备好的容器里。
看到海鸥捕食这海里的鱼。
看着看着。
当兰荷和艾瑟尔湖这几个字出现的时候,众多观众,他一下子恍然大悟。
因为他们这会儿分明也听到解说词说。
艾瑟尔湖是兰荷最大的澹水湖。
兰荷?
这是已经到了西方了吗?
“这……这怎么可能啊,我刚才一下子被带入过去了吗?”
一下子从整个故事里脱离出来的乔治,此刻才注意到了纪录片上的字。
上面清清楚楚写的就是艾瑟尔湖。
这个他曾经去了好多次的地方。
“可是怎么可能?我已经在仔细的盯着姓周的转场的错误了,怎么可能还是没有注意到?”他有些不敢相信。
刚才的他明明一门心思的想找到对方故事的转场。
然后以此来抨击对方。
可没想到风味人间的故事这么强大。
让他看着看着,一下子被带入过去,倒是忘了在转场当中找漏洞。
“妈呀,这就是东西方的美食融合吗?也太丝滑了吧,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转场的趋向啊……”
“谁说不是呢?我原本以为舌尖上的华国已经很不错了,不过现在看来,这部纪录片完全不逊色于舌尖上的华国,光是东西方美食的相互融合,就能给这部片子加分不少。”
“哪里算是加分,像这种程度的融合,我觉得完全可以指导现如今很多导演在东西方美食融合上的不足。”
“说的对,这种程度的拍摄完全可以被学习!”
一帮纪录片导演七嘴八舌的说着。
此刻的他们异常兴奋。
因为原本他们不太认可的这位导演居然攻克了国际纪录片,尤其是美食片当中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把东西方的美食有机融合。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我不相信他肯定只用了这么一小段!”
乔治狠狠的咽着唾沫。
虽然这会儿他极度心虚,但还在不断安慰自己。
“那家伙不可能把东西放的美食平等的划分开来,他顶多只做了一点点!”
嘴上说着这些话。
他就看到,解说词仍旧在诉说着大闸蟹的历史。
在这里“远道而来”的大闸蟹开始发展壮大。
“之前都是扔到海里,因为大闸蟹不值钱,还会把网剪坏,这样只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但是自从更多的人喜欢大闸蟹之后,我们就会多捕捞一些这样的螃蟹,因为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西蒙很实诚的说着这些话。
然后国外的很多纪录片导演也跟着笑出了声。
尤其是兰荷那边的一位导演,这会儿还当着同伴的面,很是尴尬的说:“记得以前我是很喜欢吃大闸蟹的,几乎每周都要去吃一回。但谁能想到只过去了短短10年时间,这东西的价格就上涨了十几倍,以至于这个时候我都不敢放肆去吃一顿了。”
这话说的很多国内外导演哈哈大笑。
不过没办法,现如今的大闸蟹确实身价不菲,价格上涨的速度也让很多人震惊的张大嘴巴。
不过嘴巴张的再大也没什么用。
这种东西捕捞起来也很困难,而且每天在海风上吹也不容易。
当然。
还有很多观众看到了西蒙儿子的实诚。
就像面对镜头的时候他说:“我从来没吃过大闸蟹,因为觉得很浪费时间来处理蟹肉,很麻烦,为了那么一点点蟹肉,要花那么多的功夫。”
这话放在别的纪录片里,肯定是不好的导向。
毕竟你要展现出美食的好处,而不能去评判美食的坏处。
可是当风味人间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放在这里,很多观众却觉得相得益彰。
“这个姓周的导演有点意思啊!竟然还敢把负面的话语剪下来。”
“应该也算不上什么负面话语吧。毕竟很多人对美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追求的是极致的美味,在面对这些美味的时候,他们宁愿用各种手段去品尝,而有些人追求的是效率,他们只希望填饱肚子再去干其他事。
但是你能说那些为了追求填饱肚子的人,他们没有美食追求吗?”
这话一下子涉及到了哲学问题。
很多人没法回答。
但其实也不需要回答。
因为这个时候,风味人间的解说词就已经把这个话题接了过来。
兰荷人看起来非常复杂的事情,在华国人手中却游刃有余。
此言一出,众多观众就看到好几只漂漂亮亮的大闸蟹出现在面前。
然后他们看到穿着厨师服的大师傅,拿着剪刀,轻轻松松的就把一只螃蟹整整齐齐的全部拆开。
“这个华国的厨师厉害啊,竟然能这么轻松的把这只螃蟹拆开。”
“我一直觉得吃螃蟹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可是在他们眼中,吃螃蟹好像很简单。”
“不仅仅是简单,在他们眼中这好像是一种享受。”
一部分西方观众眼巴巴的看着拆蟹的师傅,分门别类,不会放过任何细节的,拆完了整个蟹,然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就是各种美味。
像什么蟹粉蟹柳各有妙用。
蟹壳衬托蟹粉烤制酥皮蟹,酥皮能够锁住水分,蟹肉本身的清甜也能被进一步保留,同时在酥皮当中低回婉转。
这种美妙的感觉让很多人咽了唾沫又忍不住再咽了一次。
不过让他们咽唾沫的事情还在后面。
当众多国内外观众看到用秃黄油拌成的饭,就这么香喷喷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时。
很多人的口水差点没直接流出来。
别说没这么夸张,还真就有这么夸张。
原本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饭,可是倒上了用秃黄油也就是蟹黄熬制而成的蟹膏。
整碗饭就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饭了。
特写镜头下,观众们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秃黄油淋进了米饭里。
和香喷喷的米饭,一下子有一种相得益彰的感觉。
这种香味儿虽然只能用眼睛去看,但也给人一种直指人心的感觉。
还没完,当看到姜丝和香醋被加入其中,然后开始不断搅拌翻炒。
让每一粒米粒都被蟹黄包裹的时候。
很多美食家这会儿甚至恨不得去江南那边吃一碗这样的米饭。
因为这样的饭实在是太香了……
故事已到结束,饭点准时开启。
ALT。
晚辈们开始定居生活,毛勒提别克依然四季转场。
皖南。
汪瑶会的火腿仍然会应时上桌。
川西。
新一年山中禁火。
老冯夫妇选择在浅山找笋。
兰西。
西蒙一家仍旧在捕蟹,小儿子甚至开始品尝起了这种美味。
环球同此凉热,边界逐渐模湖。
然而地球上多元的风土,依旧定时守信,孕育出多彩的食物。
以古老的方式,静默的力量,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