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亲如父子论根力,皈依朝廷守安定
作者:姚戎   三国骁雄韩遂最新章节     
    韩遂返回显亲,把拓跋诘汾赠送的牛一百头送去新地,羊六百只分给联军士兵。
    白天在征西将军府办公务,晚上,韩遂请军师成公英一起饮酒畅谈近来的一些想法。
    成公英可以觉察到,失二子后,妻去西镇坞堡苦练剑客复仇,主公无人说话,把自己当儿子或最亲的人了,而成公英失妻、女,也十分苦闷,又誓不再娶,二人一喝酒就有说不完的话。
    韩遂谈了几个想法:
    一是如何才能破解朝廷和望族之间的冲突。
    韩遂认为,每次国家经战乱后重新立朝廷,必然出现一批新望族。而旧望族则死掉一批,活下来一批。
    新、旧望族通过二百年对官位、土地、人力、矿、钱、人脉等等各方面的兼并和占据,形成庞大的势力,朝廷启用皇室宗族、外戚、宦官、庶民、教派等来抗衡这个势力,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激烈冲突或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破,那就是朝廷把望族的根力收上来。什么是根力?
    例如,洛阳太学太学生几乎清一色都是望族子弟,考上太学的各种经、书的解文就是根力。
    这些解文掌握在出身望族的极少人手里,不看解文,普通人很难读懂经、书,而普通人根本拿不到解文,也买不起。
    望族子弟手中也没有解文,但有钱,能先上私塾看到解文。
    解文也分普通的和高等的。
    最后成为高官者,通常都读过高等的解文,中、低级官吏很难超越之。出高官的望族更容易继续出高官,于是如袁绍和杨彪家族,最后出四世三公,又办私塾,广收门徒,家族也自然成望族的首领,最终把持朝廷。
    朝廷只需将解文这个根力全部收缴上来,免费向所有人公开,使庶民出的太学诸生、学者、官吏越来越多。
    吾韩家其实已然成为望族中佼佼者,二十年间从弱小望族成为巨族,富甲雍凉,不弱于中原大族和巨族。
    韩家的根力不是解文,那是何?吾也一直常思索之。汝试言之。”
    成公英见主公把一个很难的话题丢给自己,顿时抓耳挠腮起来,连喝三盅葡萄酒,仍不得其解,于是起身借主公宝剑舞动起来,想从剑舞中受到启发。
    成公英的剑术在韩遂看来实在太弱,忍不住叫跟班韩佟去取一把宝剑来与成公英对舞,边舞边教其几招剑术。韩遂只知成公英曾缴获过一把好弓,经常拿弓去大校场或城外学骑射,据说已射得非常准,可接连射出数箭。
    舞剑累了,二人回到桌几坐定。成公英看着韩遂发愣,突然醒悟道:“韩家成为巨族的根力就是主公!朝廷应很早发现人才,将主公征辟去各地或朝廷当官,一直不放主公回家,直到老了再还放乡,韩家也就成不了巨族,主公也就不会卷入北宫伯玉的起事,史书就要改写了。”
    韩遂一把拉住成公英哭了,一边哭一边道:“遇到北宫伯玉是吾之不幸,遇到军师是吾之万幸也。军师所言极是。朝廷就是要网尽、用尽天下人才。”
    成公英补充一句:“特别是能使家族成为大族和巨族的人才,朝廷要强征之!对于已成巨族的采取推恩令,分散其家产给后代和远亲。”
    韩遂被成公英说到心里,很受用,抹去泪花。二人继续饮酒。
    韩遂又将拓跋诘汾传递的漠北消息说给成公英,拿不准日后与蒲头、拓跋诘汾、窦宾三者该如何相处,问军师未来走向。
    成公英想了想道:“蒲头、窦宾已投曹操,而联军和韩家与曹操已不可能成友,只有暗中增加与拓跋诘汾的联络,韩家用财力扶持其不倒,以观局变。人心不测,主公虽有恩于蒲头、窦宾,但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与之通信要格外当心,以防被其转给曹操。”
    韩遂点头赞同,又催军师聊聊天下走势。
    这个话题是成公英所善长的,于是侃侃道来:“先讲曹操,纵观曹操自起兵讨董卓后,每战必亲临战场则九成会胜,不在场的战事大概一半胜一半败。但曹操年事已高,不出数年恐很难再临阵,而部将可为帅者无非是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洪、于禁、臧霸、张辽、徐晃、张合、李典、乐进、朱灵、曹彰这十三人。十三人中,曹操不信任朱灵,夏侯惇一只眼瞎只适合固守司隶,张辽、李典、乐进守寿春防孙权,于禁兼顾徐州、青州,夏侯渊守关西,曹仁、曹洪、朱灵机动,曹彰尚年轻,臧霸为地方势力曹操有所顾忌。
    荆州迟早会对许都形成压力,不久后,机动军将领中唯有曹仁能挡住。因此,主公只要熬死夏侯渊,能接夏侯渊班的可能只有曹洪,而曹洪一出,许都和陈郡等曹操的后方必然空虚,主公可派人进入。
    dengbidmxswqqxswyifan
    shuyueepzwqqwxw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