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三 努力开始变得有用了
作者:御炎   玄德最新章节     
    玄德第一卷逆天改命刘玄德八百二十三努力开始变得有用了陈群很早就确定刘备不单单是一个强悍的战将,在政治层面,刘备也堪称是一个政治的天才。
    他只一个能够提出正儿八经政治改革并且付诸实施的政治天才,所以他才认为刘备有辅佐和跟随乃至于付出一部分利益的价值。
    当家族不看好刘备的时候,陈群力排众议,要跟随刘备,并主动前往雒阳追随他,当家族质疑刘备的政策的时候,也是陈群力排众议,要求家族付出一些利益,继续跟进刘备的脚步。
    如今,看到了刘备提出来的战略构想,他心里痒痒的,很想立刻就看看刘备是怎么构想未来的改革的,于是他立刻告辞,像是抱着宝贝一样的抱着这份计划书离开了刘备的书房,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科举和九品官人法,陈群对这两个名称很感兴趣。
    过去的选官任官制度是察举制,现在则是科举制,那么这个科举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怀着期待和疑惑,陈群翻开了面前的本子,开始认真的阅读。
    哦,原来科就是科考的意思,举就是根据科考的结果来选拔优秀人才的意思。
    总体来说就是摒弃察举制度中那种靠人推荐来做官的制度,摒弃掉孝廉选人才的制度,而将东汉帝国在漫长的时间中对察举制度所打的一系列补丁给补强、扶正了。
    察举制度发展到后面,也不是最开始的那种完全靠着地方郡守刺史选拔人才来任用人才的方式,而是逐渐引入了考试的概念和复核的概念。
    对于朝廷来说,从第一次发现察举上来的人才有点猫腻的时候,考试就是必然会出现的应对措施。
    地方有自己的小九九,朝廷也不是傻子,也不可能那么轻而易举的就把中央的高级政治资源随随便便交给那些关系户,他们自己也有关系户,你地方来的土老冒算老几?
    而当年左雄所引入的公府复试制度,也正是东汉朝廷对察举制度的缺陷做的最大的一次针对性补强,也是正儿八经的提出了用考试制度来考验人才的可能性。
    只不过在大环境没有得到改变的前提下,补丁再强,终究不能挽回大局。
    刘备经历过完整的察举周期,经历过公府复试,对其中的弯弯绕和游戏规则非常了解,深深地明白这里头的猫腻,所以对这个制度已经失望透顶,不打算继续维持。
    但是左雄所推出的这个公府复试的概念却给他以灵感。
    与其另外创建一个制度,为什么不把这个最强补丁给扶正使用呢?
    都是要选拔人才,左雄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让人来选择和让考试结果来选择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异,所以才会提出公府复试的制度。
    既然公府复试这个考试的制度已经在东汉帝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那么干脆就把公府复试制度给史诗般的强化,更新迭代出全新的打法让考试彻底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大家别看出身,别看家世,别看年龄,别看相貌,一张卷子,几十道题目,考一考,都来考一考,凭本事见真章。
    能通过考试,我们再来谈论其他,通不过考试,就别给我口花花。
    把其他所有的外部因素都给排除掉,全都给我来考试。
    这样做其实对于朝廷来说好处是非常之大的。
    被玩坏的察举制度不仅不能确保孝廉们的道德水准,也不能确保他们的智商水准,使得朝廷同时面对两大难题,不仅需要面对人渣,也需要面对学渣。
    一个不小心学渣和人渣凑在一起,朝廷就爽了。
    科举考试制度则解决了后一个困难,使得朝廷面对的难题减少到了一个,对于人才遴选的难度瞬间下降百分之五十,由此成为重大的人才遴选创新,为朝廷减少了大量的人才选拔成本和后续管理运营成本。
    一个人的道德水准至少是有点主观色彩在里面的,谁来看都是值得商榷的,不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智商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因素。
    一场考试不够,多考几次,总能把最聪明的一群人给选出来。
    至少,没有让痴呆做官员的风险。
    至于道德,那就要靠律法来约束了,这不是人才选拔应该过多考虑的事情,如果这也需要人才选拔过程来考虑的话,人才选拔的过程就太过于繁琐了,而律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威慑作用了。
    从朝廷的执政成本来考虑,用考试选拔人才是最节省的方式,无论对人才选拔的过程还是之后的“售后服务”所需要付出的精力成本,相较于察举,都是非常重大的优化。
    因此,刘备举办这一次吏部的内部考试,其实就是在为选人制度的革新做准备,在积累经验,在探索模式,在修复bug,准备为接下来的全面改革做铺垫。
    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评分方式,评分标准,以及最后的选人环节的标准,这些都需要商讨,需要实践。
    而这一切都在本次的吏部内部考试中得到了一些解答,刘备从中汲取了很多经验,修复了很多bug,找到了很多改善这一政策的空间。
    比如全国学生数量较大,朝廷用不了那么多人,所以要分段考试。
    因为考生的身份主要限定在州学和太学之中,所以在科举考试开始之前,先在州学内部举行第一次考试,号为“州考”。
    州考由朝廷学部派专人负责监督和组织以及评分,试卷和评分环节都是学部专员主持,通过此次考试的学生才能前往雒阳参加第二次考试。
    这样不仅可以遴选出优秀的学子,也能让一些本来就希望不大的学子少花一点钱,不必花费那个功夫跑到雒阳空欢喜一场。
    第二次考试原则上也是遴选考试,号为“选考”,将各州的优秀学子们聚在一起进行再一次的面对面比拼、正式大考,选拔出来最优秀的一批人参加第三次考试。
    第三次考试将由皇帝刘备亲自出题、监考,号为“君考”,即在君王面前进行的考试。
    这场特殊的考试所考验的不单单是学子们的学术水平,更多的,还有考验心理素质的意思在里头。
    在帝国最高统治者、万王之王面前完成考试,在他的注视下完成考试,甚至有可能作答的时候,他就站在你身边,盯着你的卷子,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举动……
    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话,发挥失常是很有可能的。
    在皇帝面前发挥失常……
    嗯,结果一定很酸爽。
    如此三次考试结束后,由皇帝本人和学部专家一起评判入选者和入选者的名次,评定出最优秀的前三名与其他各名次的入选者,人数在原则上不设限,根据朝廷的实际需要做弹性处理。
    最后,皇帝本人还要抽时间对所有入选者做最后一次的“面试”,亲眼看看自己选拔出来的人才们,也要让这些人才们亲眼目睹皇帝尊容,见到皇帝本人,与皇帝本人交谈。
    虽然说面试原则上不淘汰入选者,但是如果面试表现的非常差劲,也会影响此人在之后的仕途。
    正式选拔完成之后,可以在雒阳城人流最多的地方张贴“皇榜”,将科举考试最终的入选者公示天下。
    除了这个分段考试的规则之外,对于这个制度的设计和改善,刘备也是下了苦功夫的。
    比如考试题目的比重,判定分数的标准,分数的组成部分排名的重要性,以及面试环节的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的询问等等,深度参与到本次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刘备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做出了不少对原初计划的改善。
    他甚至想到了要为距离雒阳比较远的地方的学子们提供旅途、住宿补贴的事情,又提出了要在雒阳修建廉价的考生公寓,用低廉的价格出租给考生,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思考到了这些非常细节的问题上。
    然后对于考核之后的一些事情,比如名次排定,给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听上去挺好听,就是不知道刘备对于这些名称的设计是出于什么样的标准了。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无伤大雅,想怎么弄,主要还是看刘备这个皇帝的个人想法。
    陈群更加关注的还是考试本身的一些制度设计和标准,以及最后这个皇帝监考、皇帝面试的制度设计。
    这很明显是突出了皇帝本人对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可是亲自监考和亲自面试,这说起来,属实是有点过于重视了。
    陈群不知道刘备这样设计的意思是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深层次的一些想法,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制度至少能保证皇帝本人知道自己选拔出来的是一些什么人,也会让这些新人认识皇帝,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或许,也有点微妙的作用?
    陈群没有细细的思考下去。
    因为最重要的显然不是这些表面上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这个科举体制之下,律法规定所有人,只要是大汉子民,只要能进入州学和太学,那就都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陈群知道,刘备安排各州设立的州学,包括太学,对于求学者的资格审查来说都是相当宽松的。
    基本上除了确实能上的起学的,就算是农家子弟,家里没什么钱,伱愿意上,也能给你上,不仅不要钱还出钱补贴你,请你来上学。
    凉州州学办了七八届了,就有大量农家子弟因为刘备设定的这个规矩而得以免费入学,家里几乎都不要承担什么费用,只要愿意让一个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子弟进入州学为国家服务就可以了。
    因为很早成就的这套体系,现阶段整个第三帝国的官僚体系之中,凉州人的占比开始缓慢上升。
    这就是先发优势啊。
    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内,凉州人一定会在帝国中上层占据一个相当的数目,开启一个凉州人的辉煌时代,然后随着全国各地州学的跟上,这个时代才会缓缓的过去。
    而更重要的是,刘备的这一套入学、学习、考试的模式,把做官的途径全部收纳入了一个体系之中,在这个体系之中,没有出身、家世等等诸多过去非常讲究的东西,只看一个标准——学习能力。
    用这一个标准,强行抹平了所有出身和家世等等重要的外在因素,让士族子弟、豪强子弟和最贫弱无能的农家子弟同台竞技,竞技项目还是只有一个——考试。
    这对什么人最有利?
    当然是农家子弟。
    那些从前根本没有学习、做官的一丝一毫可能性的农家子弟,他们是人数最多、受益最大的群体,通过这个制度,他们得以跨越那道名为家庭出身的鸿沟,直接抵达他们过去无论如何也无法抵达的朝廷。
    朝廷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了。
    而在此前,与朝廷建立联系的是士族。
    再不济,也要是地方上响当当的豪强才能和朝廷产生联系,分享一点政治权利,从事农务的庶民与此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关系的。
    然而这个科举制度一下来,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庶民一朝登天的可能性已经具备了。
    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就会从根本上和过去发生巨大的转变,身份上也将和他曾经需要仰望的人对齐,不再是一个需要仰望别人的人——至少从身份上来说是的。
    这个政策,直接把选官的对象从士人扩大到了全体国民的范畴之中,强行抹平了士人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差距,只要你是个汉帝国的子民,登记在册了,只要入学了,只要努力学习,就有考取功名的可能性。
    努力,这个从未被士人所在意的词汇,这个曾经被人忽视、嘲笑、抵制、不认同的词汇,将在新体制之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关键性作用。
    过去讲究命,现在不一样了,要讲努力了。
    所以,这个制度真正运行起来的话,可能真的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啊。
    如果真的推动起来的话,现在官员集团能够对这个制度发起质询、疑惑和反对吗?
    有这个能力吗?
    应该是没有的。
    经过了度田法令之乱以后,成规模的反抗者已经不存在了,政治意义上的对立者也不存在了。
    刘备的皇权通过这场战争空前扩大且蔓延到了这个国度的每一个角落,三十万精锐大军的强度就是他权力的强度。
    无法战胜三十万精锐汉军的存在,是无法反制他的政策的任何反对者,都无法明目张胆地抗拒他的要求。
    是的,他是一个温和的、讲道理的人。
    但是这样的前提,是建立在他如果不愿意,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他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温和、讲道理的现象,对于某些人来说,可一点都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