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滑冰
作者:躺平青年啊   重生84:我要上大学最新章节     
    会议室里,孙为民给众人上完茶就退出了会议室。
    李卫国看向谢明国和王书华几人热情地招呼了起来。
    “各位同学外面天冷,先喝口茶暖和暖和身子。”
    “对对对!几位同学快喝茶,这些天辛苦大家了,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明年还发愁拿什么东西去创汇呢?
    秋交会的创汇成绩不好,好多陶瓷厂都在求变,说的轻巧,但是生产什么?我们还真不知道。
    好在谢同学和王同学来了,这下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仅仅只用了十几天,我们的产品就已经烧制成功了,不愧是华清的高材生真是厉害!”
    熊盛平由衷地夸赞起来。
    “是啊!谢同学和王同学真是厉害,我们陶瓷厂研究了好些年的转型,没想到几位同学这几天就拿出来,真是令人佩服啊!”
    “确实,我当初想的头发都快秃了也没想出个结果来。”
    “是啊!还是几位同学厉害,不愧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
    “是啊!要我说啊,几位同学比起京大的杨同学也不差,杨同学刚刚创汇百万美元,这才两个月两位同学就拿出来了新产品,真是令人佩服!”
    “各位同学见谅!张师傅文化水平不高,难免有说错话的地方。”
    李卫国听到这话干咳了两声,瞪了眼一旁的张大林,且不说两個学校的竞争关系,庆功宴他也是参加了的,当时的情况,他自然清楚,他曾向杨同学请教过,奈何套不出话来,如今谢明国几位同学主动帮忙,他自然乐得高兴,但是现在这个张师傅提起杨兴武,这不是给人找不痛快吗?
    想到这里,李卫国连忙致歉。
    “李厂长客气了,杨学弟的法子确实非常不错,说句实在的,若非杨学弟用油画创汇成功,我们也想不到搞陶瓷雕塑。
    杨学弟蹚出来的创汇之路,给了全国各个贸易团打开了一条新的创汇之路,他们只要去学着杨学弟的法子搞油画就能赚到不少钱,这些你们应该是知道的。”
    李卫国和熊盛平几人闻言互相看了看,不禁对谢同学高看了几分,这种气度比起他们年轻时可要强了不少。
    “确实如此,我听说贸易团那边招收了不少有画画底子的人,全都送去了央美那边进行培训,他们现在画的就是杨同学卖的那些画,就连尺寸都一样,明年估计能赚不少外汇回来。”
    “是啊!特别是随着青年报的报道,杨同学的事迹名扬全国以后,各个贸易团都在找自己的美术学校帮忙呢!”
    “这是自然,杨学弟选的这条路可以说没有什么门槛,首先不需要从国外进口机器,画油画的颜料国内都能买到,至于画布可以交由织布厂生产,到时候只要培养出来画工就可以了。
    特别是随着杨学弟创汇百万美元的成绩,一经披露,不少相关的经济学者预测这里面的市场至少有上亿美元的市场,谁能在明年春交会上准备足够多的油画,就能赚到更多的外汇,说句捡钱也不为过!”
    谢明国说到这里不由得感慨起来,起初他只当这是杨兴武的奇思妙想,源自于他的细致观察,但是认真分析之后,这才发现,自己小看了这位学弟。
    国内创汇的产品,大多都需要机器生产,这些生产的成品,才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口到海外进行创汇。
    当然原由矿石那些原料除外,这些商品当中只有少数是纯手工的,哪怕是蜀锦、云锦这些也要借助一些工具进行生产,双面秀倒是一针一线秀出来的,但是这个对于个人刺绣水平要求较高,产量也极低。
    但油画就不同了,他找学校绘画社的人问过,如果只是简单的工艺品画,有点底子的人学上一个月左右就能胜任,没有底子的两三个月也能画的像模像样。
    这种纯人工的东西,对于自己国家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创汇项目!
    毕竟咱们国家别的不多,就是人多,一个贸易团组织个几百上千人的油画工厂,一人一天画上几副油画,半年攒个十几二十万幅问题不大,全国十几个贸易团,如此一来,在每次的广交会上都能供应上百万幅油画,以后说不定可以拿下全球油画的大半市场。
    或许这才是杨学弟的目的,当时他跟王书华几个同学分析出杨兴武的意图后,也不禁感慨这位学弟的厉害之处。
    “原来如此!真是听谢同学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啊!我只当是他们捡了便宜,没想到这个便宜居然这么大!”
    李卫国说到这里,对于杨兴武越发重视起来,至于杨兴武不买账?有本事的人,有点脾气也正常,这些天杨同学应该在接受各种表彰吧!
    “是啊!早知道咱们也组织人试试这个了,可惜了!”
    “可惜啥?咱们现在有陶瓷雕塑,明年就等着咱们京瓷厂大放光彩吧!”
    “就是就是,有了谢同学和王同学各位同学的帮忙,明年咱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是啊!杨同学的成绩虽然不错,谢同学和王同学他们也厉害,设计出了更符合咱们陶瓷厂的东西。”
    “就是就是!”
    众人眼看话题光去夸赞别人,熊盛平几人连忙把话题拉了回来。
    “熊书记、李厂长过奖了,其实我们也是受到杨学弟的启发,杨学弟蹚好了路,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目标,既然油画可以创汇,那雕塑可以,毕竟都是艺术品,说起来我们还是要感谢杨学弟的启发呢!
    说不定明年的春交会上会多许多有趣的东西呢!”
    王书华对于几人的夸赞不以为意,杨学弟创汇成功后,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较量。
    在他看来承认对手强大,再去超越,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靠着去贬低和抹黑对手来展现自己的无耻。
    “几位同学胸怀宽广,不愧是华清的高才生,时候不早了,咱们一起去食堂吃个便饭,我再让司机送各位同学回学校如何?”
    “多谢李厂长好意,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哈哈好!几位同学请。”
    李卫国闻言站起来伸出左手作出“请”的动作,熊盛平等人看到后纷纷起身。
    “各位请!”
    一行人到了食堂的包间,酒菜陆续上来,由于谢明国和王书华几人
    都是学生,众人只是浅尝辄止地喝了几杯就没再继续。
    吃过晚饭,李卫国和熊盛平几人喊上司机把王书华几位同学送回了学校。
    ……
    12月31日,周二,京大一年一度的联欢晚会在大饭堂召开。
    “同学们,85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明年是世界和平年,希望世界和平!
    ……
    去年,同学们都在埋头苦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话落,大饭堂里掌声雷动。
    掌声停歇后,主持人邀请学生们上台领奖。
    冯国良和林志远几人认真地听着生怕听岔了。
    元旦既是联欢晚会也是对上一年度的总结,更是对努力了一年的学生们的表彰!
    过了许久,冯国良终于听到了自己宿舍的名字。
    “接下来有请杨兴武、孙俊才、张卫军、林志远、冯国良、魏东升六位同学登台领奖。
    三月份的时候,这六位同学提交的人参创汇方案,东北采用以后,在刚刚结束的秋交会上,成功创汇近二十万美元!
    这是咱们学校继杨兴武同学创汇百万美元后,一个新的创汇项目诞生,让我们恭喜这六位同学!大家掌声欢迎!”
    台下的一众学生听到这个成绩,纷纷热情鼓掌,不少同学一遍鼓掌一遍议论。
    “卧槽,这杨兴武也太厉害了吧!自己创汇百万后,还搞了个人参项目,这也太牛了吧!”
    “谁说不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咱们想破脑袋,都没出来什么创汇项目,杨兴武一个人就搞出来两个项目,他们宿舍跟着沾光不少,哎!可惜我跟他不是一个宿舍的,不然也能沾沾光!”
    “是啊!真羡慕魏东升他们!”
    “哎……”
    杨兴武和一众舍友闻言,连忙起身来到舞台上,校长丁世钧为众人颁奖。
    走到杨兴武面前的时候,丁世钧拿着奖状递看向杨兴武。
    “杨同学,你可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啊!没想到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你能走到这一步,真是厉害!”
    “校长过奖了!”
    “这时候知道谦虚了?处对象要是这样就好了。”
    杨兴武闻言有些尴尬,没想到他谈个对象,校长都知道了。
    “哈哈!好了,不难为你了,谈对象可以,但是别忘了正事儿,接下来要再接再厉啊!”
    “校长,您放心!”
    杨兴武闻言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当即保证起来。
    “嗯!不错!”
    丁世钧看到杨兴武的态度很是满意,当即把奖状递给了杨兴武,杨兴武连忙双手接过。
    七人站在一起,校刊记者拿着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幕。
    走下舞台以后,冯国良和魏东升几人看着手里的奖状爱不释手,看了许久这才收了起来。
    表彰结束以后,就到了表演节目的时间。
    各个院系排练的节目很是吸引人,话剧、小品、相声,不得不说学校里的人才很多。
    当舞蹈队出场的时候,更是引起众多男生们的欢呼。
    ……
    第二天,一大早218宿舍的众人就忙碌了起来,今天是元旦,学校放假一天,早在十几天前,杨兴武和冯国良几人约定了今天去什刹海滑冰。
    洗漱过后,六人一起去了食堂吃饭,吃过早饭,众人在汇聚学校门口汇聚了各自邀约的女生一起坐上了公交车去了城里。
    到站后,众人并未急着去滑冰,先是沿着什刹海转了起来。
    几人沿着什刹海一边转,一边互相介绍起来。
    冯国良看着众人介绍道:
    “哥几个,这位是我女朋友刘月红,相必大家都认识了。
    月红,我给介绍一下我的舍友这是杨兴武……”
    “哥几个,这是我女朋友赵晓雅。
    晓雅,这几位都是我的舍友,这是魏东升,他……”
    “这是莪诗社的同学殷建红,今天约她一起来滑冰,殷同学这是我的舍友……”
    杨兴武听着孙俊才的介绍,于冯国良交换了个眼神,顿时明白来过来。
    “这是俺女朋友孔菁苹,武术社的……”
    “这是我对象孙永梅,中文系的,赵同学应该认识,你们经常一起上课。”
    林志远说到这里看向了赵晓雅。
    “孙同学学习非常好,没想到你们走在一起了,恭喜啊!”
    “谢谢赵同学!”
    孙永梅闻言连忙回应。
    “这位是我老乡梁姝娜。”
    几人互相认识后,一边逛一边闲聊,慢慢熟悉起来。
    什刹海的溜冰场可以说是全京城最大冰场。
    今天是元旦,上面还挂着大红灯笼,很有节日的氛围,八九十年代,京城的冰上运动逐渐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
    几人沿着荷花池溜达了一圈,来到了冰场,杨兴武刚准备买票入场,冯国良当即喊住了杨兴武。
    “哥几个,等一下,我带你们先去看看咱们什刹海的冰刀王!”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来了兴趣。
    “啥冰刀王?滑冰的冰刀王吗?”
    张卫军闻言有些奇怪。
    “是啊!不会是搞冰刀的吧?我们那边滑冰都是穿布鞋滑,没想到你们还有专门的冰鞋倒是挺洋气!”
    “你们看,这冰场里滑冰的不都是穿冰刀的人吗?那还有坐椅子的!”
    冯国良闻言解释起来。
    “在京城,冬天滑冰都是老传统了,我们滑冰都要冰鞋,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双或者几双冰鞋,滑冰也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本领。
    有的家庭世代都会滑冰,冰鞋自然是世代传承。
    世代传承的冰鞋,用久了冰刀会钝,磨冰刀的人自然应运而生。
    老王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被整个什刹海的人尊称为“冰刀王”,经他手磨出来的冰刀,客人没有不满意的。
    前几年,甚至有东北来的滑冰教练,特意抱着一堆冰鞋请他来磨冰刀。”
    “卧槽,这么厉害!我们那边的滑冰教练都跑这来找他了
    吗?这么厉害!”
    “国良,你快说说这冰刀王的情况。”
    “对啊!你快说说!”
    听到这话,众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当下也不着急滑冰了,打算先跟着冯国良去看看这个所谓的冰刀王。
    “边走边说吧!”
    冯国良说着带着众人离开了冰场。
    “冰刀王,只知道他姓王,本名不知道,上了年纪的冰友都喊他中山公园老王。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混迹于中山公园一带,当时就已声名鹊起,不少人为了找他磨冰刀,特意花一毛钱买了公园门票,再花一毛五请他磨冰刀。
    据说此人建国前就开始磨冰刀,靠着磨冰刀在自然灾害期间养活了一家老小,至今已经四十多年时间,被冰友们尊称为“冰刀王”,还集资为他送牌匾。
    此人也算一代传奇,能从冰刀磨损程度,判断一个人的滑冰水平,只看一双冰鞋,都不用问就能把冰刀磨的恰到好处,水平更是技进乎道。”
    众人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滑冰运动,居然还有这么多说法。
    一行人不由得好奇起来,不多时就来到冰刀王小店,狭小的店铺已经挤满了前来磨冰刀的人们。
    等了半小时左右,这才轮到他们。
    冯国良看向冰刀王说道:
    “王大爷,我跟几位同学来滑冰,大家都没有经验,麻烦您给找几双冰鞋!”
    “好说!都谁滑啊?我看看。”
    杨兴武几人闻言纷纷走了出来。
    “来,抬脚,我看看!”
    众人闻言照做,冰刀王看后,当即从小摊上找了几双冰鞋递给了杨兴武众人。
    “多少钱?”
    “租金三块六!押金一双十块!”
    杨兴武闻言把钱递了过去。
    12个人各自拿上冰鞋去了冰场。
    买票入场后,冯国良和刘月红穿上冰鞋,当即在冰场里驰骋起来,两人还是有些基础的,又经过冰刀王挑选的冰鞋,滑起冰来更是游刃有余。
    只是杨兴武和孙俊才他们俩可就惨了,虽然两人都是北方人,但是穿冰刀滑冰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杨兴武一连摔了好几次,疼的他龇牙咧嘴,没想到滑个冰,居然这么难。
    魏东升和林志远看到这一幕,有些不太敢尝试了,眼看杨兴武摔得如此狼狈,他们俩对这个滑冰好像也没有那么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