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反戈一击
作者:拾寒阶   人生1984最新章节     
    <b><\/b>四海中心的国庆开业庆典举办得十分成功,热闹隆重又不失关注度。

    央视等大部头媒体都对这场庆典进行了报导。

    让李云海意外的是,康柏公司的投资新闻,在国庆过后并没有报导出来。

    后来他才得知,康柏公司提出来的要求太过分,西州方面并没有同意,等于是谈崩了。听说双方接下来还要举行两场谈判。

    毫无意外,四海集团成了国庆所有新闻媒体的头条。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这场盛大的庆典中,出现了计委、商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委员会等相关部委领导都有出席。

    之前在省里工作过,现在最高法工作的林振邦同志也在现场。

    省里出席的有唐玉霞等副署长。

    市里出席的有赵署长等人。

    唯独没有到场的人,是赵敬文和黄鹰。

    因为康柏公司的投资并没有谈拢,也就没有相关的新闻报导,于是很多人对此议论纷纷,不知道实情的人,都以为赵敬文和黄鹰被边缘化了,连这么重大的活动都没有请他俩出席。

    圈子里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风言风语,很快便传到了赵敬文和黄鹰耳朵里。

    他俩听到之后,除了愕然和苦笑,说不出什么话来。

    因为他俩的骚操作,直接把几个京里来的领导都给得罪了。

    事后他们虽然找到了林振邦等人,也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但京里的领导显然并不领情,从他们客气、冷淡的态度可见一斑。

    赵敬文和黄鹰本来是想打李云海一记闷棍,结果却被狠狠的反教育了。

    经此一事,双方之间那道看不见的梁子,也就越结越深,简直到了无法可解的地步。

    国庆过后,四海集团忙着参加广交会的事情。

    李云海因为忙,错过了好几届广交会没有参加。

    但这一次集团推出了好几款新产品,他和林芝商量,想要亲自带队前往。

    林芝这次确诊怀孕,家里又有女儿要管,她就不去凑这个热闹。

    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和努力,是生一个儿子,好继承李云海的亿万家财。

    就连一向开明的唐玉霞,也不止一次和女儿谈过话,说你和云海都不在体制内,你可以多生多育,大不了就是缴纳社会抚养费,这也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以你们的条件,哪怕罚缴几十万、上百万,也不是问题。

    虽然唐玉霞并没有明说要求林芝必须生个儿子,但话里话外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林芝当然听懂了。

    在体制内,你的职级再高,也不可能给孩子继承。

    孩子不管有没有出息,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做起,能做到哪一步,完全在个人的才华和际遇,父母退休以后,能给予的帮助很有限,顶多就是到处一级就顶天,再往上就只能靠自己努力。

    但李云海的财富帝国却不相同,不仅需要聪明厉害的继承人,而且需要儿子来继承。

    林芝的思想一向开明,但在有了女儿的前提下,她满心的想要一个儿子。

    特别是情敌沈秀兰生了儿子以后,林芝的思想就更往这方面想。

    对她来说,现在一切事务都抵不过保胎育胎重要。

    她是那种比较难怀上的体质,不像有的女人一怀一个准。她特别珍惜这个好不容易怀上的二胎。

    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听到的话,说是多跟男娃娃接触,生儿子的机率比较大,所以她最近和沈秀兰天天晚上都在一起,目的当然是想沾沾李言谨的男孩气息。

    沈秀兰哪里懂得这些?不过她也很喜欢和林芝交往。因为只有和林芝打成一片,她才能名正言顺的走进李云海家里。

    李云海当然巴不得两个女人能经常在一起交流。

    朱林和龚洁坐完月子以后,李云海并没让她们工作,而是继续让她俩休养生息,好好带着宝宝。

    由于林芝早就猜测到,朱、龚二人的孩子都是私生子,也知道这两个女人并不缺钱,也就不管她们工不工作的事情,有空便聚在一起谈论育儿经。

    沈秀玲参加工作以后,暂时和姐姐住在一起,有空还可以照顾李言谨。

    这次广交会,沈秀兰是肯定要去的。

    北大招来的研究生舒曼,外语和推销能力都不错,这次也将代表人事部参展。

    此外,李云海想锻炼妹妹的交际能力,也将她安排进了名单。

    像郭婉华、倪教授、林小凤、大卫等人,都是展览会的老班底。

    李云海的秘书,仍然由苏红跟他出差。

    郭婉华来到西州参加庆典后,便一直留在总部。

    李云海忙着广交会的事,又要照顾有身孕的妻子,也没有多少时间和郭婉华在一起。

    陈美琳如愿以偿的考进了港大,读的是金融专业。

    郭婉华现在进入了一种低欲望的生活状态,和李云海也不再谈风花雪月。

    要不是因为有郭志安这个孩子在,李云海甚至都要怀疑,自己和郭婉华之前发生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美好而又迷离的春梦。

    国庆期间,林振邦回西州住了几天,同时安排刘露那边的亲人,和家里的亲人见了一次面,便一起回京上班去了。

    10号这天,李云海在科研院大楼视察工作。

    光刻机的研究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绝大多数零件,都可以实现国产化。

    但在光学方面,却还有几项技术需要突破。

    美智子和东洋来的三个工程师,一直都驻扎在西州,帮助科研院研究这些技术。

    东洋工程师向李云海建议,这些光学技术的研制比较费时费力,主要是专利技术壁垒有些高,所以不如找国外的光学仪器公司购买专利或者授权。

    李云海当然也知道购买专利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但是谁家会把这些重要的专利卖给你呢?

    所以他还是决定自己研发。

    倪教授提出来,国产的海鸥相机,在光学方面拥有不俗的表现,或许可以找他们合作。

    李云海觉得这是可行之道。

    海鸥相机,是上海照相机总厂的品牌,这家工厂有着40年的研发、制造技术,1989年,海鸥公司生产的新型数码照相机,df-300照相机通过国产化投产鉴定验收会,在国内的销量表现不俗,也是我国出国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可惜的是,在数码大潮和市场竞争冲击下,海鸥相机在14年后全面停产。

    在辉煌的双反相机时代,上海海鸥相机厂5000多名职工,曾经创造出一款机型产量43万台的天文数字,使全机械4a海鸥相机占据全国照相机销售总量的一半以上。

    李云海和上海照相机厂取得了联系,又向机械电子工业部打了报告,请求促成双方的合作。

    部里的领导很重视这场合作。

    国有企业因为资金困难,被迫停止了对新型光刻机的研发,但国家知道光刻机的重大战略意义,所以特别重视四海集团的光刻机研制工作。

    为此,有关部门促进了上海照相机厂和四海集团的合作。

    光学方面的攻关,也就有了长足的进展。

    四海集团研制出自己的光刻机,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科研院拿出了x64芯片的第二代产品,性能达到了英特尔386的水平,但在兼容性的试验过程中发现还存在很多瑕疵,需要改进。

    李云海要求倪教授继续研究,达到486水平再发布。

    这是四海集团真正的杀手锏,力求尽善尽美,不能拿一款半成品出来售卖,到时候砸的还是自己的招牌。

    x64芯片一直都是在保密中进行研制,从来没有向外界宣传过。

    就连集团内部,知道这个项目的人也不多。

    对美智子等东洋人,李云海要求做到严格保密,绝对不能透露片言只字。

    科研院搬进新的大楼以后,每个科研项目都是分楼层进行,分别由不同的项目组负责。

    最早进入四海科研院的那批博士生,都得到了提职加薪,成为了项目组的负责人。

    像纪文姝,更是因为其优异的表现,成了科研院的副院长,是倪教授最得力的副手。很多重要的科研项目,都由纪文姝在主持。

    这天,李云海从科研院视察出来,回到办公室。

    经过秘书间时,林馨起身说道:“李总,刚才黄领导来了,我说你马上就会回来,他说愿意等一等,我领他在隔壁待客室休息。”

    “黄鹰吗?”李云海问。

    “是的。”

    “请他过来——不,我去见他。”

    李云海来到隔壁的待客室,坐在里面。

    黄鹰抽着烟,满屋子都是烟雾。

    李云海哈哈笑道:“黄领导好,欢迎您来我司视察工作。您可真是大忙人,平时请都请不来啊!”

    黄鹰放下二郎腿,掐灭了手里的烟头,起身和李云海握手,说道:“李总才是大忙人,我想见你一面都很难!”

    李云海笑着请他到办公室来,说道:“我除了下车间,就是在科研院那边。”

    两人来到办公室,在宽大的待客沙发上落座。

    苏红端了茶进来,放一杯在黄鹰面前,微微一笑:“黄领导,请用茶。”

    黄鹰点点头,说道:“我还是第一次来四海中心,李总这办公室宽敞明亮,比我的大气多了,也豪华得多!不错,很不错!”

    李云海递了一支烟过去,说道:“我们商人嘛,就喜欢讲究一个排场,平时接待各方来宾,也显得财力雄厚。不像你们当领导的,要在意规格、面积大小这些问题。其实我觉得吧,领导们日理万机,为民为民操劳,每天也不知道要接待多少重要的贵宾,你们的办公室,更应该大气一些、宽敞一些,好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嘛!”

    黄鹰接过烟,放进嘴里。

    李云海掏出自己的洋打火机,啪的一声清脆的响,那火苗又高又红,一下子就帮黄鹰点着了嘴里的烟。

    黄鹰笑道:“这打火机不错。”

    李云海道:“一个朋友送的,米国产的。就是跟汽车一样要加油,很麻烦,还好有秘书帮我做这些琐事,不然我还真用不习惯。”

    黄鹰道:“这倒是真的,火柴用着十分的便利,还便宜。”

    李云海知道,黄鹰此来,肯定不是为了闲谈。

    果然,寒暄几句之后,黄鹰开门见山的说道:“李总,有个事情,我十分为难,但又不得不前来和你商议。”

    李云海舒适的靠在沙发上,掏出一支烟放进自己嘴里。

    苏红帮他点着火。

    李云海吐出一口烟气,朝苏红摆了摆手。

    苏红会意,转身离开,将房门带上。

    李云海这才说道:“黄领导有什么指示?行个文件给我,或者让秘书打个电话给我就行了。何必亲劳大驾呢?”

    黄鹰蹙眉道:“李总,这件事情让我、让我们市里都极其为难。我们之前和康柏公司进行了一轮谈判,对方提出来一个要求,就是省里的政署部门,都要采购他们的产品。”

    李云海俊眉微挑,心想原来如此!

    难怪连一向高傲的黄鹰,也放下身段,迂尊降贵,前来找自己谈话。

    现在省里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全省不论是哪个单位,只要采购办公设备,都是买四海集团的产品。

    这也是四海集团扎根本省六年的成果。

    四海集团的产品,在本省的销量,明显高于北上广等大城市。

    未来几年,正是办公设备的黄金销售期,特别是电脑销量,更是飞速上升的一个时期。

    如果省里真的指点康柏电脑为唯一采购产品,那四海电脑就要歇菜。

    李云海心里翻江倒海,脸上却是不动声色,淡然说道:“这么无理的要求,想必省里一定会拒绝。”

    黄鹰一怔,这一句话,就显示出李云海绝高的谈话技巧。

    “李总,康柏公司的要求,的确有些无理。但是,你也知道,咱们省里一穷二白,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发展一直是落后的。现在好不容易有康柏这样的大企业过来投资,我们当然要抓住机遇。你说是不是?”

    “这个事情,我俩在这里讨论,合适吗?这不应该放到省署会议上讨论吗?”

    “呃?是的,这当然是省里的事情。不过呢,因为四海集团是我们西州的骄傲嘛,我们在同意之前,当然要先征询李总的意见。”

    “黄领导,既然你问到我了,那我要请问一句,你可知道,如果省里一旦答应康柏的要求,那我们四海集团的产品,怎么办?是和他们一起,成为采购的竞品呢?还是不再成为政署采购的对象?”

    “李总,我这次来,就是和你商量的。你看啊,康柏公司主要的产品就是电脑,而你们公司的产品线就很丰富了。电脑的采购名单,就交给康柏,其他办公设备的采购,当然还是以你们四海集团为主。”

    “请问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省里的决定?”

    “省里也是这个意思。”

    “已经开过会了?如果是决议的话,请下个文件给我,我没有异议。但是如果这仅仅是你个人意见的话,那我只能说一声对不起,我反对!”

    “李总,你、你反对没用啊!这事情不是你说了算的。”

    “我明白,兹事体大,不是你我在这里说了算的。所以我刚开始就问过你,我们在这里谈这个事情,有意义吗?能管用吗?”

    “不是的,李总,如果你能同意的话,那我就会呈报省时,在下次开会时就可以提出来。”

    “我又不是傻子,我为什么会同意这种无理的要求?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了,为什么你还想搞计划那一套呢?”

    “李总,你别误会。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留住康柏公司的投资。”

    “请问康柏公司的投资有多大?”

    “初步意向是2亿美元。李总,这可是一笔极大的投资!”

    “哈哈,2亿美元啊!不错,差不多10亿人民币,的确是很大一笔投资。”

    “对啊,李总,你是个识大体的人,是吧?我想你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黄领导,那你知不知道,我们四海集团在西州的投资有多大?”

    “这?这个嘛,我还没有统计过。”

    “黄领导,这么跟你说吧,这幢四海中心,我们总投资就达到了15亿人民币。我们的工厂投资那就更大了。前不久,我们才从东洋采购了光刻机,别的不算,只算光刻机和内存生产线,这几个车间的投资,就有70亿人民币。”

    “这么大的投资?李总,你这生意做得可以啊!”

    “一般般,比不上人家康柏公司。”

    “李总,你说笑了。四海集团的确做得很不错,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你们这么大的公司,也就没必要再和康柏争那点小利了。”

    “黄领导,我这里也有一件疑难之事,想请你帮忙决断一下。”

    “李总这么英明,还有什么事要请教我?”

    “国庆之前,我到北金出差,那边的领导接见了我,说四海集团这么大,发展得这么好,为什么要放到西州这么落后的地区。我说我是梅山人,我想发展家乡的经济。领导说我有情怀是好事,但他还是希望我能把总部搬到中关村去,把工厂也都搬过去,同时给我提供了五年免税、政署采购、地皮免费之类的优惠。我一听,这比我在西州要好得多啊!”

    黄鹰愣住了。

    李云海磕了磕烟灰,微微一笑:“黄领导,我回来以后,左思右想,难以决定,你说我该不该为了北金给我的优惠政策,就把总部,还有所有的工厂,全部迁到北金去?你是我的父母官,请你帮我做这个决定,如何?”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