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六科官学 男女同读
作者:江岁晚   开局祖坟冒青烟,女扮男装科举忙最新章节     
    只可惜不是夏日,蔬果丰收之季。
    虽说也有可能卖不完,但能卖的时间,又增加了不少!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项重要的事,在上京发生:
    ——上京官学,于上元节后,正月十六,正式招生。
    面向上京及周边,所有大梁子民,不论男女,但......年龄上还是有限制的。
    男无功名,就读年龄,不得超过及冠之年。
    女成绩差,不得超过桃李之年。
    官学,共设立六科:经、算、医、工、农、武。
    采用男女同堂教课方式,于男女之间,树一横屏隔断视线。
    学院配有侍卫队,若男学子对女学子,有不轨之心。
    一经发现、举报,上去就是俩大嘴巴子,附送退学名额一份。
    情节严重者,亦能喜提国家饭一份,此后成为宫外的太监。
    如果说先前的解夜禁,是在商人圈子掀起惊涛骇浪。
    那么,男女混读的官学,及六科学目,就是在文人圈子扔下一记响雷。
    时至上元佳节。
    大街小巷,布衣富商皆在谈论这两件事。
    “这官学,我咋觉得和江陵谢氏书院,有些相似呢?”
    “你才觉得啊!”
    “早就有传言,皇后娘娘常召江陵侯的祖母,也就是谢氏书院的前监院,入宫议事。”
    “那时候,我等还以为是皇后娘娘爱屋及乌,拉拢朝臣的一种手段,谁曾想,竟是为这事......”
    “可为啥没有绣科啊,反倒是多了一个工科,工科是啥?”
    “不知道哇,你问我,我问谁去!”
    “许是和工部一样,大抵是些技巧类的?其中囊括绣艺?”
    “要我说,倒是那个农科比较奇怪,教人怎么种田不成?”
    话至此处,忽有一人压低了声音道:“这个农科啊,我知道!”
    周围的人,顿时凑上前来,“你知道,你倒是快说啊你。”
    “去年冬月,我有事去了交州一趟,途径江陵,正好听闻谢氏书院,招收农堂学子。”
    “简单来讲呢,就是如何改良农具,提高粮食产量之类的。”
    周围人听后,脸上神情淡淡。
    “就这啊?提高粮食产量,说得简单,做起来难如登天!”
    “我看这学,上了也是白上,还不如去读个武科。”
    “咱们大梁现在到处打仗,参军万一捡个小将当当,也能光宗耀祖啊!”
    “嘁,你当将军是大白菜啊,说当就能当。”
    周围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对比寻常人家,讨论哪个科目是干什么的。
    崇仁坊中的文人们,只就经科,女子也能就读之事,议论纷纷。
    “朝廷莫不是有什么新政策?要准女子参加进士科举?”
    此言一出,一位自称是国子监祭酒亲戚的人,一摆手,语气肯定。
    “不可能,我二舅姥爷的表姐的侄女的女儿,嫁入了国子监祭酒家。”
    “女子入进士科举之事,朝会都没谈论过,怎么可能呢?”
    他享受着众人的目光,话头一转。
    “这要我说啊,女子多读点书也好。”
    “免得像我家那河东狮一样,诗词歌赋屁都不懂,又不准我纳妾。”
    “就连找清倌人聊聊天,也不许去!”
    他说着,遗憾地叹了一声,“唉,这日子,别提多无趣了。”
    旁的文人,跟着喟叹道:“也是这个理,咱们读书人,谁还能不爱红袖添香,举案齐眉呢。”
    “就像咱兖州的傅清臣傅大人,如今年纪轻轻,便已是工部五品营缮司郎中。”
    “其妻,乃杨尚书之孙女。知书达礼,林下风致,实属扫眉才子!”
    “以其之才华,怕是多少秀才都远远不及,傅大人着实令我等羡慕不已啊。”
    又有人插话道:“要说女中君子,我觉得还是谢家那位云华小姐,更加可人。”
    “其坚韧如松,丈量勘察地质,亦如男子一般跋山涉水,从不空缺。”
    “而今,听闻其,受命任官学工科司业,为从六品,也算是苦尽甘来,有后福的。”
    一位贼眉鼠眼的读书人,闻言也过来凑热闹。
    “是啊,要说别的女人,踩到我们头上当官,那我都是不服的。”
    “偏偏谢云华,嘿嘿,这小妞对自个是真狠啊。”
    “听说前年遇到山体滑坡,腿都折了,还让人抬着去山上查看情况。”
    “啧啧,也不知谁能将此女君子娶回家......”
    既能成就红袖添香的美事,又能攀上江陵侯这层亲戚。
    除了年龄大了点,没啥别的毛病!
    “人家都没看上,江南鼎鼎有名的才子江济舟,还能看上我等俗人,唉。”
    楼上厢房,江济舟正与同乡小聚,把酒言欢。
    闻得此言,同乡满是不悦,重重将酒杯放至桌上。
    “这话说得,跟江兄没人要似的,怪叫人听着膈应。”
    江济舟倒跟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能与她的名字,一起被人提及。已算是江某人的幸事,有何可膈应的?”
    同乡察觉到自己的失言,连忙补救。
    待江济舟面色好转,他才小心翼翼开口询问。
    “今年会试,不知江兄可知,是哪些大人负责阅卷?”
    江济舟持筷的手一顿,望向幼时好友,只觉其陌生得像是从未认识过。
    每个考官,都有自己爱好的文风。
    如是户工两部,则偏向务实多些;若是礼部,可能有些好词句华丽的......
    他嗤笑一声,未发一言。
    兀自扔了筷子,拿过手帕,擦了嘴,直接推门离去。
    也不管后边的同乡,如何大呼小叫,很快下了楼,汇入人来人往的街道之中。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张灯结彩。
    而崇仁坊,乃上京城中文人最多的坊。
    又挨着皇城,是以,富贵人家亦有不少。
    他刚走出没多远,便见一男一女,两位高鼻深目异族人士,站在一花灯前。
    男子抓耳挠腮,苦思谜底,究竟为何。
    江济舟驻足,往灯谜上,投去打量的目光。
    ‘半部春秋,打一字。’
    只片刻功夫,他心中便已有答案,不过无赠灯之人,倒也兴趣缺缺。
    倒是觉得大梁如今之境,与其有几分相似。
    当年始皇扫六合,费时不过十年,那么大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