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在张天公的带领下,立三十六路大渠帅、七十二方小渠帅,每路百万众,每方十万众,分布大汉王朝各方,星星之火已经点燃了这个腐败的王朝。
中央历一千八百四十年,张天公在逐鹿州巨鹿城建立黄巾政权,自称大贤良师,欲效仿当初大道贤师,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张地公以及张人公带领兵马,直逼[中立·天都],世家大族皆自行出资募兵,抵抗黄巾。
在大汉北部的幽州地界,这张地公带领兵马直逼幽州,一路势如破竹,此时的幽州州牧正是那提出废史立牧的宗室刘炎,乃更始帝之孙汉历鲁王之后,刘炎闻黄巾直逼幽州,连忙唤来当时的幽州总统领王靖询问对策。
王靖提出了贴榜招募民勇以抵抗黄巾之军,这黄巾军不似当初的苍天军,在起义过后很快就不受控制,如同雪球一般滚滚壮大,并且军机涣散,一路烧杀抢掠,违背了张天公的初心。
刘炎听取了这王靖的策略,立即贴榜招募义兵,分发幽州治下众城。
这榜文传至幽州桃源郡的时候,引出了一位英雄豪杰,此人好读众家之书,待人真诚,性格宽和,喜行不怒于色。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长过膝盖,能拉大弓,目能视双耳,面如冠玉,唇若涂玉。
此人乃宣文帝之曾孙西山岭王之后,姓刘,名有德。其曾受教于天武三杰卢子干,与众多幽州大将为同窗,刘炎发榜招募义兵之时,刘北时年五十八,正值壮年。
这刘北见刘炎发榜招兵,不禁感叹大汉王朝之日薄西山,昔日强汉已去矣,被另外一人见到,便问:“好男儿不为国效力,何故此叹?”
有德回顾相望,此人身高九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声如雷、如同万马奔腾之势,有德不禁开口其姓名。
“某姓张名燕人,家住桃源郡,颇有家资,卖酒杀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刚见汝在此长叹,故有此问。”
“吾乃汉室宗亲,乃宣文帝曾孙西山岭王之后,姓刘名有德,今见汉室倾颓,黄巾作乱,有心而力不足,故此长叹。”
“俺颇有家资,愿出钱与公招募义勇,共图大业。”
有德闻言甚是欢喜,两人一同前往酒馆饮酒,正饮的痛快之时,见到一红脸大汉推着一大车停与店门,入店坐下:“快快拿酒前来,我欲喝完前去投军。”
有德看此汉,身高一丈,髯长二尺,面如骄阳,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有德向来好与此等英雄好汉交往,于是邀其前来一同共饮。
入座后,有德问其姓名,红脸大汉说道:“某姓关名长生,洛安河东县解良村人,因看不惯世家豪强欺凌乡里百姓,一怒之下便杀了那斯,逃难至今也有五六年了,二位莫非有何想法。”
此言一落,燕人拍桌叫好,并饮三大碗。
桌上,有德长谈其志,长生大喜。
三人情同意合,便于张燕人桃源之中结拜为兄弟,刘有德年长为大,关长生次之,张燕人最后
在桃花盛开之时,三人斩鸡头,饮学酒,焚香沐浴,祭祀苍天,结为了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苍天对此回应,三人此后生死相随。
桃园结义之佳话永世流传。
三人结义过后,张燕人宰杀牛羊,设席饮酒,聚集五百余位义士,在桃园之中痛饮。
次日,打造兵器,聚拢人马,但苦于没有马匹坐骑,三人为此苦思。
正好有两名坐骑商路过,闻兄弟三人之壮举,赠送了五十匹良马,又分别赠送了兄弟三人异兽坐骑,此外还赠送了万斤玄铁矿,百斤精金。
刘有德获赠呼风龙马,关长生获赤龙兽,张燕人获得飞天豹,三人又用玄铁矿以及精金请来大匠打造了趁手兵器。
刘有德双臂长且有力,剑法高超,于是打造了两把长剑,一把为呼风,一把为唤雨,招式间如同狂风暴雨一般。
关长生力大无穷,擅用长刀,尤其拖刀之时如同开天辟地之势,于是打造了一把偃月刀,上面雕刻着赤龙兽花纹,又叫赤龙偃月刀。
张燕人家中养猪为业,自幼自行创造习练了一套赶猪矛法,百发百中,精准无比,于是打造了一把蛇矛,如同毒蛇探头,招招致命,长约一丈八,又称丈八蛇矛。
不久,黄巾军一方小渠帅程志近带领二十万黄巾军杀到桃源郡,桃源郡空虚,刘炎令王靖与刘有德领兵三千前往退敌。
有德欣然前往,行至二虎山下,见黄巾众头配黄巾,皆披发文身,当下两军相遇,有德左为关长生,右为张燕人。
张燕人声如雷鸣,呵斥着来犯黄巾:“叛国逆贼,还不快快投降,你张爷爷饶你们一命。”
黄巾小渠帅程志近闻言大怒,当即令手下邓盛冲杀张燕人,邓盛拍马提刀上前,手持一把斩马刀,气势汹汹地朝着张燕人杀来。
只见张燕人轻点长矛,如同毒蛇探头,一击便将那邓盛斩于马下,汉军喝彩,士气大涨。
程志近见此,亲自驾驭身下的碧眼狍扑向张燕人,想趁张燕人不备刺死张燕人。
关长生见贼将敢冲阵,暗道来的好,身下的赤龙兽飞迎上前,长生挥动大刀,将那程志近连同其手上的长枪一举拦腰斩断。
黄巾主心骨一死,刘有德便带着汉军冲杀,黄巾大乱溃败,被汉军打死打杀者数万,投降者不计其数,刘有德初战大获全胜。
刘炎闻有德大胜,犒赏三军,并且奖赏万金于有德,并且提拔刘有德为幽州校尉。
一月后,青州太守白经文请求支援,言青州被黄巾大渠帅甘宇围困攻陷,民众被劫掠屠杀,刘有德闻言请求带兵前往。
刘炎思考后同意,幽州黄巾被刘有德击溃,已不成气候了,随即令刘有德带兵一万前往青州支援。
刘关张三人遂带兵前往青州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