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变法取得初步成功
作者:哈哈小姐   青莲女最新章节     
    跳跳释怀一笑:“真有那么一天,我也不后悔。”
    周沁夏鄙视的看着跳跳:“你现在不仅仅是皇后,身后还有廖府呢。有些失败,不是你可以承受得起的。”
    跳跳调笑的看着周沁夏:“谢谢你提醒。当初在王府,看你挺不顺眼的,现在怎么越看越好看了呢?”
    周沁夏气得想打跳跳一下,还是忍住了:“我是嘴上厉害,心底善良,就怕有人嘴上甜蜜,心里狠毒,那才是防不胜防啊。”
    跳跳送周沁夏到了岔路口,一再嘱咐她要小心养胎,两人才告辞了。
    丹琼跟在跳跳身后说:“那个蔡楚楚,真是可恨,今日不是周贵妃给您开解,误会就大了。”
    跳跳冷笑道:“自作聪明之人,我不过是装着无能,想看看她到底有什么手段,等着吧,我跳跳也不是好欺负的。”
    闹闹面无表情的回到馨宁殿,把自己关在寝宫里,搞得良儿都不知道她怎么啦?
    闹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双目冒着仇恨的火焰。
    她能带着蔡楚楚进福宁殿,她能让皇上去凤仪阁用膳,她明明什么都可以,皇上却半年没有来馨宁殿了。
    是的,她端着高贵的姿态,嘴里说着不在意我得过错,现在却寻机来报复,哈哈,多大度的皇后啊,不过是做给他人看而已。
    闹闹此时很想林姑姑,如果她在,肯定有办法的,可是身边就一个憨憨的良儿,只会附和皇后,我该怎么办?
    难道让我在这皇宫中,孤独到死吗?
    一旦妒火升起,就难以熄灭了,闹闹的心态,因为得不到赵顼的疼爱,变得面目全非了。
    如果有人给她一把刀,她会马上刺向自己最亲近的人。而这把刀,一定会有人递过来的。
    青苗法进行有半年之久,进入国库的现银,就比往年翻了一番。
    相当于半年的收入,就是去年一年的收入,赵顼被这个数字震惊了,而且王安石还信誓旦旦,往后还会成倍增加。
    皇宫好事连连,国库有钱了,周贵妃诞下三皇子赵密,宋婕妤也有了身孕。赵顼的脸上,挂着无比夸张的微笑。
    面对巨大的成功,王安石开始了变法的第二步,既募役法。
    简单来说吧,国家要修建水利,官道,造桥、建官衙、筑楼台等等,需要劳工来做事吧?
    以前都是每家每户出一个劳力去服役,王安石改革以后,就是你家有钱,不想去服役,可以,你出钱就行了。
    公平公正,所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接着就是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好处。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兴修水利,可以扩大种植面积,税收自然也可以增加。
    大臣们看着一条条新法,傻眼了,青苗法已经把自己放银子赚取利息的收入剥削了,现在又是几个规定,就连自己家里那点偷偷开出来的土地,也保不住了。
    怎么办?没有办法,因为皇上大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你想反对,除非不要你的官位了。
    有人抱怨,却有人看到了机会,王安石大公无私,唯才是用,可是蔡京就不一样了,他的抱负,可不是只做王安石手下的一位执行者,他想要的是韩琦宰相的位置。
    想要走得更高,那就需要拥护者,于是,那些想在变法中谋得一席之地的大臣们,簇拥着去拜访蔡京。
    蔡京用人,只有一条,就是政绩,你做出政绩,我便重用你,没有政绩,哪怕是送上一堆珠宝,也无济于事。
    因为蔡京知道,不管是谁做出的政绩,最后都会归功在他身上。
    政绩就是税收,半年政绩翻倍,一年必须翻两倍。
    那些拿着银票谋取了官职的官吏,到了地方上,开启了疯狂的敛财模式。
    人的贪婪是无限的,变法开始,还有所收敛,可是我花钱才得到的官,为蔡京做政绩,我能得到什么?
    自然是要得到钱,不是谁愿意像王安石一样,吃力不讨好的?
    王安石变法的项目越来越多,蔡京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制置三司条例司也越来越庞大,朝廷本来官员就多,在裁减冗官的同时,又多了无数的冗官。
    首先发现变法弊端的,是天明和苏轼,因为他们都收到了一封家书。
    天明的家书,是磊磊写来的,信中有很多的疑惑:二哥,青苗法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我按照朝廷要求,严格执行。
    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虽然也有少许烂账,总体影响并不大,只是近期收到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官报,指责弟弟创收的税收远远低于其他地区。
    二哥,苏州是鱼米之乡,土地面积广阔,按理来说,需要向朝廷贷款百姓是最多的,为何我们的税收,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呢?这是为什么?
    而苏轼的信,是老父亲在眉山托人送来的,内容大致如下:
    吾儿,青苗法实施半年有余,老百姓最开始是高兴的,再也无需去借那利滚利的高利贷了。
    然而时至今日,却有了另外一番景象。
    某些官吏为了高额完成政绩,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邻居家李二,小有资产,也是怡然自得。可是官吏频频上门,催促他去贷款,李二不想,原因有二。
    其一,他有足够的资产支持生产,无需贷款。
    其二,贷款必须是十户连体,如果其他户主无法尝还,便需其他人代为还款,假如九户人都不能及时还款,那么李二就要一人承担所有债务,风险极大。
    吾儿,如此以往,除了国库充盈,老百姓将苦不堪言,必上书告知皇上。
    苏轼拿着父亲的书信,去了廖府,而天明也正对着弟弟的书信发呆,两人把书信一交换,便知道了其中的奥妙。
    苏轼脸色铁青,忧心忡忡:“当变法成为敛财的手段时,将民不聊生啊。天明,我必须上劄子阻止此行为。”
    天明担心的说:“皇上现在在变法的甜头上,是否能听进去我们的建议呢?”
    苏轼斩金截铁的说:“无论听与不听,我们有义务把最底层的真相告诉皇上。朝廷用逼迫的手段,迫使老百姓贷款,比以前的豪绅更可恶啊。
    王安石满腔热情,不过是纸上谈兵,他是否真正了解底层是怎么执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