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樱花医师义投华夏
作者:毫端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最新章节     
    水医生没有一起走。
    如果两人一起逃跑,很容易就坐实了他们是逃兵的事,家长就会受到牵连。
    即使这样,山医生逃跑后,水医生也因为和山医生交往甚密而被监视和讯问。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几个月以后,鬼子也就不再管水医生了。
    后来终于等来了机会:一次自己的小队受到八路军伏击,大多数鬼子都逃了。水医生就半推半就地当了俘虏。
    还好碰到的不是伍庆云那样的八路军。
    还记得伍庆云是谁吗?就是歼灭黑森骑兵联队的那位连长。
    鬼子想投降,伍连长假托听不懂鬼子话,以为鬼子想投弹,把想投降的鬼子突突了。
    虽然是八路军主动伏击鬼子,伤亡却是我军多于鬼子。在全面抗战初期,鬼子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水医生被俘后,主动报告说自己是医生,可以参与救治伤员。
    即使到了李云龙获得系统之后,八路军总体医疗水平也不高,但何况是希森特姆还没发威的年代呢?
    于是水医生就发挥了外科医生的特长,主动帮助我军抢救了好几位危重伤员。
    当时我军指挥员也是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让他试一试的。毕竟得不到治疗的话,战士很快就要牺牲了。
    没想到水医生当了一段时间的兽医,给人看病的技术水平丝毫没有下降。而且只要不是给鬼子做手术,手就不会抖!
    后来这位指挥员向上级报告。经请示,留下了这位樱花国的医生。
    在水医生的要求下,我军对其身份进行了严格保密。
    再后来,首长发现了水医生医术之高超,说是在世华佗也不为过。放在基层委屈了。
    就把他提到了总部医院。
    但水医生却总是想脱离我军,他想去南方。
    多次向总部申请。总部多次以各种理由暂时留下了水医生。
    他认为:一方面,南方打得更激烈,伤员更多,医疗条件也要好一些,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另一方面,他更喜欢南方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南方会围棋的要多一些。
    与之相比,山大夫的日子过得就没那么好了。
    水医生来华夏很多年了,在说话和行为方面,如果自己故意隐瞒,别人还不容易看出来自己是樱花国人。
    而山大夫来华夏的时间短,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汉语,完全不会说。而且他也不敢主动开口说话。
    只能装哑巴讨饭吃。
    但是,他这一身军装没地方换,老百姓们看到这身军装,虽然没把他打死,也不想给他东西吃。
    就这样一路逃跑,几天没吃东西,饥饿不堪。最后晕倒在了路边。
    一位老大娘救助了他,给了他一点点干粮。这位老大娘在明知他是樱花国人的前提下,仍然对他施以帮助。
    毕竟他这身衣服,华夏人都认得出来他是哪国人。老大娘不可能认不出来。
    这与鬼子对待华夏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山大夫就这样走走停停,哪里没有战争就往哪里走。
    虽然讨到的东西总不够吃,但是每当自己快饿死的时候,总有人对自己施以援手。他也越来越感激华夏人。
    有一次下了雪,晚上他蜷缩在一家人门口,又冷又饿,都快冻僵了。
    这家人的孩子却哭个不停。
    后来一个老伯开门看到了他,先是被他破烂的日本军服吓了一跳,差点抡拳头就上,要把他揍死!
    又看到他的可怜模样,知道对自己没有威胁,又心生怜悯。回去给他拿了块高粱面饼子。
    山大夫赶忙接过来,一边点头鞠躬表示感谢,一边和着雪,三口两口就把高粱饼子塞进了嘴里,费力地咀嚼着。
    老伯不禁和蔼地说道:“孩子,慢点吃,莫噎着!”还搀着他的胳膊,拍打他的后背。
    这时听到里边一位老大娘的声音:“老头子,你在和谁说话?还不快去请大夫!”
    “诶,好,这就去。”
    老伯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要走。
    这几个月来,山大夫接触的华夏人越来越多,已经能听懂一些华夏语了。
    通过老大娘的话和孩子的哭声,他知道是孩子生病了。
    就连忙拉住老伯,连比划带说:“我的,医生。”指了指里面:“他的病,我的治。”
    老伯听了几遍,明白了他的意思。
    想着这个时候县城的门已经关了,能请到的大夫只有临村的接生婆。
    要等到天亮再去的话,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就想着让这个樱花国医生试一试。
    那个年代没这么多讲究,前面说过了,大家把人命看得比较淡。
    老伯把山大夫引进屋,把老大娘吓了一跳,紧紧地护住了孩子。
    看到山大夫没恶意,才问老伯道:“老头子,你怎么把鬼子带家里来啦!”
    “老婆子,他和其他鬼子不一样。在咱家门口快饿死了。他说他是医生。”
    “这,能行吗?”
    “反正也这样了,县城进不去,也请不到什么好大夫。等县城开门了,大夫也不一定愿意出诊。再说,咱家也没钱看病。就让他试试吧。”
    孩子仍然在哭,老大娘终于下了决心,把孩子轻轻放在了炕上。
    山大夫看了一下,孩子发烧了。
    山大夫身上没有任何药品,连针灸针都没有。
    就用推拿的办法给孩子暂时缓解症状。
    多亏山大夫是中医,要是西医的话,在无药可用的情况下,估计也只能用雪来给孩子物理降温了。
    不愧是中医世家传人。很快,孩子就止住了哭声,出了一些汗,安静地睡着了。
    天亮以后,山大夫给写了个药方,让老伯拿去县城抓药。只用推拿手法是无法治愈的,还需要辅以一定的药物治疗。
    处方是用日文写的,药铺的伙计也能认得。
    药方效果很好,两天时间,孩子就完全康复了。
    老伯一家给山大夫换了身衣服,当起了游方郎中。
    山大夫看病较少开药,即使开药,剂量也较小。只要能治好就行,不图赚钱。
    数十年后,人们问到山大夫当时的想法。为什么有钱也不赚。
    他说:“我后半生行医只为赎罪,替樱花国赎罪。”
    三年后,机缘巧合之下,两位医生又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