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决赛之日
作者:一灯阑珊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最新章节     
    林婉婉有的是道理,“怎么不行,马踩在云上,人骑在马上。”
    戚兰娘只能无奈妥协:“好吧,算你说得有理。”
    赵璎珞在扭扭捏捏中度过了两日,终于鼓起勇气,将一封信托付给祝明月,并混在张法音寄给杜乔的家书中,一并交由孙无咎带去绛州。
    孙无咎接过这两封笔迹迥异的信件,并未多问,只是将它们轻轻塞入行囊,便与十余名亲随一同跨上马背,迎着凛冽的北风,一路向北进发。
    封令姿仍在坐月子,连起身送别丈夫都力不从心,只能默默抱着女儿半倚在炕上。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开口,对前来探望的林婉婉说道:“这些男人,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仕途经济。”
    封令姿心里明白,这是自己在迁怒,若孙无咎真的不顾一切,早在两个月前便会与白湛一同前往并州了。
    可现在的情况难道就很好吗,她下不得炕、出不得门,女儿除了哭睡就是吃奶。只能依赖不晓事的小姑和远房姑母照料。
    林婉婉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倾听她的诉说。
    封令姿的情绪越发激动,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他若有个万一,我就带着蟠儿改嫁去。”
    林婉婉连忙掏出手帕,轻声劝慰:“别哭,月子里流泪会伤了眼睛的。”
    封令姿越说越气愤,“你知道他都说了些什么吗?他让我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蟠儿,时不时回来看看姑母!”
    声音里满是委屈:“他怎么能说出如此混账的话来!”
    林婉婉将人搂在怀里,“孙无咎不是个东西,你就得自己想开呀!他这一去,不仅是为自己的前途,也是为了你们娘几个,反正将来受封诰的是你。”
    封令姿赌气道:“我等着那一天。”
    不就是冷眼看对方冷水洗衣裳吗,她又不是看不下去。
    远在并州的段晓棠尚不知孙无咎喜得贵女,正带着满腹的希望疾驰向北。
    新年过后,首届并州军队运动会的决赛日如期而至。
    决赛场地自然是选在左武卫大营,四方骄兵在此一决高下,射箭、拔河、举重、摔跤、马球……各项比赛依次上演。
    白二公子先前在城墙外选定的那个马球场自然而然是用不上了。
    纨绔嘛,朝令夕改是常事。
    最让段晓棠意外的是,比赛项目中有蹴鞠,这大概是为了照顾那些不善马术的军士。
    每一支队伍都展现出了精湛的配合与顽强的斗志……难怪大吴的国运稀碎。
    吴越和白隽居中高坐,这几日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本色出演散财童子。
    只要比赛精彩、看得高兴,就一个字——赏!
    段晓棠和右武卫将官们坐在一处,不多时,旁边挤进来一个人。
    段晓棠扭过头瞟一眼,似乎是左武卫的将官。
    自从范成达与秦景在校场进行了一场“礼貌性”的比试后,秦景在左、右武卫的将官中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尤其是范成达亲自下场考校营内将官后,他们更是苦求救星而不得。
    屈天成不曾想能在并州大营他乡遇故知,热情地打招呼道:“秦将军。”
    他早知秦景来了并州,只是一直没找到说话的机会,再者江南大营十来万人,他俩的确不怎么相熟,只能算点头之交。
    秦景果真认出来人,惊讶道:“屈校尉,你怎么在并州?”上下打量他的衣着,和左武卫的将官相差无几。
    秦景辞官时,孙文宴尚未用三千精兵和吴岭交换一张销金的食方。而屈天成带兵入左武卫时,早就听说秦景拜将后就辞官回乡。
    哪知道兜兜转转,两人在并州重遇,又同在南衙效力。
    屈天成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这事说来话长。”
    指着场上正在蹴鞠的红队,说道:“这些都是我们的弟兄。”
    秦景先前只知红队是来自左武卫,不曾细瞧,“全是江南大营的军士?”
    屈天成拢了拢快穿成座山雕的皮袄,点头道:“嗯,一共三千人。”
    秦景一脸茫然,范成明主动解释道:“当初平定杨胤之乱后,左武卫损失惨重,荣国公看我哥实在英雄了得,便鼎力支持了三千精兵。”
    重点在后半句,“大家各取所需,好聚好散。”
    数千兵力调动,岂是孙文宴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情?该有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
    唯独让外人的好奇的是,孙文宴究竟从南衙,具体说是吴岭手里换了什么。
    原先人们以为是孙安丰的前程,但看他现在的官阶,似乎也不值三千精兵的样子。
    校场上的红队气势如虹,将左骁卫代表的绿队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保住了左武卫和江南大营的颜面。
    对面并州大营的帷帐内,郭承泽缓缓说道:“当初范大将军说他手下的江南兵耐不得冷,我还以为只是兵源来自江南。”哪知道是直接从江南大营调出来的。
    现在看来,这群军士虽然马术平平,但适应了并州的气候后,依旧是一群敢战善战之士。
    王元亮悄声道:“南衙这些年都在和地方大营换兵换将。”
    远的有江南大营三千精兵,以及随之附送的将官;近的有并州大营“高升”去长安的将官,有的被朝廷明正典刑,有的加入了左御卫,过上天天打马球的好日子。
    前不久,吴越还用高官厚禄诱惑,从南衙调遣了一批将官来补充失血严重的并州大营。有的人不耐水土,注定往后庸庸碌碌,有的人则慢慢崭露头角。
    王元亮的顾虑则是,如今两边勠力同心共征突厥,但事成之后,是否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将他们这一批并州大营的元老将官,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逐一调离。
    这个问题,不仅王元亮在思考,整个并州大营的将士们都在心中暗自揣摩。
    毕竟从国家架构而言,南衙统帅天下兵马,调去长安那是高升。肉眼可见的,南衙有这个“消化”能力。
    地头蛇是什么样的威力,没人比王元亮更清楚。离了这片水土,和龙游浅滩有什么区别。
    元宏大怎么露出马脚的,作为左骁卫的大将军,无令从自家大营调不出两千兵马。结果被下属与同僚联手制服,以谋逆之名押送至皇宫。
    若在并州大营,别说大将军,就连稍有地位的校尉,或许都能办到此事。当然这种时候,调用的绝非精锐,不过是些辅兵、民夫滥竽充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