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还有一件事叫赵云很语,七岁的诸葛亮竟然又拜了左慈为师,每逢旬日便会到妙香山上学道。
历史上有记载的,诸葛亮曾经三次设坛作法,一则是孙刘联盟巧借东风,二则是南征南蛮时祭祀河神,三则是五丈原向北斗七星借命,也许是因为他法力不足,又叫魏延闯了营帐,以至续命灯被风吹灭。
赵云想像着,将来诸葛亮拿着桃木剑,在那装神弄鬼,嘴里念念有词,一副民间道士样子,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七岁的诸葛亮是很有主见的,他拜鲁杰为师学习机括,又在崇文学院学习儒学,同时在父亲学习法学,现在又要学道,看着似乎是朝三暮四,其实他只选自己想要的,而且不论在那一方面,他都有小成,是一名天才型神童。
当然诸葛珪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从来没有给子侄设置限制,想学什么想做什么,都是子侄们自行选择,后世有多少神童,被父母弄成了废童,在高压下甚至是不如普通人。
今日赵云与周仓又来到了诸葛府,如今诸葛珪已然康复,早早去了崇文学院上课,专门教授法学与训养吏员。
赵云此来是想见一见诸葛亮,他一直想着收诸葛亮为义子,可是一直找不到适当的机会,从而赵云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出言教导诸葛亮,将其培养成未来的忠心谋士。
可是今日诸葛府上并无闲人,诸葛珪去了学院,诸葛玄则在定县县令任上,诸葛瑾也去了将军府当他的记室,连同诸葛家的女眷,也都去了妇联学校。
诸葛府的管事告诉赵云,今日只有诸葛亮一人在家,此时正后院招待一群小客人,以首的小客人竟然是关平。
赵云听后很是好奇,便与周仓直入后院,只见关平在拿着木刀,呼呼的练着大刀,而诸葛亮则树立一旁认真学习,时而还用手比划几下。
显然关平是在教授诸葛亮武艺,这一幕让人有不小落差,后世的电视剧里,演义得将关平视为诸葛亮的后辈,这是电视剧的一种手法,但实际上两人在年龄上,也确实是关平年长四岁。
看着关平对诸葛亮的怒斥,使赵云有些哭笑不得,后世历史上的关平,也是一员猛将,完全继承关羽的刀法,与名将庞德相持不下,对于习武来讲,他有着先天的优势。
关平指着诸葛亮骂道“你真是笨死了!仅仅一个招式,你就练了一个月,还连形似都算不上,你将来怎么上战场,我们又如何辅佐少主,别忘了咱们都是立过誓言的。哎咦!你看你,真是烂泥上不了墙!”
诸葛亮放下木刀,喘着说道“小弟不善于武艺,可我将来能使用其他才能辅佐少主!”
关平叉着腰摇了摇头说道“听说你还上山学道,你不会是想用道术辅佐少主吧!小亮啊!你可得长点心,道士皆是妖言惑众的神棍,打仗还是得靠武力与兵法,将来兄长可不想看着你,身着道袍一手拿铃一手桃木剑,疯疯癫癫的在少主面前耍!”
赵云终于从后面站出来说道“平儿不可胡言,道家玄学可不信,但不可不敬!亮儿自有他的主见,旁人不可干涉!”
其实赵云从来也没想干涉诸葛亮,虽说他不喜欢装神弄鬼的道士,但他不得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左慈能通鬼使,知晓赵云的来历,已经说明了一切。当然他不希望诸葛亮成为一名道士,否则便浪费了一名天才智士。
众小男孩们,见到赵云后,纷纷抱拳躬腰朝赵云行礼,异口同声的一起叫道“小侄拜见叔父\\\"
必竟众小男孩皆在学院学习,或文或武皆懂礼仪上下,除了关平以外,一二十名男孩,有赵家的子侄赵政、赵羽,也有各文武的子侄沮言、邓可、刘通等人。
赵云让众小男孩皆起身继续说道“天下诸事并非只有用武才能平,治民治世少不了文官才能,生产生活也不了工匠技艺,健壮身魄也得有医者维持,国家法度自然由法家持正,人们也需要心灵寄托,那道家便为所依,林林总总天下强盛缺一不可。平儿善武艺习兵法,未来可为将为帅,亮儿学而杂智计深,未来可为军中之师,还有诸位贤侄,各有各的优点,未来为将帅,为一城一县之父母,为工匠医者,是各尽其才,万万不可互相瞧不起对方,还需要共同合作才是!”
随后关平与诸葛亮等小男孩,又异口同声的向赵云回道“小侄谨记叔父教诲!”
之后赵云将关平等人请了回去,便与诸葛亮单独在后院,赵云又对诸葛亮说道“我看你这身板,有时间要多多煅练,不管将来你要做什么,身体都是创事业的本钱,学些一些武艺强身健体,也没有什么坏处,虽然你身材高大,却筋骨一般,长兵器很不合适你练,佩剑腰刀你可以试一试!”
诸葛亮回礼道“小侄多谢叔父教诲!只是一直苦于无人传授剑法!”
赵云心里想着既然不好收为义子,倒不如收他为弟子,传授一套剑法给他,落个师徒之名也不错。
于是赵云说道“叔父拜武学大师门下,刀枪棍棒无不熟悉,若是亮儿不嫌弃,我这倒是有一套剑法,名曰虚云剑法,乃是尊师所创,共计有七势近战防身可保无忧,教授于你如何?”
诸葛亮想都不想就激动的下跪回道“徒儿拜见师父,不瞒师父徒儿一直敬仰师父,早就想拜入门下,与师父学习兵法战术,若是师父愿意传授虚云剑法,那就更好了,徒儿这就叫家仆摆下香案,正式告天拜师!”
赵云听后心中大爽,但却有意外,还是假推辞说道“叔父虽有些武艺,但所学兵法却了了无几,如何能当你的师傅,我只传你剑法,想学兵法那得宁寻高人,你我叔侄也不必有师徒的关系,仍以叔侄相称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