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夫妻的番外
作者:冷冷一笑   回到六十年代为国家添砖加瓦最新章节     
    唐言的前媳妇多年未育,两人看医生吃药都没有效果。
    刘奶奶就经常到处去烧香拜佛,希望能抱孙子,她并没有什么传宗接代的想法,直到担心没孩子,以后儿子儿媳年纪大了,老了没人照顾养老。
    刘奶奶专门找了家里穷、孩子多的养不活人家领养了一个孩子。
    唐平因此来到了唐家。
    可是唐言还是跟妻子离婚了。
    后来郑秀嫁给唐言的时候,男方是二婚。
    只不过唐言面貌清秀,气质文雅,没错,郑秀就是看上他的那一张脸了。
    唐言还有一份好工作,在镇上的信用社里当会计,每个月不仅有工资,还有其它的公司福利。
    可惜的是唐言年纪有点大,已经三十岁,还离过婚,而且没有家族,在乡下,子孙单薄的人家容易被人欺负。
    也就是郑秀看脸,大多数姑娘还真不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家。
    郑秀方面也不同意,郑家本来就只有两个女儿,准备留下老大招婿的,但现在女儿死活要嫁给一个二婚头,郑大力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再见唐言。
    可是这些也是个倔强的脾气,在妹妹的帮助下逃走了,并跟唐言私奔去了另一个乡镇,直到拿了结婚证,生米煮成熟饭,她才敢回来。
    以至于她很多年都不敢光明正大的回娘家,每年都能偷偷回家看望母亲和妹妹。
    多年不孕让郑秀非常的忧郁,她都压力很大,不止是婆婆的眼神,还有周围村民邻居的闲话,都让她性格变得越来越闷。
    好在唐言不怎么在乎有没有孩子,但是他又不会安慰人,每次看到妻中不开心,他也只会说一句,不用放在心上。
    就在他们都放弃生孩子的时候,郑秀突然怀孕了,这可把唐言和刘奶奶高兴坏了。
    后来双胞胎女儿出生,唐言更是高兴的独自喝了好几杯酒,直到有些微醺才结束。
    他终于做父亲了。
    刘奶奶更是偷偷烧纸给神仙菩萨还愿,若不是寺庙道观都被砸了,她肯定是要去那里一趟的。
    唐言每天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两个可爱的女儿亲香亲香。
    他给两个女儿取名唐欣,唐虹。
    时间久了,他就发现了大女儿的不同之处。
    刚满一岁就会说话走路,还缠着他学认字,看书,看报纸。
    一岁半就能出口成章,说话利索,还能自己读书看报。
    三岁就成了村里的孩子王,很多小孩都喜欢跟她一起玩。
    五岁就能认识草药,采草药,挣钱养家。
    七岁敢进山打猎,当时大女儿拖着一头大野猪回来的时候,唐言都震惊的无法言喻,他才知道女儿的力气这么大!
    后来女儿还摸索出一套养兔子的养殖技术,不仅教会了她妈妈养兔子,还利用这套技术拉拢了村里所有人,再也没人敢欺负势单力薄的唐家。
    总不能吃着唐家的饭,还要砸唐家的碗吧!
    也不知道女儿是从哪里学来的会计专业知识,竟然还会教他这个父亲学会计的新技术。
    只用三年就读完小学课程,这还是她从来不去学校的上课的成绩,十岁就小学毕业了。
    唐言也在大女儿的培养下,成功进入上级领导的视线,被调遣去了市里工作。
    那时候,他才知道大女儿是有意教他新的会计专业知识,为的是想带着妹妹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
    大女儿非常有主见,行动力超强,刚来城里没几天就拜了两位老中医为师,还给二女儿找了一位音乐老师。
    这都让他不得不感叹大女儿手段够快,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他都不知道,若不是女儿有意告知,恐怕他还会被蒙在鼓里。
    在唐言眼里,唐欣一直都是神神秘秘的,不爱上课,学习成绩还超级好,护短,爱吃。
    本以为到了城里,大女儿不会再去打猎,哪知道变本加厉,江对岸的大山简直是她的乐园,每天都会坐船过江去打猎。
    回来时不是带着野猪野兔野鸡,就是带着各种江里的鱼虾。
    虽然肉票紧缺,但家里从来不缺肉吃。
    同住一栋楼的邻居经常拿着各种票来家里兑换野味,野味虽柴,但也是肉,煮出来就是香。
    时间久了,他还发现大女儿会经常去黑市卖野味。
    他专门找时间跟她聊了聊,“小欣,你这样太危险了,要是被抓到了怎么办?”
    唐欣笑了笑,“爸,没事,我跑的很快,没人能抓到我。”
    唐言看她细胳膊细腿的,不担心才怪,“你怎么知道别人抓不到你。”
    “您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唐欣知道说什么都不如让他看到真实的情况要好。
    到了去黑市的那天,唐欣就带着老爸去了黑市。
    出门后,到了黑市之前,唐言一开始很担心,但是女儿还会化妆易容,换上衣服化个妆整个都变了一个人。
    买东西还是变声,可以说若不是她主动表露,我根本不可能认出她来。
    从那次之后,他再也不担心女儿会有危险。
    自从大女儿开始学医后,家里做菜时总会出现药膳,不用说,他就知道,肯定是大女儿口述,母亲动手。
    吃了一段时间,他感觉身体都有劲儿了,气色也好了起来,平日没有颜色的脸多了一些些红润。
    大女儿对二女儿格外好,每天都会陪着她一起去老师那里学唱戏。
    看着两个女儿越来越有灵气,唐言还是蛮开心的
    唯一不好的就是,两个女儿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吊嗓子练声,他想睡个懒觉都不行。
    没办法,痛苦并快乐着。
    大女儿精力充沛,好像每天都有使不完得劲,每天不仅要学医,学唱戏,还要看书学习。
    家人还不忘拉着他这个父亲学习金融知识,说实话,是大女儿教他学金融知识。
    唉~真的是无法想象,他一个四十多岁的银行领导,竟然要跟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学习金融。
    一开始,唐言也不知道大女儿拉着他学这些做什么,直到他连升几级,他才知道,他运用的这些金融方面的知识有多厉害。
    犹记得陪着二女儿去京城考核的那一年,也是在双胞胎女儿在十四岁那年,他看到了大女儿不为人知的一面。
    她竟然会武功,还敢杀人。
    本来还很害怕的他当时直接看傻了,脑海中只剩下一句话:这是我女儿???
    看着她敏捷矫健的身手,唐言都不由得暗自吞了几口口水,简直让他不敢置信。
    也就是这次之后,唐言才知道大女儿除了力气大之外,还身手不凡、胆大包天。
    两个女儿双双考上大学,他们一家直接搬到了京城。
    唐言虽然已经在这栋宅子里住过几天,但还是觉得好震撼,房子又大又好看。
    这样的房子就算是在前朝,也是三品高官才能住的地方,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
    而且他还被调到了京城工作,甚至被赋予重任,领导把银行的改革工作都交给他负责。
    也正是大女儿教给他的那些专业知识,他才能在改革工作中游刃有余,并取得圆满成功,赢得领导的赞赏。
    让他在之后的升职空间更加广大。
    可是大女儿不声不响的却做着大事。
    也是在和小付的聊天中得知,女儿还跟别人合作开工厂,挣了很多钱。
    在京城一户平均生活费才二三十块钱的时代,大女儿竟然每月给家里一千多生活费。
    相隔不到一年,就长到了一万一个月,这让唐言和郑秀都吓坏了,真怕大女儿走错路了。
    郑秀真的不知道这么多钱该怎么花,每天买菜也花不了多少钱,肉也不用买,两只金雕每天都会带很多猎物回来。
    她只是多买点零食,然后买布给孩子做衣服。
    可是这些钱还是用不完,只好存起来,几年下来,郑秀手里就存了三十万。
    郑秀也担心这些钱是他们做了不法之事,还私下里找大女儿聊了聊,“你做的什么生意,怎么会挣这么多钱?”
    唐欣也没想隐瞒她们,但也不希望大肆宣扬。“我们开了一家机械制造工厂,专门生产电动自行车,专门出口国外,这事还请您帮忙保密。”
    郑秀点了点头,她又不是大喇叭,“好,你们这个车子是用电的自行车?”
    唐欣笑着解释了一下,“是的,跟摩托车相似,只不过摩托车用的是汽油,我们这个用的是电能。”
    郑秀悄悄的问了一句,“能挣到钱?”
    说到这个,唐欣也很高兴跟她分享这个好消息,“嗯,我们这个车很好卖,供不应求。”
    “那就好,国家不管吗?”郑秀还是东西国家打击投机倒把。
    唐欣知道老妈在担心什么,轻声安慰她,“妈,我们这个是符合国家政策的,没有违规。”
    郑秀看她眼神真诚,语气笃定,这次放心一些,“没违规就好。”
    这事,唐欣也说了一句,“我给您的生活费尽管花,没了我再给。”
    她这话可把郑秀吓到了,她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为怎么花钱而烦恼,“别给了,你给的生活费都花不完。”
    唐欣知道老妈是以前节俭惯了,说不定花钱,还专门说了一大串,教她花钱,“生活费不止是买菜,还可以买衣服鞋子,买电器,买首饰,买房子,买车,您想买什么都可以。”
    这可把郑秀逗乐了,“哪有这么多东西要买,坐公交车比骑自行车方便多了,还要那些珠宝首饰,我不敢带,若是被人偷了,我会后悔死的。”说着说着就觉得好心疼。
    唐欣也说忍俊不禁,“您要是不想花,也可以存起来,就当您以后的养老钱。”说的最后还俏皮一笑,“当然了,您不想存,我一会也会给您养老的。”
    郑秀好笑的对她翻了一个白眼,“我哪有那些想法,你的事情我不管了,你自己好好的就行。”
    “您要是觉得闲的慌,我给你开一个小卖部,您去买东西。”
    “不用了,我种菜种地的很开心。”
    “您自己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母女俩聊了好一会儿,唐欣才离开,又去忙她的学业。
    ……
    放假一天,唐欣闲着没事,去了琉璃厂逛逛,想来个捡漏。
    唐欣今天运气太好了,随手挑的东西都是真的,她自己都惊呆了,她都震惊了,难道她又多了一个金手指?
    认识了一个能人,因相同的理念,两人一拍即合,并请他帮忙收购古董,只要是古董,不管东西有多破烂,她都要。
    唐欣也是一时兴起,想抢救一把古董,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好东西流落他国。
    并准备以后有时候就建博物馆,把收来的的东西全部展览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