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二年,周瑜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而孙策此时正依附于袁术,他写信给周瑜,请他帮他平定江东。】
【周瑜二话不说,亲自率兵去迎接孙策,并为他带去了粮草兵马,有了周瑜的帮助,孙策一路所向披靡,很快便攻克了江东四郡。】
【对此,袁术也十分赏识周瑜,想让他到自己身边做事,但是不好意思,袁术这人,周瑜看不上啊!】
袁术目光短浅,骄横无知,他自是看不上的。
回想过往,周瑜心里默默的道。
他原本想好好的辅佐孙策成就一番大业,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孙策一代豪杰竟会死于刺客之手。
造化弄人之下,他也只能好好辅佐他弟弟,以不负他们的情义。
【于是乎,周瑜拒绝了袁术的邀请,只愿当一居巢县长,以借机回江东。在居巢期间,周瑜认识了鲁肃,并与之成为了莫逆之交。】
【后来,孙策平定了丹阳,周瑜与鲁肃一同回到了吴郡,孙策听闻后,亲自出迎,拜他为建威中郎将,又为他兴建府院,拨给他军队和财物。】
【孙策待周瑜那是极好极好的,那待遇是无人能及的,彼时周瑜24岁,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孙策在发布的命令里还特地强调了他们的关系。】
【吴郡的百姓们都很信服周瑜,亲切的称呼他为周郎。建安四年,周瑜随孙策攻取庐江,在攻破皖城后,当地望族乔公有2个女儿,皆是国色天香。】
【在女人方面,孙策自然也不会亏待周瑜,他纳大乔,周瑜纳小乔,也可堪称一桩佳话。】
孙策微微一笑,他与周瑜的交情在这笑意中不言而喻。
他们是兄弟,又娶了一对姐妹,这就是亲上加亲啊!
曹操托着下巴,他对江东二乔的容貌垂涎已久,可惜未能一亲芳泽。
【可惜好景不长,建安五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真真是少年薄命。军国大事就此托付给了彼时只有19岁的弟弟孙权。】
【当时还在镇守巴丘的周瑜闻讯,痛不欲生,连忙带兵回来奔丧,顺带把鲁肃推荐给了孙权。】
确实痛不欲生。
遥想当时,周瑜听闻噩耗,只觉脑袋嗡了一下,什么都来不及想,就奔马赶往吴郡。
他们少年情谊,没曾想这么快便阴阳两隔。
不敢置信,可却也只能接受事实。为了不负孙策,周瑜便全心帮助他的弟弟坐稳江东之主的位子。
【此后,两人便留在了吴郡,全心全意的辅佐孙权。周瑜的忠心再次得到了孙氏家族的认可,吴国太将他视如己出,孙权对他也是一年到头封赏不断。】
【周瑜的才华,也曾让曹操心动,欲揽其而下,他派蒋干游说,然任蒋干如何巧言善辩,周瑜都是果断拒绝。由此可见,周瑜对于孙氏的忠心无人能及。】
孙策淡淡一笑,他的兄弟,他自然是放心的。
曹操是爱才之人,周郎之名,谁人不知。
他自然也想要收服他,原以为孙策走后是个好机会,没曾想周瑜还真一门心思为孙氏,孙策走了,还有孙权。
真真可惜,他非但没能收服,还于赤壁在他手下吃了一个大亏。
【建安十三年,孙权征讨江夏当然黄祖,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周瑜遂率军,与对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水战。】
【最终江东军队终于攻陷夏口,杀死黄祖。这就是江夏之战,此战不仅为孙权报了父仇,也为他夺取荆州彻底扫清了道路。】
【同年,曹操率大军占领荆州,并准备大举进攻东吴。孙权欲意一战,然长史张昭等人却认为曹操是豺狼虎豹,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若抵抗,则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还有就是曹操势大,若开打,他们将会寡不敌众,因而张昭等主张迎接曹操,投降朝廷。】
说到这,孙权看了张昭一眼,心想幸好他最终主意正,没有向这帮大臣妥协。
不然三国哪有他东吴的份。
【孙权并不想投降,然大臣们众口一词,孙权只能将驻守在鄱阳的周瑜召回,以分解大臣给的压力。】
【而周瑜一回来也很给力,他立即驳斥主和派的谬论,并指出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东吴交战,实则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北方人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之下,曹军必然会爆发疾疫,于是乎,孙权就在周瑜的支持下,决定联合刘备,共同迎战曹操。】
曹操苦笑,周郎果然是周郎,看问题立针见血,他输的不冤啊!
他北方人本来就不擅长水战,他还非把船舰连在一起,他这不败,谁败?
【很显然,孙权的这个决定很对,周瑜的分析一一应验,赤壁相遇,曹军当时就遭遇了瘟疫,新编的水军与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所以曹军初战便是失利。】
【初战胜利后,曹操这个大聪明竟然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结果首尾相顾,被周瑜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曹操脸色铁青,他当时想着他的士卒不擅坐船么,那把船都连接起来,这样就如履平地了。
可谁曾想这方法坑死自己了。
【赤壁之战,乃是周公瑾的高光时刻,而非诸葛亮,曹操自行将船舰连接起来的做法,让周瑜从中看到了机遇。】
【因而他采用了黄盖的火攻计策,让他率领着小战船十艘,船上装满柴草,灌满膏油,假称投降。】
【然后在离曹营2里之处,各船齐齐点火,借助风势,向曹营冲去,当时东南风正急,火烈风猛,一下子就烧毁了曹军大量战船。】
【而由于船与船相连,曹军逃都没法逃,在浓浓烈火之下,曹营兵马烧死的烧死,淹死的淹死,不计其数。】
说起这事,东吴还是很气愤,这明明就是咱周大都督的功劳,可那写演义的把他归功于蜀汉的诸葛亮了。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后世之人大都信以为真了。